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益)昨日,长春市各区接种点开始首批甲型流感疫苗的试接种工作,从即日起至10月底,长春将完成15万余人份的甲流疫苗接种工作。
50余接种点正式启动
20日,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冷藏车为各区统一配送甲型流感疫苗。
昨日,在长春市朝阳区永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批疫苗试接种工作开始,先期接种的是朝阳区医务人员,在抗击甲型流感的战场上,她们奋战了近200个日夜。
“我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甲型流感的患者,打疫苗,既是对我的保护,也是对我所接触的患者的保护。”医生小刘微笑着说。
接种人员按照国家要求认真填写小刘的接种登记表及相关信息,并向小刘介绍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可能引起的一些异常反应。小刘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注射完毕,小刘按规定,在预诊室内留观30分钟才离去。
据了解,各接种点均设候种室、预诊室、接种室,并有明显标志。接种现场都备有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和其他抢救设施,以应对现场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
昨日,仅绿园区就为400余教职员工接种了甲型流感疫苗。
据了解,长春市50余接种点昨天正式启动。
8万人份疫苗将分给教职员工
据了解,今日起,长春将按首批甲型流感疫苗的分配方案,开展大规模接种工作。此次首批接种的人群为中小学及托幼机构教职工,部分医疗机构的一线人员,疾控、监督一线人员,部分公共服务一线人员。
按甲型流感疫苗分配方案,长春市首批疫苗共分得13万余人份,加上另外1.5万余人份专门配发给公安司法人员的疫苗,长春10月底前将完成15万余人份的接种任务。据悉,按省里配发计划,长春13万余人份的疫苗中,8万人份都配发给学校、托幼机构的教职员工。
疫苗均保存在冷库内
据悉,疫苗由长春市疾控中心按照疫苗运输有关标准进行统一配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接收甲型H1N1流感疫苗,都做了细致查验,每支疫苗都进行了登记管理,做到账、苗相符。
目前,所有甲型流感疫苗都按要求于2℃~8℃下、在各接种点冷库内避光保存。
事实上,长春市19日就为6名疾控人员接种流感疫苗,3天时间过去,他们均未出现异常反应。
血清保护效果平均在85%以上
据疾控专家介绍,甲型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是很好的。在覆盖各个年龄段的志愿者中,血清的保护效果平均在85%以上,青少年和成年人还高一点,可以到90%多,儿童与大于60岁的老人稍微低一点,在80%以上。
甲型流感病毒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人群普遍易感,而甲型流感疫苗将为受种者设立一个保护屏障。
附:长春市部分甲型流感疫苗接种点
朝阳区:红旗接种门诊、南站接种门诊、桂林接种门诊、清和接种门诊、永昌接种门诊、重庆接种门诊、进化街接种门诊、湖西接种门诊、华侨接种门诊、南湖接种门诊(一、二)、乐山镇接种门诊、永春接种门诊、富锋接种门诊;
绿园区:正阳接种门诊、普阳接种门诊、青年路接种门诊、春城接种门诊、铁西接种门诊、城西四委接种门诊、双丰社区接种门诊、三间村接种门诊。
■相关新闻
入考场前两小时自测体温
为防考生体温状况不稳定
本报讯(记者孙淼)24日、25日,我省将有近16万人走进自学考试考场。我省相关部门规定,自考考生入场前要提供两小时内不发热报告(详见昨日报道)。昨天,有一些读者打来电话,认为两个小时的监测间隔时间太长。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据该负责人介绍,考生之所以要提供入场前两小时的体温,主要是考虑为了更大限度地方便监测考生体温变化,以免有考生体温(尤其是发热)状况不稳定,以便考生和教育部门共同监测。
据了解,考生所要提供的入场前两小时内不发热报告(腋下体温测量),需要考生在家自行测量。此外,该负责人表示,考生在入场前除了要提供两小时内不发热报告外,还要在入场前,主动配合监考人员,进行考点入场前体温测量。
进入考场前的体温报告采取何种形式?该负责人说主要靠学生们的自觉行为,考试前在家要测量体温,提供真实数值,报告给考点检测人员,预防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