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大跨越 成都农民收入是30年前46倍

  农民收入增幅中西部第一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委统筹委副主任赵浩宇介绍,成都农村发展经历了三个重大时间节点的跨越:上世纪50年代推进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使土地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978年,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2003年以来,成都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使农村从城乡二元分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上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科学发展之路。

  截至2008年,成都农业经济总量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了近140倍;农业总产值464亿元,为1949年(3.36亿元)的13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81元,为1978年(140元)的46倍;农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7平方米,为1978年(9.6平方米)的3.2倍。

  “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成都农民的收入增幅是排在前列的,在中西部则是第一”,市农委副主任潘斌透露,2003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后,农民二、三产业等非农收入占比渐渐超过农业种养殖收入。数据显示,2002年,成都农民纯收入中54%来源于农业生产,46%为非农收入。而去年的统计显示,非农收入已占到58.2%,农业收入下降为41.8%。

  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年底完成

  2003年以来,成都通过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体制、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提出“全域成都”理念,初步形成了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城乡规划一体化”被形容为从“墙上挂挂”到“看图说话”。赵浩宇说,全市规划建设了14个中等城市、90个新型小城镇、600个农村新型社区、3000个聚居点,形成了“特大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新市镇-农村新型社区”五级完善的现代城乡体系和“全域成都”规划体系,打破了长期以来成都农村规划缺失、低水平盲目建设的格局。“5·12”大地震后,成都又坚持“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原则,科学规划了灾后重建。

  在产业一体化上,成都通过“三个集中”,使得产业集中集约水平提高,农民富裕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土地规模经营产出效益极大提高。数据显示,全市新建城乡新型社区602个,居住区2110万平方米,入住农户37万人,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3.5%。

  在市场体制一体化上,去年,成都出台“1号文件”,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前,成都已完成确权颁证37.8万户。赵浩宇透露,今年年底全市确权颁证工作将全部完成。这意味着成都农民将从土地上获得巨大自我发展能力。

  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成都14个郊区(市)县共238个乡镇恢复建立公共卫生院,社区卫生体系覆盖城乡居民,农村学生可以享受均衡的教育资源,农民也有了社会保障。据悉,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064.02万人,参保率为94%。住进新型社区后,成都农民也开始享受汽车、电脑等现代化消费品。据统计,1978年成都农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为117元,到了2008年,已达到4565元,增长34倍。农民的生活品质变化巨大。

  百户农民有116部手机

  随着三大阶段的发展,成都农村、农业和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都的农业经济60年来增加近140倍,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截至2008年,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57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08家;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062个,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达998个。

  在生活方式上,农民越来越多地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品质。潘斌举例说,大邑就有农民开着“现代”车种苦瓜。通过调查发现,如今成都每百户农民拥有手机116部,彩电120台,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本报记者 唐小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