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多数景点十一期间价格稳定 少数确有涨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5日07:4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0分报道,就在各方都在为火爆的国庆旅游市场笑逐颜开的同时,近两天,有关各地景区门票是否顶风涨价的消息又牵动着每一个计划出游的人以及各旅游景区和主管部门的神经。

  昨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主管副司长许昆林接受中国之声记者冯雅采访时说,近来有媒体报道,“全国多地景区门票‘十一’前顶风涨价、有的涨幅竟高达70%”属于媒体误报。

  许昆林:这篇报道我们注意到了,也很重视。立刻从2个渠道进行核实,一个是通过各地的价格主管部门,一个也找到了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从了解的情况看,“十一”前,国家管理的也就是国家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景点并没有涨价。这篇报道提到的票价上涨70%的景点是四川民间投资的一个比较小的景点,民间投资的景点国家是放开的,是由消费者自主选择的。

  发改委特别强调,在此之前,发改委曾连续发过几个文件,反复要求“十一”前和“十一”期间绝对不能调整门票价格,对此,发改委将加强监测和管理,如有违规,将及时查处。

  全国各地近来到底有没有景区涨价

  全国各地近来到底有没有景区涨价?昨天,我们从国家有关部门内部拿到的一份情况通报显示,在今年4月,发改委“禁涨令”到期后,的确不止一个景区提高了门票价格。7月20号,天津黄崖关景区门票价格淡季由35元提高到45元,旺季由40元提高到50元;8月1号,四川乐山大佛景区门票价格由每人次70元调整到每人次90元,峨眉山景区则上调了金顶索道和万年寺索道价格。而截止目前,已经召开听证会但暂时还没有将提价付诸行动的景区有:云南石林景区,门票价格将由140元提高到180元,除此之外,还要加收20元遗产保护费;安徽天柱山旺季门票价格,有意从120元调至150元;安徽太极洞景区门票价格由60元调整为旺季90元,淡季80元。

  昨天晚上,我们还采访了国内多家旅行社,神州国旅国内旅游公司营销中心副经理张建军介绍说,近几个月,的确有一些重点景区在发改委4道限涨禁令发布间隙涨了价,其中,峨眉山景区金顶索道的涨价幅度高达70%。

  张建军 :据我了解,云南的石林由原来的140可能要调到200,具体哪天涨没有说,还有四川乐山由原来70涨到90,这个已经涨了,有一个月了,还有峨眉的金顶索道由原来的70涨到120了。

  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陈晓冉

  国家发改委三令五申 景区涨价依旧

  昨天,来自湖南、重庆、浙江等地的消息证实,多数景点“十一”期间将保持价格稳定,例如湖南的南岳衡山、凤凰古城、岳阳君山、张家界,还有重庆的三峡景区,浙江宁波的蒋介石故居以及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但的确也有少部分景区经过当地物价部门或当地发改委备案审核后提了价,这其中浙江普陀山景区门票从每人160元涨到200元,海宁盐官观潮城的票价从25元涨到60元,涨了140%;西安大唐芙蓉园、翠华山等地则结束前段时间的半价优惠,开始执行全价门票。

  看来,尽管国家发改委三令五申,部分景区涨价的冲动似乎依然没有停止。来自各大旅行社的消息说,今年“十一”期间,由于发改委的强力介入,各地旅游景点门票总的来说,涨的少,保持原价的多,但是“十一”之后是否依然还能维持现状,不容乐观。

  究竟是什么力量怂恿着景区的管理者们产生涨价冲动?新华社的报道说,各大景点动辄数亿的门票收入中,真正用到景区资源保护上的寥寥无几,例如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门票收入用作景区保护,云南石林景区,2008年门票收入近3亿元,而用于景区日常资源保护的支出仅为3000万元左右,也不过十分之一。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德谦表示,对国家法规的不重视、地方政府的索取过度、景区集团人员的开支、以及自身旅游产品的开发不足,是导致景区频现涨价冲动的主要原因。

  刘德谦:发改委这之前是不断的就控制景区门票涨价,出台了几次意见,但是都没有得到尊重。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可能是那些地方或者景区点的管理者对国家的政策不是太注意。第二是从地方经济的角度来看。因为有的地方,景区经济收入是交给地方政府的,就是地方政府给他的基础指标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比较小的地方有关产业发展不是很好的,它把旅游业的收入、景区的收入作为自己地方政府的收入,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第三也可能是它为了自己景区的建设或者是职工的福利所采取的行动。

  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陈晓冉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景点 价格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