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个性官员为何让人又爱又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04:39  大河网-河南商报

  

个性官员为何让人又爱又怕

  ■石敬涛(公务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称,新时期中国个性官员越来越多,敢说狠话敢说真话的官员也越来越多,官员沉闷、枯燥的“大多数”形象开始改变。同时,专家提醒要警惕某些官员在媒体面前的“作秀”,最终,还要依靠法律和制度解决问题。(9月21日中新网)

  在一个越来越开明,越来越崇尚自由的社会语境之下,个性官员越来越多,是一件好事。政治和官员的面孔,不应是一成不变的严肃,也不是样板戏中的单一呆板。当官员逐渐有了人间表情、喜怒哀乐和所谓的个性,政治也就有了活力,官员也更加亲和。

  笔者认为,公众心目中的“个性官员”,更多的是指那些存有“争议”的官员。比如,铁腕推行改革的仇和,让舆论监督的吕日周,掀起党内基层民主政治改革风暴的李仲彬,敢于“起沉疴、下猛药”整肃陈腐的宋亚平等等。

  这些官员之所以有“个性”,并不仅仅是具有了“人间表情”,而是他们的作为总是充满争议,他们一方面如网友所说的,敢于挑战官场的所谓“显规则”或“潜规则”。但同时,他们的大刀阔斧,有时候又充满着浓厚的人治色彩。

  所以,我们对于一个“个性官员”,怀着一种很复杂的情愫来看待,是既爱又怕的。爱的是,这种敢于突破传统施政思维,锐意改革创新的官员,在当前来说,还是少之又少。怕的是,“个性”有着太多的人治、个人意志和感情色彩,这样有时就难免不合程序、背离法治,成为一把“双刃剑”。这种担心,一直在公众的心头挥之不去。

  当今天越来越多的“个性官员”进入公众视野,不断出现在公共空间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能让这些个性官员,既能充分的保留和发扬“个性”,又能将这种“个性”去个人化,将“个性”框架在一个自由、民主和合乎法规的理想状态之下。只有当这两个方面能寻找到最佳的平衡和黄金分割点,那么所谓的“个性官员”,才可能不再像今天的仇和等个性官员这样,总是存在争议,让人既爱又怕。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