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三作品榜上有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06:50  深圳商报

  

深圳三作品榜上有名
电影《夜·明》剧照。
深圳三作品榜上有名
《我生在1978》的演唱者刘罡。韩 墨 摄

  【本报讯】(记者 于 雪)2009年9月21日,中宣部第11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揭晓,由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创作并报送参评的三个作品榜上有名——电影《夜·明》(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广电集团、深圳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联合摄制)、歌曲《我生在1978》(由福田区委、区政府出品,在福田区委、区政府和深圳特区报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歌活动中产生)、广播剧《拔鲁》(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宝安区委宣传部、宝安广电中心联合制作)。

  据悉,在第11届“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中,广东省共有6个作品获奖,其中深圳就占了一半,成为广东省获本届“五个一工程”奖最多的城市,这也是深圳在近几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获优秀作品奖数量最多的一次。此外,由深圳主创人员创作的歌曲《好日子慢慢过》也由湖北省委宣传部选送并获奖。

  本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改变了上届的做法,取消了特等奖和入选奖,仅保留了优秀作品奖这一项。名额从上届的268部降到本届164部,获奖难度增加。在这种形势下,深圳选送的文艺精品仍然取得可喜丰收。从1996年深圳出品的电视剧《琴童的遭遇》、粤剧《情系中英街》首获“五个一工程”奖后,深圳文艺精品在连续六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均有斩获,至今已有35部作品获得这项荣誉。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亚兵介绍,这是深圳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精神文明建设和文艺事业结出的丰硕成果,也为全市迎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增添了喜庆热烈的氛围。这些获奖作品是深圳宣传文化战线多年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胜利结晶,也是站在改革前沿的深圳文化对时代的激情呼唤所作出的响亮回答。

  电影 《夜·明》

  讲述孙中山革命低潮时期南洋传奇经历

  严肃题材实现全新突破

  本报记者 李佳佳

  电影《夜·明》讲述的是1910年7月至12月间孙中山流亡马来西亚槟城的故事。在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中,凭借出色演技和极高人气,影片主演赵文瑄夺得最受关注男演员大奖,女主角吴越捧走了最具潜力新人奖。

  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辛亥革命95周年的献礼片,《夜·明》由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投资1600万元精心摄制而成。影片讲述了孙中山在革命低潮时在南洋的一段经历。2008年,在广东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夜·明》同《我们手拉手》、《亲情树》、《家风》、《大爱无疆·歌者丛飞》等共获优秀作品奖。

  以孙中山为题材的影视剧已经拍过不少,《夜·明》如何做到突破?导演赵崇基表示,在影片拍摄之初,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主旋律的电影来运作,因此,没有过多的框架和束缚。“我和编剧也有着很好的沟通,即选取一个生活化的角度,比如,剧中‘洗菜’一段生活细节的刻画;再比如孙中山演讲环节的设置,不仅仅是特写,而且通过周围人或事的变化凸现新意和主题。”

  此外,《夜·明》还融入了诸多的商业元素。在故事演绎中,此片也呈现了与过往的主旋律电影不同的风貌,如由清廷派出杀手追杀孙中山的危机贯穿全片,这使得影片始终充满惊险紧张的气氛。影片的画面清新爽丽、美轮美奂,槟城的异域风情为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影片配乐及音效也令人印象深刻,或壮丽、或伤感、或粗犷、或柔情……恰到好处,对全片情节的跌宕起伏起了极为重要的烘托作用。

  有网友认为,《夜·明》的诞生,填补了当前中国电影在“严肃题材”这一领域中,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彩作品的空缺,并为今后此类影片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

  歌曲 《我生在1978》

  真情讴歌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这个故事让人一听难忘

  本报记者 于 雪

  “我生在1978,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歌词朴实的《我生在1978》以完全个人化的叙述口吻,讲述了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歌词活泼、节奏明快,让人一听难忘。

  这首歌的歌词由集体创作,陈亚凯执笔,深圳作曲家姚峰谱曲。在获得第11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之前,《我生在1978》不仅多次进入深圳文艺汇演的演出曲目,而且作为主题歌曲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多部电视、电影纪录片中播放,深受观众与听众喜爱。

  歌词:像讲故事一样说改革开放

  “我生在1978,少年时感受了太多的变化,大人们嘴里说着股票期货,创造着发家致富的神话……”早在去年福田区委、区政府和深圳特区报联合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歌活动”中,陈亚凯以笔名“肖羽”投稿的这首《我生在1978》便脱颖而出,它的歌词真挚朴实,像老百姓讲故事一样叙述改革开放,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给老百姓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首歌随后进行了重点打造。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玉浦专门对《我生在1978》的创作做出批示,希望这首歌曲能“满怀深情,信心百倍”,给予了歌曲创作班子巨大鼓舞。深圳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主要领导和“改革颂”征歌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纷纷为《我生在1978》的润色与提高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福田区多次为这首歌曲的打造专门召开常委会议,加大支持,群策群力,为把这首歌曲打造成音乐精品而不懈努力。

  谱曲:以流行风格表达严肃主题

  深圳作曲家姚峰在为这首歌谱曲时,奥运会正在举行,他说自己被这首歌的歌词深深打动了,“把30年的故事浓缩到一首歌里,而且又是以如此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实在难得。”作为一个深圳人,由于对歌词深有感悟,姚峰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将曲子一气呵成,“以边说边唱的形式、流行的风格来表达严肃的主题,对我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演唱:融进最真实的情感

  这首歌由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独唱演员刘罡演唱,他感慨地说:“我生在1978年,所以在这30年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大部分都是我切身体验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亲身经历,没有走过这些真实的场景,我想我是不可能很好地演绎这首歌的。演唱这首歌,我融入了我最真实的情感与经历,用最真切的感情去演唱。”

  广播剧 《拔 鲁》

  用深圳女军医视角展现边防战士风貌

  奉献精神感动青年一代

  本报记者 祁 琦

  “观众听到这部剧时,能强烈感受到剧中人物圣洁纯粹的奉献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来呼唤牺牲奉献精神的回归。”广播剧《拔鲁》编剧牛金瓶得知获奖的消息时激动不已,接受本报采访中几次热泪盈眶。

  用“拔鲁”精神比喻边防战士

  《拔鲁》讲述了青藏高原边防哨所几个普通士兵的故事,通过深圳女军医梁依慧到高原边防哨所巡诊的经历,刻画了当代边防战士的生动形象:自信尽职的女军医梁依慧、话语不多但倔强可爱的彭大海、想以饶舌引起女兵注意的杨小光。梁依慧和彭大海关于边防日志、看病等情节的冲突,反映了“生命的禁区”里士兵们艰难而热烈的青春,在寂寞岗位上守卫祖国领土的不平凡壮举。

  “拔鲁”是一头牦牛的名字。“这头牦牛是一个牦牛群的牛王。在一次大雪崩中,牦牛群被围困,为了保护牛群,救出同伴,‘拔鲁’用身体把雪崩的障碍物冲撞开来,牺牲了自己,为牦牛族群开辟了求生道路。”牛金瓶说,“之所以选用‘拔鲁’作为剧名,是因为剧中的士兵彭大海等人有着‘拔鲁’的精神,坚守岗位,奉献青春甚至一生。”

  《拔鲁》已于今年4月27日、28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栏目中播出,并在深圳广播电台反复播出数轮,赢得听众追捧。

  吸引大批“80后”听众

  虽然以边防哨所中的士兵为题材,广播剧《拔鲁》却没有直接描述边防士兵们生活条件的艰苦与精神情操的高尚,而是通过一位来自深圳的女军医视角,展现了边防战士为了国家安全奉献青春的无私品质,颂扬了当代青年个性鲜明的爱国精神,立意新颖。

  “只说条件如何艰苦,或者品格如何高尚是不行的,难以吸引听众听下去。”牛金瓶告诉记者,“剧中人物是一群‘80后’,要让‘80后’的听众对这部剧产生共鸣,作品就不能只喊口号,要从实际的小事切入。”在《拔鲁》的深圳听众中,二三十岁的年轻听众占据着大多数,有许多听众听了之后打电话到电台询问是否有《拔鲁》的光盘售卖,还有许多听众要求电台多播几次。

  (33部)

  电视剧

  《闯关东》

  《走西口》

  《士兵突击》

  《潜伏》

  《戈壁母亲》

  《金婚》

  《北风那个吹》

  《星火》

  《井冈山》

  《周恩来在重庆》

  《绝地逢生》

  《国家行动》

  《保卫延安》

  《彭雪枫》

  《誓言永恒》

  《大国医》

  《地下地上》

  《战争目光》

  《交通警察》

  《父辈的旗帜》

  《喜庆农家》

  《文化站长》

  《祈望》

  《旗舰》

  《没有语言的生活》

  《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的青春谁做主》

  《郑和下西洋》

  《东归英雄传》

  《老柿子树》

  《木卡姆往事》

  《台湾1895》

  《警察故事》

  获奖名单

  “五个一工程”

  《梅兰芳》

  《高考1977》

  《邓稼先》

  《袁隆平》

  《超强台风》

  《铁人》

  《八月一日》

  《沂蒙六姐妹》

  《集结号》

  《大河》

  《长调》

  《潘作良》

  《腊月雪》

  《孟二冬》

  《突发事件》

  《黎明行动》

  《夜袭》

  《我的左手》

  《亲兄弟》

  《夜·明》

  《从头再来》

  《隐形的翅膀》

  《霓虹灯下新哨兵》

  《记者甘远志》

  《寻找微尘》

  《程婴救孤》

  电影

  (26部)

  《福娃奥运漫游记》

  《大耳朵图图》

  《郑和下西洋》

  《独脚乐园》

  《喜羊羊与灰太狼》

  《三国演义》

  动画片

  (6部)

  《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

  《万世根本》

  《生命高度》

  《风刮卜奎》

  《坚守》

  《古丢丢》

  《红孩子》

  话剧

  (7部)

  《八月狂想曲》

  《大江东去》

  《红翻天》

  《四面八方》

  《大瓷商》

  《长街行》

  《命运》

  《天行者》

  《流动的花朵》

  《腰门》

  《云裳》

  《小英雄与芭蕾公主》

  《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

  《国运——南方记事》

  《中国模范生——浙江改革开放30年全记录》

  《丁新民与他的民工兄弟》

  《驶向深蓝——新中国舰船工业腾飞纪实》

  《家国书》

  《我的天堂》

  《千古一梦——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

  《神七纪实》

  《熊猫史诗》

  《中国海军三部曲》

  《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

  《大学生“村官”》

  《真爱长歌》

  《蓝天下的课桌》

  《楼兰古国的奇幻之旅》

  文艺类图书

  (28种)

  《京城第一家》

  《中国钟》

  《国歌响起》

  《草原童谣》

  《咱们工人有力量》

  《照亮苗乡的月亮》

  《军训日记》

  《为了零点五克的挚爱》

  《重返鄱阳湖》

  《歌唱祖国》

  《情满昆仑》

  《“傻子”传奇》

  《生死较量》

  《拔鲁》

  《吹破天的婚事》

  广播剧

  (15部)

  《我和你》

  《北京欢迎你》

  《生死不离》

  《站起来》

  《天蓝蓝》

  《海峡之梦》

  《送你一朵东方茉莉》

  《一家人》

  《我的祝福你听到了吗》

  《我的根在草原》

  《旗帜》

  《红旗颂》

  《中国,站立成树》

  《迷彩八零后》

  《钢筋班的棒小伙》

  《可可西里》

  《农家车谣》

  《好日子慢慢过》

  《我生在1978》

  《火辣辣的城》

  《回族尕妹,我的花儿》

  《月亮花》

  《故乡情怀》

  《我的陕北》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之歌》

  《最亲的人》

  歌曲

  (26首)

  《十里红妆·女儿梦》

  《草原记忆》

  《碧海丝路》

  《猴王·花果山》

  《宋城千古情》

  《井冈山》

  歌舞剧

  (6部)

  《常香玉》

  《寄印传奇》

  《女人九香》

  《傅山进京》

  《柳河湾的新娘》

  《作田汉子也风流》

  《杨广和》

  《梭椤寨》

  《顾家姆妈》

  《百合花开》

  《洪皓》

  《快乐标兵》

  地方戏曲

  (12部)

  《成败萧何》

  《北风紧》

  《丝路花雨》

  《飘逸的红纱巾》

  《泸水彝山》

  京剧

  (5部)

  制表 汤亦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