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顾新中国60年现代化道路如何探索出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3日15:14  新华网
回顾新中国60年现代化道路如何探索出来
  解放碑见证重庆巨变。左图:1952年,重庆市一万余群众在解放碑前举行欢迎大会,欢迎苏联文化工作者代表团和苏联艺术工作团(资料照片)。右图:8月20日拍摄的重庆解放碑。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回顾新中国60年现代化道路如何探索出来
  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为周恩来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热烈鼓掌。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继续探索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9日上午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和实践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强调,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实践,可以得出很多重要启示,感受最深的有四点。一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力探索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

  专家:中国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和完整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中外历史早已向人们展示了一条规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往往繁荣强盛,而闭关自守往往走向衰弱。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外开放经过先试验后推广,逐步形成了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的分步骤、多层次、逐步开放的格局。

  20世纪80年代启动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根据邓小平制定的战略目标中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提出,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同时,也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初步设想。中共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

  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十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子,提出了包括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等一系列关系国家长远命运的发展战略,建立和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战胜了包括经济过热、通货紧缩和亚洲金融危机等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和挑战,并在胜利完成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规划了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具体步骤。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新的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报告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

  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提升为“四位一体”

  从“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到“四位一体”的建设布局和现代化目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越来越清晰。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不是简单的十几个字,也不是一般的个别论断,而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我们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就和伟大道路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伟大历史转折,将新中国60年分为前后两个30年。在前一个30年里,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在后一个30年中,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上下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党对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同时又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第二,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第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为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和根本要求。第四,必须组织和动员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调动亿万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第五,必须创造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必要前提。第六,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必不可少的国际环境。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