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种出行方式昨日再比速度 晚高峰单车最快私家车最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11:22  云南网

  

4种出行方式昨日再比速度晚高峰单车最快私家车最慢

  四路记者先后到达终点 记者 王宇衡 摄

  ■ 《昆明“出行大比拼”看谁最快》追踪

  继上周六本报4名记者进行了4种方式的“出行大比拼”后,昨日的午间高峰和晚间高峰,本报记者又分别进行了两次同样方式的比拼试验,行驶路线同样是从火车南站至霖雨桥,不过两个高峰所得出的结果却不一样,特别是在晚间高峰期的比拼中,私家车所体现出来的弱势非常明显。

  午间高峰 ?

  4种方式差距不大

  昨天中午11点40分,本报4名记者分别用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4种方式从火车站前往霖雨桥,路线依然是北京路。

  原本以为上班日的午间高峰期会比周末拥堵些,再加上又是阴雨天气,出行的市民多会选择自驾车方式。没想到,交通非常顺畅,其中一位记者驾驶的私家车一路顺利地通过17个路口,没有一个路口等候信号灯超过1个,12点05分,私家车第一个冲到终点霖雨桥,用时仅25分钟,比上周六的63分缩短了38分钟。随后赶到的是出租车,用时27分钟,所花车费也节约不少,只花了23元。公交车位列第三,用时33分钟。自行车最后才到,用时35分钟,但这一时间与周六的结果几乎没有差别,可见自行车是受交通影响最少的出行方式。而公交车的行驶速度相较起来也较为稳定。

  为什么昨天中午街头的车辆会比较少呢?市民赵先生说:“以前每天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小区里停放的私家车基本上都已经走光了,但昨天却不这样,大量私家车仍然停放在小区里。”赵先生估计,大家可能料想到雨天交通会比平时拥堵,所以都更换了出行方式,这样才使得中午街头的车辆比较少。

  晚间高峰 ?

  单车领先私家车垫底

  下午5点30分,记者再次跟随昆明市城市无车日活动领导小组参加了4组出行方式的竞赛,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有12名人员参加,每种出行方式都有3名人员。

  记者被分配到出租车组,由于是有奖励的竞赛活动,所有人都铆足了劲想得第一,可记者所在组出师不利,在火车南站被一辆辆出租车拒绝了:“霖雨桥?不去,太堵了。”最后记者强行拦下一辆出租车并说服司机后,他才拉着我们开往霖雨桥。路上,司机解释说:“北京路太堵了,尤其是晚高峰,从南往北的方向最堵。”他还告诉记者,最堵的时候,每个十字路口都要等超过3个信号灯才能通过,经常一停就是20多分钟,正是这一点让许多的哥望而却步。

  6点29分,记者所乘出租车到达霖雨桥,途中的等候时间竟然有37分钟,超过了全程时间的一半。但并非所有出租车都那么艰难:一名王姓司机的出租车是第一个冲过终点的,只花了35分钟,司机表示:太幸运了,途中没有遇到一个红灯。随后是3辆自行车,用时37分钟。最终12组队伍中,垫底的还是两辆私家车,用时都超过1小时,两位司机一下车都说:“太堵了,下班千万不能开车……”值得一提的是,当3辆自行车都达到终点霖雨桥时,一辆私家车才到了塘子巷。

  最终4种出行方式用时分别为:自行车37分50秒、公交车49分50秒、出租车51分33秒、私家车62分55秒。自行车和公交车在晚间高峰期的比拼中仍然保持着较为明显的优势。

  拥堵路段 ?

  北京路3个路口最堵

  从两天3次不同时段的比拼结果,可以看出自行车和公交车仍然是昆明城内比较快捷、行驶速度受交通影响较少的两种出行方式。

  同时,3个时段经过北京路,记者也发觉北京路拥堵的原因:拥堵一般出现在信号灯路口。从参与竞赛的人口中统一都能听到3个路口的名字——交三桥、塘子巷、穿心鼓楼,大家一致认为这3个路口是最为拥堵的路口,也是全程的最大障碍。

  事实证明,即便在昨天中午那样车流并不算大的时候,记者驾车也在交三桥等候了3个信号灯才得以通过。而昨天晚间高峰期的时候,这3个路口分别都等候了超过两个信号灯,其中交三桥路口等候了5个信号灯。另一方面,距离接近又连续的红绿灯路口使得上一路口的候灯车辆几乎排到下一路口,这也使得即便摆脱了一个红灯的车辆无法快速通过下一路口或路段,整个道路几乎成为“停车场”,行驶非常缓慢。从火车南站到霖雨桥的路途中,只有通过北站隧道、经过金星立交桥的分流后,交通才变得比较顺畅。

  种种原因使得昨天早上北京路堵得寸步难行,一直波及到银河大道,许多住在这一片区的居民不得不临时调整出行方式,而一些公交车也一改往日行驶线路,另择出路绕开了北京路出行。

  记者 陈洁 姜旻 宋金艳 杨质高 实习生 高旖(春城晚报)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