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云合村这个原先偏僻而且不为人知的村子,因为去年“9·8”事故被媒体经常提及而闻名。
7月中旬以来,56岁的乡村医生卫全生每天都要出去几趟,到离他医疗救治站不远的一个地方看看。那是个伤心地,“9·8”事故前,那儿还是一个市场,每天热闹非凡,来来往往的多数是云合村的熟人。
如今,事故后的这块空地成了工地,几台工程机械在轰鸣,现场的工人有的砌筑、有的搞绿化、有的平整土地……一片繁忙景象。
“在事故周年的时候,这里将立起一块纪念碑,建成一个警示广场。”卫全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事故中丧生的那些人,他几乎没有不认识的,他在村里行医几十年,对遇难者的离去有着无法言说的痛楚,更何况其中还有五位是自己的亲人。“毕竟不是正常死亡,想起来就想哭”。
对于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事故责任追究,卫全生觉得,“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生活还得继续。不管怎样去严处官员和企业老板,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都永远消失了,那个曾经热闹的市场变成了一块静寂而荒芜的空地……”卫全生表示,他不信鬼神,但对建警示广场很关注,不仅仅因为他有5位亲人丧命在此,还因为他是事故的亲历者、见证人,更因为他希望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与卫全生一样,襄汾安监局眼里也不只有事故,纪念碑的警示意义在他们眼里才是更重要的。
随着“9·8”事故一周年的临近,襄汾县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
为了做好警示教育,襄汾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事故警示教育专题巡展活动。襄汾县安委会还决定,开设“安全发展”论坛,举办“安全发展”征文大赛,面向全县各阶层征稿,给安全生产献计献策。
组织部长的安监生活
“安全生产事关人命,人命关天!安全生产也关乎大小官员的命运和前途。”对于安监工作,毛跟云说得很直接。“9·8”事故后,襄汾县安监局长一职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襄汾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毛跟云临危受命,兼任安监局长至今。
“不仅企业要查,社会安全也要查,学校、商店、乡村都要查。大的有中学危楼教室,小的有小商铺的火灾隐患,并对所有隐患进行分类登记,直到治理完毕。”毛跟云表示,为了实现全面排查整治的目标,襄汾县以18个行业为重点,进一步延伸到全县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47岁的冯荣刚算是老资格的县安监局副局长了,一直分管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
记者见到冯荣刚时,他正挨家挨户地到现场验收治理整顿结果。“从‘9·8’事故以来,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等情况的治理整顿工作已初见成效,很多没有经营许可证,没有销售资格的小作坊、夫妻店都被关闭取缔了。”冯荣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将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分为三类,一类是无证无照的,二类是证照不全的,三类是证照齐全但需要加强监管的。“9·8”事故后至今,共关闭取缔14家一类企业,停产整顿140家二类企业,三类企业则监察到150多家。
“为使二类单位尽快完善手续合法经营,已对99家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经过考试,有96家通过,没通过考试的就不能发证。”冯荣刚说,他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到现场验收,这项工作主要依靠县局和乡镇安监办共同来完成。
“排查隐患主要依靠专家,制定整改措施也以专家为主。全县懂危险化学品的专业人士很少,我们工作很吃力。”冯荣刚说,为了整治危险化学品领域的隐患,县安监局从一些规模较大的化工企业选拔了20多名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以上职称的相关岗位人员,组成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对企业挨家挨户地检查,准确排查隐患,解决问题。
冯荣刚认为,经过“9·8”事故,襄汾县干部群众都意识到了安全生产应该时刻排在第一位,发展经济必须有安全生产作保证。“但现实情况是,个别企业主在利益面前,往往会忽略安全生产。”
据了解,“9·8”事故后,襄汾县全县137座尾矿库,除了保留11座外,关闭取缔了115座,占关闭取缔任务的91%,剩余的11座尾矿库由于法院查封、主体不明等原因,使关闭取缔工作陷入了僵局。
对此,毛跟云表示,“襄汾再也经不起事故的折腾了,尾矿库再也不能出事了。这11座尾矿库的包联单位和所在乡镇,一定要把关闭取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力以赴落实治理措施、治理时限、治理责任人、治理资金。”他说,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对于法院查封、主体不明确的这11座尾矿库的治理办法,对治理进度实行周报制度。
在襄汾县福利选矿厂,记者见到了50多岁的段三录。7月份以来,他和工友段建峰一直在尾矿库值守。
“每隔几天就会有省里、县里和乡里的领导来检查,有时候是天天有人来检查。值班的时候,我就在尾矿库四处转悠,查看情况。”段三录说,这份工作虽然不累,但枯燥、单调,而且必须24小时开着手机。
带着处分上岗,责任更大
7月23日,襄汾县安监局召开全体干部会议,宣布关于“9·8”事故的几个撤职处分决定。这次被宣布撤职处分的四个人是:县安监局党支部书记、非煤矿山安监办主任周延平;主管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的副局长牛文华;非煤矿山股股长任巨红,非煤矿山监察队队长王建刚。
在此之前,县安监局前任局长张新如、总工程师刘政民等5人因对“9·8”事故负有重大责任而被判刑。
至此,“9·8”事故有100多人被追究责任,其中依法逮捕、刑事拘留了51名相关责任人;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的62人,都受到了相应的党纪、行政处分;依法没收了新塔公司在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期间的违法所得,并处以550万元罚款;对新塔公司主要负责人张佩亮、候生林处以其2007年年收入80%的罚款;对涉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张佩亮、候生林,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一年来,他们每天都跟着我跑,几乎跑遍了襄汾的每个村落,每个企业,甚至每个小卖店、小作坊。他们的累和苦,我都看在了眼里。”谈及被撤职处分的同志,毛跟云表示,功过不能相抵,该撤职还得撤职,该处分还得处分,该工作还得工作。
在这次被撤职处分的四人中,周延平年龄最大,职务最高也最多,“在从事安监工作的29年里,大小事故经历了不少,从未受过任何处分。去年的‘9·8’事故是场灾难,自己也因此受到了撤职处分。今后我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继续做好份内工作,无论压力多大,我都会努力工作。” 48岁的周延平对记者说。
撤职前,周延平一直工作在领导岗位上,“一年来,我承受着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巨大压力,但在岗一天就要尽责一天。”周延平告诉记者,“9·8”事故后,县里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县四套班子的每个成员,并进一步落实到企业每个岗位、每名工人。39个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各乡镇都建立了排查治理制度、周报制度,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大会通报,并实行追责约谈制度。对所有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干部、管理人员、一线工人都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培训人数达10万多人次。
“政府在第三次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中,共排查4974家企业,具体到小门店、小饭店、小作坊。对260家无证无照的非法企业进行了关闭取缔,对703家证照不全、过期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法企业责令停产整顿,对4011家证照齐全的合法企业采取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的措施。”周延平说,这些数据每天都在更新、都在变化。
升级企业的安全意识
襄汾县龙腾达化工有限公司位于陶寺乡兴光村西,占地面积35亩,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是顺酐,属于危险化学品,年生产能力为2万吨,有100多名员工。
“安全生产是公司的头等大事,对‘安全生产年’的相关工作,已由安全环保部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具体安排。”张世杰告诉记者,公司设有安全生产委员会,他本人兼任主任。安委会每月普查1次,车间每半个月普查1次,当班职工每班按既定时间巡查,并把问题记录在防火检查台账上,一年来共查出各类隐患25处,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10份,整改率100%。
对于安全投入,张世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去年公司投了40多万元。今年因为经济不景气,停产停工较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仍新购进及更换了大量的安全设备,举行了两次应急演练。2月和3月,进行了两次全员安全培训,并全部参加了考试。
在山西建滔万鑫达化工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年仅24岁的总经理助理何超。
一个2007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机械专业的文静女孩,凭什么做到总经理助理?
“当时她参加全县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综合能力也强,加上安全生产是公司头等大事,现在有她的协助,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会做得更好。”公司总经理施安然介绍说。
“邓庄镇是襄汾县的工业重镇、经济大镇,共有29个行政村,辖区内有生产经营单位770多家,其中机械5家、冶金5家、轻工25家、纺织2家、建材8家、化工5家、非煤矿山4家,商贸等其他700余家……”40岁刚出头的镇长李刚,对辖区内的企业如数家珍,底清数明。李刚告诉记者,2008年根据形势需要,镇政府成立了安监办,配备了6名安监人员、1辆检查专用车,县安监局给配备了电脑等办公设备。
“乡镇是安全生产的根,不抓实抓紧就抓不好。” 李刚说,今年以来,他已参加30多次安全生产检查,去了20多趟他联系的钢铁企业,发现了不少问题,排除了不少隐患。
让李刚有成就感的是,2007年以来,全镇没有发生过一起生产死亡事故。
工业大镇如何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李刚板着手指为记者总结了“责任明确到位、隐患排查到位、整改到位、服务到位”四个到位。
“我们在全镇进行地毯式全方位排查,不留死角,消除隐患,对发现的隐患都建立了档案,并上报县安监局。对企业存在的隐患,全部落实到责任人,落实整改时限。整改不了的,我们就采取强硬措施,宁可听骂声,不可听哭声,给他们发停产通知书,并上报县安监局和县政府,同时与电力部门联系,用停电的方式让企业停产整改,隐患一日不排除,企业一日不得恢复生产。”李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镇政府在抓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好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安全生产等级,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对于基层安监工作的困难,李刚说:“镇政府没有处罚权和执法权,但责任却是无限的,个别大型企业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财大气粗,监管起来压力很大。另外,安全检查必须掌握专业的安全知识,但现实情况是乡镇安监办缺乏专业人员,加之乡镇没有财政收入,企业的税收也全部上交县财政,镇政府又不能向企业收费,所以安全监管经费严重不足。”
“上级部门应定期组织专家或专业人员到基层检查、监管,有计划地培训基层安监人员,同时希望县财政将安全发展的经费列入预算。”李刚建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