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经济建设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原国务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谷牧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6日14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谷牧回忆录》选摘
特区是史无前例的实验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举办经济特区马列主义经典里找不到是史无前例开创性的社会经济实验。
中央对特区建设的方针作了详细的研究集中为以下几点第一特区主要是吸收侨资和外资进行建设;第二要做好总体规划有序地开发分期分片铺开先搞好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创造投资环境;第三在项目建设上先上投资少、周转快、收效大的项目在发展出口加工工业的同时有条件的可以逐步上些房产、旅游项目;第四为了吸收侨商、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费可以略低于港澳建议中央把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定为15%;第五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
在讨论过程中到会同志还根据特区创办起步的实践考虑到特区不但要办工业也要办商业、旅游、房地产等行业不但要拓展出口贸易还将在全国经济生产中发挥多种功能因而“出口特区”这个名称就难以概括其全部功能和作用。我根据会上讨论的意见改名为涵盖面更宽的“经济特区”得到大家的赞同。
广东对创办特区最积极
对于创办经济特区广东的同志尤为积极省委和省政府根据本省毗邻香港、澳门商品经济较为活跃、对外经济往来历史悠久海外华侨、华人中祖居于粤的为数甚多等特点对此事的可行性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并在领导层中形成了一致意见。
1979年4月下旬中央召开专门讨论经济建设的工作会议。广东省委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和珠海及属于重要侨乡的汕头举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对这个设想表示赞同。为此党中央、国务院责成我帮助广东、福建两省省委、省政府进行研究论证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提请中央讨论决定。
深圳条件最好发展最快
当时考虑到深圳毗邻香港是我国南方陆路外运的重要通道对外经济联系的条件最好有可能发展最快有意划大些并且依据山川地形和设置管理线的需要划了327.5平方公里。
在这之前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在蛇口投资办的2平方公里的工业区也作为一部分划入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由香港招商局副董事长袁庚同志牵头在1979年5月破土动工首期开发1平方公里。在施工中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创造了较快的速度和较好的效益以后被誉为“蛇口模式”。通港罗湖口岸所在的罗湖区是深圳开发最快的地区。除投入部分地方财力外主要使用银行贷款负债经营滚动发展并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工程设计和施工招标承包取得了高速优质的成果以后被誉为“深圳速度”。
改革开放的实施指挥员
1978年至1988年,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头十年中,谷牧同志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又一次承担了开拓新工作领域的任务,在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分管对外开放工作。他立足国内实际,研究国外情况,放眼发展目标,积极而审慎地迈出探索步伐。他精心处理各种复杂的权、责、利关系,把中央的重要决策认真地细化为可行的实施步骤和具体的操作措施。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沿海城市及其相关地区的开放,外资的吸收利用,外贸体制的改革,涉外旅游事业与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以及海关查私监管工作的强化等方面,他都倾注心力,做了大量的规划、组织、检查、督促、协调工作,把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现实。当年从事过这方面工作的同志,至今对他念念不忘,说他是“改革开放新政策的得力的实施指挥员”。
谷牧一人扮演着多个角色:他既是开放政策探索者,又是政策的推行者;对地方,他是中央的决策者,在中央,他是前线的指挥官。
1979年9月,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主任的谷牧赴日本,敲定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笔外国政府贷款,他成为日后大规模利用国外贷款的先行者。
1978年之前,分管对外开放工作的副总理谷牧还从未踏出国门。到了1988年,谷牧已穷十年之功,为中国经济由固步自封转向融入世界打下了基础。
1979年5月,谷牧亲赴广东、福建两省。二十多日的调研结束后,他勾勒出了特区政策的轮廓:经济计划以省为主;赋予这两省较多的机动权;财政上划分收支,新增收益较多地留给地方;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各划出一定区域办出口特区,优惠税率,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商品的生产。
时至今日,这些最初政策虽已几经调整,但其内核却从未改变。
随后,谷牧出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主任,着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是中国第一部利用外资的法律,吸收外商资金从此有了法律保障。
1988年,谷牧年事已高,即将离开国务院领导岗位。当年3月,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谷牧说,外向型经济在沿海地区将会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我有这个信心”。
这次报告被视为谷牧的“告别演说”。在谷牧告别之后的20年中,中国已逐步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这足以告慰谷牧的努力:现实比他的信心走得更远。(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