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题:从“洋货”遍神州到“国货”满天下——百姓亲历的中国轻工业60年变迁
新华社记者何宗渝、刘菊花
28岁的李沛高中毕业后就来到德国法兰克福,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快十年了。虽然与祖国相隔万里,但用他的话来说,“生活中我时时刻刻都能看到祖国的影子。”
闹钟手表、毛巾牙刷、皮鞋箱包、家具电器……李沛大部分生活用品都产自中国。“这些中国的产品便宜实惠,很多外国人的生活照样也离不开,‘国货’已经满天下了!”
“洋货”——老人们挥之不去的记忆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五十年代,“洋货”是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在那个年代里仍旧是——火柴被称为“洋火”,煤油被称为“洋油”,自行车被称为“洋马儿”,铁钉被称为“洋钉”……形形色色的“洋货”暴露出当时我国轻工业的薄弱。
年约古稀的万国平老人至今还记得,以前的“洋火”跟现在的火柴还不太一样,随便找个干燥的地方蹭一下就能点着,很不安全。“那时一盒‘洋火’也就两三分钱,但为了节约,我还经常到邻居家引火。”
万国平的女儿告诉记者,由于多年以来都习惯把火柴叫“洋火”,后来也改不了口,现在老人点烟前还会冲她说“秀儿,把‘洋火’递给我!”
1949年我国的成品糖产量还不到20万吨,从古巴进口的白糖进入国内市场后,供给情况才略有改观,但普通百姓一年到头还是难得尝到几次“甜”。
目前我国自行车年产量已经超过8500万辆,占世界总产量1/3左右,整车出口占到世界贸易总量60%以上。“当我第一次听说自行车时,根本就不相信两个轮的‘洋马儿’能骑着走,亲眼看到后还傻愣了半天呢!”78岁的重庆老人冯安族说。
“三大件”的变迁——百姓生活迅速变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被俗称为老“三大件”,拥有这“三大件”也是当时跨入富裕生活的象征。
“姑娘们结婚,能陪嫁一辆自行车,那是很风光的,很多姑娘是坐着自行车出嫁的。”家住石家庄的张凤祥老人说,当时的老“三大件”是凭票供应的。
到了1978年,老“三大件”的供应有所改善,但轻工产品仍然紧缺,多数消费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甚至连简单的日用小商品如发夹、洗衣板、纽扣等等都显得紧缺,肥皂等洗涤用品人均年消费量仅为1公斤,日用家具、皮鞋等成了很难买到的奢侈品,家用洗衣机和房间空调器年产量分别只有400台和200台。
改革开放后,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老“三大件”逐渐被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这新“三大件”代替,百姓生活也增添了更多色彩。
1980年,北京市民张欣花了将近半年工资,托人买了一台大连产的星海牌黑白电视机,喜欢用收音机“听”足球赛的他从此改成“看”足球赛了。“当时那个兴奋啊!院子里好多人都到我家来看电视!”
但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手表、自行车是再普通不过的商品,新“三大件”也不再是稀奇货了。据统计,当时北京百户居民拥有电视机147.4台、冰箱104台、洗衣机100.4台,呈现出饱和之势。
进入九十年代,用上传呼机、大哥大,家里有25英寸以上的大彩电,才够得上“洋气”。而进入新世纪,手机成了普通的通讯工具,电脑成为工作娱乐的重要工具。轻工业成为吸纳超过3500万人就业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生产业,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物质文化生活。
“国货”满天下——“中国制造”福泽百姓,惠及全球
走进张欣家里,小到锅碗瓢盆、洗漱用品、小家电,大到液晶电视、三开门冰箱、钢琴和各种家具装饰,一应俱全。“哪怕是在十几年前,这样的生活我们想都不敢想啊!”
“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轻工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感受是最深切的。”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说,目前我国45个轻工行业的10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许多产品产量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几百倍、几千倍甚至上万倍。
轻工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产值、利润、出口额等都出现了惊人的增长。2008年,全国轻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值达93898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1524倍;出口额3092亿元,增长了8357倍;利润6278亿元,增长了5556倍。
物美价廉的轻工产品不仅惠及中国的百姓,也使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受益。在世界贸易量中的比重,我国生产的小家电占到80%,空调、微波炉、羽绒服占70%,日用陶瓷占60%,冰箱、鞋占50%……
家住华盛顿的美国人琳达·斯特福德家里,早晨叫醒的闹钟、盥洗室里的牙刷毛巾、上班的套装和皮鞋、办公室的空调和咖啡壶、女儿最爱的芭比娃娃,全都是“中国制造”。她感叹地说:“现在就算不走出美国,我们身边也到处都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