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修鞋匠孟广斌和“雷锋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05:08  新晚报

  本报记者 赵猛 刘韬

  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里,孟广斌修鞋修出了名堂,从1988年至今,他已为人免费修鞋10万余双,做好事4000余件,因帮助他人少收入4万元。21年间,他被国际志愿者联合会评为全省唯一的“中国优秀志愿者”,获得过哈市“十大外来务工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他还是哈尔滨服务行业用雷锋名字注册商标第一人。至今,孟广斌仍在小小的鞋摊上奉献着。

  注册“雷锋号”商标

  1998年3月5日,在学雷锋纪念日这天,孟广斌来到市工商局,提出要用“雷锋”两字为自己的修鞋摊注册服务商标。当时,在全国服务行业里还没有先例,孟广斌的精神感动了市商标事务所工作人员,他们按照《商标法》要求进行资格审查后认为,注册人资格符合条件,可以办理。由于“雷锋号”含有社会公益服务内容,事务所不仅免收了2000元注册费,还派人到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最终批准“雷锋号”商标以汉语拼音形式注册使用。当年3月19日,孟广斌挂出了全国服务行业中首个“雷锋号”商标。

  清贫中坚守信念

  9月9日,记者走进孟广斌家,这个远近闻名的劳动模范生活依然清贫。他身上穿的迷彩服,还是最近一位解放军战士送的,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电饭锅、桌椅等也都是市领导来慰问时送的慰问品。孟广斌的爱人身体不好,一家四口靠孟广斌每月修鞋的几百元生活,但他一直不断用微薄的收入帮助贫困大学生。十几年来,一到周末,孟广斌就带着修鞋箱出发了,骑车到敬老院、孤儿院和部队去义务修鞋。

  面对清贫的生活,孟广斌笑着告诉记者,他不是没有发财机会,在“雷锋号”挂牌的这些年里,很多鞋厂老板、广告商找到他,想利用他的“雷锋号”弄点名堂,一老板还看中了他的手艺,承诺给他每月2000元工资,但他都婉言拒绝了。他说,他不是不想赚钱,但他舍不得那些老人和需要帮助的学生,他更希望在自己的鞋摊上为社会多做点事。

  攒下万人留言簿

  “吃的不是山珍海味,但我的精神财富值得一生回味”,孟广斌边说边搬出了他的“珍宝”———17年积攒的7大本、厚达一米的顾客留言簿。本上有汉、俄、日、英多国文字,万人留言。香港学生称孟广斌是“鞋医”,俄罗斯外教感慨“我在中国的哈尔滨见到了活雷锋”,许多学生称他为课堂外的老师……

  孟广斌说,当初在鞋摊设留言簿是为了解顾客,没想到留言簿成了他这位农民工党员的精神财富,也成了他更细致服务的标尺。1992年春天,孟广斌帮一位加拿大留学生修好了皮鞋,拒绝了对方支付的10元钱。现场另一位同学用英语告诉这名留学生,为他修鞋的是“活雷锋修鞋师傅”,那位留学生跑到水果摊抱回一大兜水果,硬塞到孟广斌手中,并在留言簿上写下“不远万里到中国学习,像在家一样见到亲人,谢谢雷锋师傅”。1993年,一名外教回国后,在一次聚会中谈起了孟广斌,她的老母亲听到后高兴地说:“把我的鞋也拿到中国去,很想请中国的活雷锋帮忙修修。”

  谈到留给外国友人的印象,孟广斌说,他希望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人的好客和热情,即使是一个在街边修鞋的穷鞋匠。

  不后悔当个鞋匠

  孟广斌帮助过的人他自己都数不清,1999年7月28日,他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这实现了他长久的心愿,他也因此成为在哈市入党的第一个外来务工者。2008年,孟广斌作为北京奥运火炬手,把他的雷锋精神传递给了世界。在来哈打工的21年中,他被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特聘为课外辅导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在校园内特批建了一处7平方米的砖房作为修鞋房,就是希望留住孟广斌,感染更多的学生。

  孟广斌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只要我孟广斌能走能动,我就坚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宣传雷锋精神,诚信服务,做顾客信赖的鞋匠,我一辈子也不后悔。”

  全国服务行业首个“雷锋号”商标拥有者、哈尔滨市第一个入党的外来务工者、北京奥运火炬手……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