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中同行’走进武汉 曾经有过不少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06:54  长江商报

  活动特使芮悟峰接受本报专访称,希望通过媒体消除德国人对武汉的误解

  昨日是“德中同行——走进湖北·武汉”活动的第二天。作为“德中同行”活动特使,芮悟峰(音)此番来汉的行程安排得相当满。昨日下午离汉前,他还去看了“同行——德中当代艺术展”,随后在休息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芮悟峰总是陷入思考状态,常给人不严而威的感觉,摄影师私下告诉记者,“很犯愁,因为很难拍到几张他在笑的照片。”其实芮悟峰属于外“冷”内“热”型的,采访结束后,他绕过那张大会议桌,用中文和在场的每个人握手言别。

  带着敬佩心情看中国经济的腾飞

  长江商报:您对中国最初的印象,和来中国多年后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

  芮悟峰:我最早一次来中国,是1986年。当时是去德国驻华大使馆。当时德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多停留在中国经济很落后的印象上,但从2002年起,我呆在中国后,是带着极其敬佩的心情来看中国经济的腾飞的。我也相信,经济能如此飞速发展,前提是政治上为公民提供了一定自由权。

  不久后即将揭幕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也是主宾国之一,德国公众几周前已开始关注,他们尤其关注中国作家的创作自由度。当然,德中同行也将在书展上进行相关活动。

  长江商报:就您对中国城市的了解,德中同行选择武汉作为其中一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芮悟峰:德中同行活动是想唤起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意识,从最初的1年延伸到3年是有原因的,我们也不希望做成纯粹的文化活动,因此纳入了科技、经济等内容。再则,我们避免了其他国家做文化节时,只以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心的错误,我们的活动虽从北京开始,到明年上海站结束,但是我们的重点在于地区——经济处于上升的城市,所以我从制订方案时,就意识到不能缺失武汉站。

  我可以透露一个秘密,起初对于武汉站的设立,不少德国经济界人士有争议,他们觉得一提到武汉就只想到了法国汽车,他们误以为武汉经济发展并不太高,刚刚我就收到了一位企业家的短信:“武汉一切还好吗?”

  最终我们力排众议,我也相信武汉站结束时,各方都会消除疑虑,感到满意。

  最崇拜的是邓小平

  长江商报:来华多年,有没有中国朋友对您的工作生活影响甚大呢?

  芮悟峰:作为外交官,我最崇拜的是邓小平,尽管历经千辛万苦,但是他一直走在使千万中国人致富的道路上。我喜欢的中国作家是鲁迅,我们正准备用德文出版他的全集,我太太也参与到了这项工作中。还有演员巩俐,她的崛起也有我们德国人做出的贡献,因为她的《红高粱》正是在德国柏林拿到了金熊奖。

  长江商报:您一直在强调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响力。

  芮悟峰:是的,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包括德国在内。过去,曾经有不少人掩盖了中国的美好,尤其是西方的一些政治家,他们习惯来戳中国的伤口,而忽略掉中国美好的东西,所以德中同行活动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媒体来消除一些误解,我们会邀请德国的记者前来报道,让他们了解到经济在腾飞的真实的中国,修正他们对中国和中国媒体的印象。

  本报记者 王瑾 通讯员 张静/采写

  通讯员姜涛/图

  人物名片

  芮悟峰

  1978年进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曾常驻联合国日内瓦、纽约裁军委员会、以及驻华使馆(政治部)。1989年-1991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以色列使馆负责经济部工作。1991-1996年任欧洲裁军协定工作组副组长及欧盟法律部副负责人。1996年在德国驻中国使馆担任政务参赞。1999-2002年担任德国外交部东亚部主任。2002年-2007年,德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负责德国和上海、浙江及江苏的关系。从2007年至今,担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对华工作小组主任、德中同行活动特使。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