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锡进:北京国际化要给外国人更多机会(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5日15:34   新浪嘉宾访谈
胡锡进:北京国际化要给外国人更多机会(实录)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作客新浪访谈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北京上海等城市也纷纷开始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迈进。那么一个城市真正国际化的标准是什么?2009年9月15日10时30分,《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做客新浪嘉宾访谈间,解析北京的城市国际化进程。

视频:环球时报总编辑解析北京城市国际化进程 来源:新浪嘉宾访谈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尹俊: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浪演播室收看新浪网的访谈直播,今天演播室请到一位贵宾,是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先生,欢迎胡总编辑。

  胡锡进:大家好。

  《都市北京》聚焦在京外国人群体

  主持人尹俊:我们了解到今年5月《环球时报》创办了英文版,过去了四五个月,现在影响很大,英文版让您谈谈现在的运作情况,是怎么样的情况?

  胡锡进:英文版创办的时间比较短,比较匆忙,但是创办以后确实在世界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国际上很多媒体都在报道我们,不仅报道我们报道的内容,而且报道我们这个报纸本身,关注我们的运作是否能够成功,说实话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主持人尹俊:我们在很多国际媒体上能够看到很多报道《环球时报》英文版的新闻,甚至还有很多报道您的新闻条目。为什么会如此被外媒关注呢?

  胡锡进: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中国现在很大,国家的影响力确实比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世界确实想知道中国在发生什么,也愿意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因为现在关于中国的解读全部是西方的,国际上也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否都是真实的,他们愿意听到中国人自己怎么说。《环球时报》在世界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外界知道《环球时报》跟中国民间的情感看法,联系得很密,他们愿意看到《环球时报》是怎么说一些事情,而且《环球时报》英文版不是凭空办起来的,是站在中文版的肩膀上,这个报纸虽然是英文版,但是扎根在中国的草根中,所以这个报纸确实很受关注。

  主持人尹俊:您说英文版是站在中文版的肩膀上,我们知道中文版在国内非常成功,很多人都在看,反映老百姓的声音。所以受到大家的广泛好评。我们了解到《环球时报》这次在北京有一个新动作,不妨给我们介绍一下。

  胡锡进:《环球时报》英文版昨天刚刚创办了一个叫《都市北京》的版,和英文版一起销售。《都市北京》也是星期一到星期五出版,每天有16个版,量还是相当大的。我记得《北京晚报》在我做学生的时候,当时只有8个版,后来等到我都大学毕业了,我记得当时有16个版,一个报纸能有16个版的量,也是相当大的,我们希望它能给外国人提供服务,真正办成一份英文的北京都市报。

  主持人尹俊:这个只有在北京地区目前能看到吗?

  胡锡进:只有在北京地区。

  主持人尹俊:《环球时报》英文版刚刚创刊到现在不过是五个月的时间,这么短时间推出《都市北京》,这个速度为什么如此迅速?

  胡锡进:因为有这种需求。《环球时报》英文版创办起来以后,主要报道中国政治经济一些大事。报纸说实话还是很偏向时政的。但光在北京常驻的外国人就有十万以上,流动的外国人就更多了,他们需要知道北京的生活资讯,他们周围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他们有这种信息的需求。所以《环球时报》英文版迅速推出都市北京,也就是北京版。

  主持人尹俊:从内容上,可能和英文版的《环球时报》会有一点点区别,更多是生活方面的资讯。

  胡锡进:对,以生活资讯为主,不仅是北京发生了什么,包括在北京的外国人中间发生了什么,有大量关于外国人社区的一些新闻。

  主持人尹俊:在很多北京地区的外国人论坛上会看到他们问在某个公园里可不可以遛狗,会问很多可能中国人不觉得是问题的问题,他们都觉得很陌生,这份报纸真得有很大的需求,是需求推动你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创办都市报。

  胡锡进:对。

  主持人尹俊:这个报纸读者是以外国人为主的。同时也是面向国内读者的,国内读者从这份报纸上又可以获取怎样的资讯呢?

  胡锡进:这份报纸主要是面向外国人,也非常欢迎英文比较好的中国人读这份报纸,因为从这份报纸可以了解外国人在北京的信息,外国人关心什么以及外国人的社区发生了什么。另外通过外国人的视角来看我们的首都,来看中国这样一个大都会。这个报纸主要服务外国人,所以他会从外国人的视角来解读北京新闻以及外国人对北京都有什么需求。它会展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跟我们平时所感受到的不太一样的北京。

  主持人尹俊:让我们很期待,外国人到底眼中怎么看待北京的。不仅是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中国人也能更多了解外国人的视角或者思维方式。

  胡锡进:是的,比如我们那里有很多外国专家,包括我们有很多热心的外国读者,他们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新闻资讯的需求,我们还设了外国人的热线,外国人向我们爆料新闻以及外国人提出他们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这些都会通过报纸来反映。

  城市国际化应关注软件包容性

  主持人尹俊:互动性很强,不是单方面的传播。说到英文版都市报,刚好谈谈有关都市方面话题,您觉得一个城市真正国际化的标准会是什么呢?

  胡锡进:这个说起来很泛,我们可能说国际化城市它的硬件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外国人应该来多少等等。但是从我的理解中,我认为一个城市是否国际化,也可以从软件中看,我特别重视的一点,比如说一个城市它是否宽容,他是否接待和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作为它的居民。他是否会对外国人产生不好的情绪,比如像西方一些城市,大家说它很国际化,未必是真正的国际化,因为外国的移民来了一些人,抢了他们的一些工作,占有了他们的一些机会或者说分享了他们的一些机会,他们就不干了,就出现了排外情绪。这实际上不是国际化,是反国际化的一种倾向,我认为就不好。我认为首先是宽容。

  第二,它应当给外国人提供机会,比如像北京,不仅中国人在北京有机会,而且他应当给外国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外国人能够在这里生存下去,能够在这里生儿育女,而且还能够在这里谋求发展,在北京成为有钱人,在北京成为名人,从北京来实现他的人生目标。这都很重要。

  主持人尹俊:一方面要宽容,另外一方面要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

  胡锡进:对,顺便还有第三,他应该是平等的,对中国人,对外国人,应该是平等的。既不应当歧视外国人,也不应当对外国人过于照顾,这都不好。应当把这个城市打造得非常公平,让中外人士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平等的发展机会。这样从长远来看会更好。中国人也不会感觉到外国人抢了我们的什么,失去了机会,外国人也不会觉得在这里受到歧视,永远找不到家的感觉。

  主持人尹俊:需要一种平等。过去有一种误区,外国人一定要过度的照顾和保护,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显得不太平等,应该一视同仁。我们现在已经不对外国人有特殊或者特别的照顾,平等就好。

  胡锡进:因为现在外国人很多,照顾也照顾不过来,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在北京上学的时候,外国人随便来,他们都会得到开道车的待遇,我们家当时住在南城大兴一个公社,经常外国人一来有人开道,而且我们还站在路边搞夹道欢迎,现在这种情景在北京看不到了,因为外国人太多了。

  主持人尹俊:现在外国人来了很舒服,我们去餐馆可以和他们一起吃饭,没有区别,就是一个餐馆来的两个客人而已,你吃你的,我吃我的。

  胡锡进:而且外国人喜欢这样的感觉,他愿意融入到我们的社会中来,并不喜欢过度保护,因为过渡保护就是孤立,他们希望这个城市有家的感觉,在这里很自由,伸伸懒腰,不愿意到这里处处都绷着,端着架子,那样他们很累。所以他们跟中国大众住在一个社区,比如跟中国的老百姓一起进餐馆,你遛狗我也遛狗,这样的感觉对他们很好。北京很安全,对外国人来说,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主持人尹俊:他们没有办法想象一个单身女子晚上在大街上走路,在北京很正常,在国外某些城市是不敢的。

  胡锡进:这个城市很安全。很重要一点,北京没有动荡,没有对外国人的敌视,这也很重要。在世界其他地方,或者不安定出现动荡,或者是排外情绪,还有一些国家政治深层次的原因,当地居民或者有少部分居民对外国人有敌视情绪或者愿意拿外国人制造事端,这种情况在世界各个城市都有,在北京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存在。我们见到外国人问对北京有什么感受,他们都说感觉到很安全,孩子在这里上学,爱人在这里上街买东西,他们都觉得不用担心。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尹俊:刚才讲了过去外宾来了要过度保护,夹道欢迎,现在给外宾营造了特别安全的环境。在您的印象里,北京市什么时候真正感受到北京开始成为国际化,符合您的心理给他判定国际大都市标准的情况呢?

  胡锡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说北京已经完全国际化了,或者完全没有国际化,这个国际化也是相对的。北京开放了。北京的外国人比过去多了,过去外国人来了,总是忍不住围观,现在这种情况就很少了,尤其在北京比如三里屯和后海。

  主持人尹俊:觉得外国人比中国人多。

  胡锡进:对,外国人比中国人多。我们家旁边有一个小酒吧,过去我们还去坐坐,现在那里全是外国人,几乎全被外国人占领了,有时候我觉得这样不好,外国人太集中了,他们有时候离家比较远,几个人在一起,营造一点跟家乡同样的氛围,所以他们有时候也扎堆,这种情况很多在北京。包括望京的韩国人。

  主持人尹俊:那边的招牌都是中文和韩文双语的。

  胡锡进:这样北京外国人多了,也是一个标志,都市化一点。再者他们能不能在北京发展起来,这点可能做得还不是很够,今后给外国人确实提供很多机会,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北京来创业了,他的创业机会很多,北京有很多公司要招他,他能够进入公司,能够工作。现在外国人到北京,第一个想法到北京学学汉语,北京的外企招聘他,将来的北京,北京当地的企业也变得很国际化,要打国际市场,北京当地的企业也会招一些外国人,他们到北京就有发展。另外外国人到北京创业也很容易,他们自主创业,也能得到机会。北京相关的法律能够允许外国人或者帮助外国人更容易创业,他创业了,他自己得到了发展,也给北京创造了就业的机会。我们希望北京变得国际化,这里有不同肤色,在城墙下走来走去,外国人拍摄的北京照片,他们也喜欢这样。比如我们《都市北京》创刊的时候,他们做了一张广告照片,外国人从一个角落拍的北京,这个角落有新央视大楼作为一个大的背景,这个央视大楼下面是老北京的楼房,也是十几层的楼房,再下面是更老的北京五六层楼房,最底下一层是一个围墙,围墙就是典型北京老旧的围墙,最近是一辆小轿车从旁边开过去,还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从旁边骑过去。在这个照片里有非常丰富的北京元素,这就是完整的北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环球时报 胡锡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