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安高家风雨飘摇60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9日02:06  华商网-华商报

  

西安高家风雨飘摇60年(图)

  高启维站在古树旁,回忆着高家大院原来的模样本组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汤继颖 摄

  

西安高家风雨飘摇60年(图)

  高又明

  

西安高家风雨飘摇60年(图)

  张彩珍

  2009年的一天,年近七 旬的高启纶正在街上转,路边一家“陕西广济大药房”正准备开业,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店铺。

  看到硕大木制招牌上醒目的“广济医药”的徽标,高启纶拿出包里的相机拍照。“嘿,你这老头干啥呢?”药店的工作人员看到一个陌生人左拍右拍,连忙出来阻挡,怕是竞争对手来搞商业情报。

  高启纶笑着说:“广济大药房可是我父亲高又明创办的,我拍张照片还不行?”药店的工作人员想必知道药店历史,遂不再阻拦。

  关于高家大院

  高家大院位于西安市东木头市19—23号,坐南向北,占地3000多平方米,分前院、庭院和后院,近百间房,雕梁画栋,属于明清婉约风格的建筑。

  1931年,高又明从同盟会退隐回西安后修建而成。高又明生前喜欢收集文物和栽种树木,一些大型的青铜器是高家大院的一大装饰,不过在“大跃进”期间,这些青铜器大都被砸碎炼铜去了。

  除了文物,高又明当时从外地曾购买了许多名贵树木回来种在后院,包括金线吊葫芦、金银花、白石榴树等,但至今只剩一些国槐和石榴树。

  高家大事记

  1951年 高又明去世,享年66岁

  1957年 张彩珍被安上“抗拒社会主义改造”罪名,被判人民管制三年

  1958年 高启纶因为成分问题,辍学;高启维之后因为同样原因,无法上大学

  1966年 高家先后四次被抄家;为了保护家里的文物,再次捐出了一卡车的文物

  1970年 高启纶和高启维被送进学习班,受尽折磨;高启宏则参加上山下乡

  1976年 张彩珍平反,摘掉了“地主”帽子

  1978年 高启宏参加高考,考上西安基础大学

  1979年——1986年 高启纶和高启维相继获得“中医士”和“中医师”职称,高启纶此后成为主治医师,高启维退休后成了画家

  2006年 高启宏女儿高苗获得全额奖学金,目前正在美国林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名噪一时

  高启纶作为高家的二少爷,相比其他弟弟妹妹,他还过了几年有钱人家少爷的快活日子

  广济大药房是高家的第一个产业,创办于1917年,其前身是德美药房。1905年,陕西革命党人井勿幕从日本回到中国,在陕西成立同盟会。年仅20岁的高又明是最早的一批核心成员,主要负责印刷、武器制造、药物购置等任务。当时环境极其恶劣,身处险境的高又明担心一旦自己遭遇不测,家眷必陷于困苦之中,就在南院门附近开设了德美药房。后随着生意做大,高又明就在德美药房的基础上,扩建成了广济大药房。

  为践行中山先生“实业救国”的理想,1931年,高又明和朋友创办了集成三酸厂;1932年,又创办了阿房宫电影院;1933年,成立西京百货公司。以上三家公司均实行股份制,效益很好,在当时名噪一时。

  经商上,高又明极具远见。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当时,在西安有一句话说“张高西安能有半个城”,高即高又明,张则指高又明的生意伙伴张德枢。除了在西安城里的诸多房产外,高又明还在西安北郊、周至县购买了近千亩地。在

  西安风头之劲没有第二人能比。

  高启纶出生于1941年,作为高家的二少爷,相比其他弟弟妹妹,他还过了几年有钱人家少爷的快活日子。解放前那几年,高启纶记得最清楚的是,每个月,阿房宫电影院都会给每个股东送车马费和电影票。作为电影院的最大股东,高家总是第一个拿到电影票,这时候,高启纶就会缠着管家,赶上马车带他去看电影。

  公私合营

  阿房宫电影院、广济大药房等先后被“公私合营”,但每月固定的股息依然让高家的日子比常人要好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的一天,12岁的高启纶接到通知,到东新街开会。在东新街的一家酒店摆了十几桌酒席,来客大部分都是电影院职工以及各大股东的后人。吃完饭,有人就站出来公布“阿房宫电影院从现在开始就属于政府了”。

  12岁的高启纶自然不明白为什么吃顿饭,电影院就属于政府了,现场好多人在哭,而他光顾着吃餐桌上的好吃的。之后,他就不能免费看电影了。“只好趁别人退场混乱时混进去。怕被人发现,就躲到厕所里,等检过票了,躲在不起眼的角落偷着看”。

  公私合营终结了高家少爷、小姐们的快乐日子,但高家的生活依然不错。继阿房宫电影院后,集成三酸厂、广济大药房、西京百货公司先后被“公私合营”,但每个月固定的股息却依然让高家的日子要比常人好。但毕竟时代不同了,家道衰落已经难以避免,尤其是到1966年8月,最后一次发放股息后,所有企业都归国有。高家的收入只剩下房产租售一项了。

  解放后,高家还做了一件“聪明事”:把位于周至、户县的400多亩水田直接分给了当地的农民。

  “虽然一下少了400亩田,对我们的生活几乎没造成影响。文革开始,我们就很庆幸,否则一个地主帽子肯定跑不了。”高家在西安北郊还有几百亩地,基本是草滩,也没进入1950年的土改运动。“文革开始后,我们就四处琢磨着把这些地白送人,可人家要么没钱过户,更主要是怕被戴帽子,结果送了一圈都没人要。最后交给西安医学院无偿使用才作罢。”

  “地主帽子”

  因为“戴帽子”,几个孩子成绩优秀也不能上大学。1958年,高启纶高中毕业,怎么也没等来录取通知书1951年6月,高又明去世前,对房产进行了分配。由于当时高启纶5兄妹都还未成年,高又明就将东木头市19号至23号的5院房子分给了四太太张彩珍和她的5个孩子。

  有这5院房的支持,就算那些实业被公私合营,甚至股息被停,高家生活依然不错,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真正动摇到我们生存根本的是私房改造运动。”高启纶说。

  私房改造,法律规定房产属于生产资料,不允许买卖,私房改造主要有两种方式——公私合营和统一经租。公私合营,产权属于政府,每个月支付一定的费用;统一经租,不改变产权,每个月获得的租金比公私合营会高一些。

  张彩珍虽然是秦岭山里出来的,但跟了高又明这么多年,也很明理,知道私房改造已经不可阻挡。在街道办上门时,她痛快表示,愿意接受改造,但她提出由于家里孩子多,希望可以统一经租。

  但事与愿违,高家的大部分房子还是被公私合营了,剩下的房子又被统一经租了一部分,只剩下很小的一个院子留给张彩珍母子。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张彩珍拿着时任西安市副市长的杨晓初写的“高又明是名人,希望在政策上予以照顾”的条子找到办事单位。但遭遇工作人员的冷嘲热讽,性格要强的张彩珍忍不住回了一句:“你是给人民办事的,不是做官当老爷的。”这话惹怒了办事人员,房子维持公私合营。

  因为这次争吵,张彩珍还被告上了法庭,罪名是“抗拒社会主义改造”,并被戴上了“地主”帽子。最终,张彩珍被判人民管制3年。直到1976年,张彩珍的“地主帽子”才被摘掉。

  因为戴帽子,几个孩子成绩优秀也不能上大学。1958年,高启纶高中毕业,当年有两次大学招生,全国搞“大跃进”,大学基本招不满,只要高中毕业基本都能被录取,可高启纶怎么也没等来录取通知书。

  当红卫兵

  为了表示进步,高启宏涨红着脸向学校的红卫兵主动要求 “去我们家抄家吧”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张彩珍的小儿子高启宏当时只有18岁,正在西安五中读高中。

  在北京工作的大姐高葆英传话回西安,说北京已经开始“革命”,到处都在抄家,让家里小心点。

  这年8月18日,全校的学生包括高启宏都戴上了红袖章,成为红卫兵。但紧接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唯成分论席卷了红卫兵队伍,高启宏毫无悬念地被赶出红卫兵队伍。

  为了表示进步,高启宏涨红着脸向学校的红卫兵主动要求“去我们家抄家吧”。可能是平时人缘好还是其他原因,红卫兵没有答应,而是回答:“没空,我们都抄不过来了。”

  学校的红卫兵不抄,不代表其他红卫兵不会来抄。没几天,一拨红卫兵就抄到了高家。屋顶被捅开了,地板被挖开了,能带走的都拿走了,不能拿走的就全部堆在院子里。抄完家,红卫兵还没“尽兴”,又让张彩珍戴上高帽去游街,“当时没有锣,就让我妈拿着一个蒸凉皮的小锅,边走边敲。”

  第二天,又一批红卫兵来抄家。生前高又明酷爱收藏文物。当时,闻讯赶来的文管所特意派了一辆卡车,从高家拉走了整整一车书画、青铜器等文物。“还好文管所拉走了,不然那些国宝都毁了。”

  1969年初,张彩珍的二儿子高启维也因“参加反革命集团”被送进了学习班。他进学习班没两天,高启纶也被送了进来,因为他在一个同事的葬礼上写了一首陆游的《示儿》,被认定是“反动军官儿子想复辟”。学习班里都是“黑五类子女”,殴打、没饭吃、不让睡觉是常有的事,工宣队逼他承认是“反革命”,“我当时哪敢承认,一承认就全家遭殃。”

  7个半月后,高启维终于离开学习班,只是出来时,他的一条腿已经瘸了,直到现在。

  辛亥革命先贤

  高又明

  高又明,名明德,陕西泾阳人。1903年,在四川开始与井勿幕交往。1905年冬,成为陕西同盟会中的骨干人物。1911年,西安起义成功后,革命军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高任军政府掌械官,负责制造地雷、炸弹,奔走于东、西路战场,被誉为陕西革命军中制造军火的首倡者。“九一八”事变前后,高与友人窦荫三、寇遐等人集资创办西安集成三酸厂、西安阿房宫电影院、西京中国国货公司等,希图发展民族工商、文化事业。1948年,高又明根据自己辛亥革命时期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撰写了《如是我见我知录》,为研究同盟会在陕西早期的活动提供了重要史料。

  张彩珍:

  大家平安比啥都重要

  张彩珍(高又明夫人,今年93岁)这样看高家的过去:

  我们这个家富裕过、风光过,也吃苦过。说实话,现在人老了,半夜有时候醒过来,还老是会想到以前的事,印象最深的不是最风光时候的那些事,而是文革中受的折腾。

  不过,一想到孩子们现在都还过得很好,心里总算宽慰一些。

  高家再厉害,那也是过去的事了;文革受再多的难,同样也过去了。现在最要紧的是,大家都平安,这比啥都重要。

  陌生来信

  每隔10天半个月,高家总会收到一封信,里面有粮票,还有药方,却没留下姓名,至今都不知道他是谁?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有一个人在默默帮助着我们。可我们至今都不知道他是谁?是男的还是女的?”高启纶说道,言语里充满了感恩之情。

  高启纶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接到这封陌生来信是在1967年的夏天。收信人是张彩珍,寄信人、地址一栏都是空白的,他们只能从邮编上判断,信发自上海。信封里,除了40多斤粮票,还有一张药方,是治风湿病的。“对方是谁?怎么知道母亲有风湿病?会不会是父亲在上海的老朋友?”高启纶兄弟面面相觑,毕竟那个时候,多少人躲都来不及,谁还敢来和他们“亲近”。从药方上可以看出,对方很关心他们家。

  此后,每隔10天半个月,那个陌生人总会寄信来高家,除了粮票,有时甚至还有一点肉票和糖票。陌生人的资助一直持续了近3年时间。这些信在很长一段时间,温暖着高家一家人的心。

  那个陌生人给高家带来的是物质上的帮助,高又明生前好友张德枢则带来了精神上的安慰。当时,张德枢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因为他是民主党派——民主建国会的负责人之一,他的行动并没有受到限制。一有时间,张德枢就到东木头市来看张彩珍母子,安慰他们,鼓励他们要撑下去:“灾难很快就会过去。”

  当时负责“监管”高家的大都是东木头市一带的居民,对于高家,其实也很同情,所以对于张德枢的探望,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考上大学

  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高启宏在两个哥哥的鼓励下,参加了高考,并考上西安基础大学

  虽然没有和两个哥哥一样,被送进学习班,但高启宏却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成了一名知青。1971年招工时,和高启宏一批的人几乎都招回城了,只剩下他苦闷地继续呆在农村。直到1972年,一个没招满工的公司乘着政策松动,将高启宏招回了西安。

  但“地主”成分却给高启宏留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阴影。1977年,恢复高考。早已开始复习的高启宏却不敢报考。直到第二年,在两个哥哥的鼓励下,才参加了高考。

  1978年9月的一天,天才蒙蒙亮,位于西安东木头市23号的高家大门前,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年轻人使劲“嘭嘭”敲着破旧的木门,一边兴奋地高声嚷嚷。

  高家老五高启维第一个赶到,开了门。“启维哥,启宏考上西安基础大学了。”此时,闻讯赶出来的一家人拥在了一起,边哭边笑。

  高启宏考上大学,两个哥哥高启纶和高启维也暗暗下决心,不能落后,他们开始收拾心情,重新拾起了已经放下多年的中医书。

  1981年,西安市中医师统考,高启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中医士”(当时的中级科技人员)。紧接着,高启维和高启纶又一起考上了陕西中医学院函授班。1985年毕业后,两个人又同时通过了“中医师”的职称考试,也算是对父亲创办“广济大药房”的一种传承。

  根在西安

  张彩珍:在这里(东木头市23号)住了一辈子,已经习惯了,这里承载了她在高家太多的东西

  1985年,高启维从西安第二建筑公司下属卫生所被调到西安民革委员会工作,1995年退休后,专心致力于书画创作,他创作的中国水墨虾获得了国际艺术金奖;高启纶则一直坚持着他的医生生涯,在东木头市23号,原来的老院子所在地开了一家诊所,成为西安知名的男科医生。高启宏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邮电第十研究所工作,现在已经是高级工程师。其他人也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同父异母的大哥高启绩作为建国后第一批大学生,致力于教学工作;大姐高葆英是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二姐高莹是高级会计师……

  高启宏的女儿高苗获得全额奖学金,目前正在美国林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高启纶几个兄弟姐妹没有一个继承父亲的经商事业,还好高启纶的儿子高震现在大小已经是个企业家,创办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

  现在,高启纶和已经93岁的张彩珍依然住在东木头市23号的一套旧房内。房内有几件楠木家具,虽然年纪大了,但这几件楠木家具,张彩珍一直坚持自己擦拭,因为家具饱含了太多感情在内。这些家具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落实政策时,从小雁塔仓库搬回来的。

  张彩珍虽然有点耳背,但精神还很好,她说,在这里住了一辈子,已经习惯了,这里承载了她在高家太多的东西,有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也有文革期间一家老小抱在一起痛哭的艰难,还有启宏考上大学后全家的欣喜若狂……“房子再小,同一个院子里住的终究是高家的根。”

  那一刻,93岁的张彩珍老人本该浑浊的双眼闪动着清澈的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