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络渐成山东信访举报主渠道 成案率偏低引担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7日06:45  大众网-齐鲁晚报
网络渐成山东信访举报主渠道成案率偏低引担忧
山东省纪委的“信访举报网站”。

  “网络问政”风气渐浓的背景下,信访举报渠道又有了新的选择。10月2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的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开通,网友当天就把网站“挤爆”。

  就在10月初,山东省委组织部的“12380”举报网站也已开通,这就意味着在省级层面上,我省已具备了各有侧重的三个举报网站。

  另外两个举报网站,分别是省纪委的“信访举报网站”和省检察院的“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网站。

  这三家举报网站先后开通,尽管各有侧重,但也有交叉。对于民众而言,这些举报网站又带来了什么呢?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本报记者李文鹏

  [网民热情]网络渐成举报主渠道

  尽管山东省纪委的“信访举报网站”早在几年前就已开通,但有关人员仍然明显感觉到了全国性的大动作带来的影响。

  “现在我们的网络举报量陡然上升,每天的举报量是原来的几倍。”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开通后,省纪委负责网络举报的工作人员感觉到了网民的“热情”,他觉得这与两个网站联在一起直接相关。

  省纪委负责网络举报的同志说,他们的网上举报管理员,每个工作日都会两次下载举报资料,然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网上举报是我们受理群众举报的重要渠道之一,与传统的来信来访和电话举报形式相比,我们同等重视。”该同志说。

  新兴的网络举报已进入“主渠道”之列。

  省检察院控告申诉监察处处长李建华介绍说,从全省检察院系统今年前10个月受理的举报来看,来信与来访两项合计为8700余件,而网络举报则为3000余件。“我们这个‘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网作为独立网站,是2008年6月底才开通的。”李建华介绍说。

  “网络越来越普及,领导也对网上的举报越来越重视。”省检察院“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办公室副主任樊勇说,省检察院在去年把举报网站由原来的二级网站升级成了一级网站。在2003年开通的举报邮箱的基础上,省纪委开通了举报网站;省委组织部也于今年10月正式开通了自己的举报网站。

  樊勇说,网络举报可以节省举报成本和举报时间,提高检察机关的工作效率。“如果是写信举报的话,就是在比较快的情况下,处理下来也要两到三周的时间。而网上举报,一般情况下一天就能处理完毕。”樊勇说,这也是他们积极推动网络举报的原因之一。

  [热中有忧]有价值线索偏少

  今年3月份,东营市广饶县热力公司的两位原负责人,都因挪用公款而被判刑。而检察机关发现此案,就是去年年底在网络举报中得到的线索。“相关举报当时比较集中,而且线索详实清楚,举报人也大多具有可查性。”樊勇说,但这样的网上举报线索却比较“珍贵”。

  尽管网上举报的数量逐年攀升,但举报线索的质量却始终难如人意。“与来信来访以及电话举报等方式相比,网络举报的成案率是最低的。”李建华说,在网络举报中,捕风捉影、难以查实的举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省纪委负责网络举报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他们收到的网络举报件中,无价值的邮件和反复发送的重复邮件所占比例较大。

  “就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反复举报的情况很多。”这名工作人员说。

  “有的网络举报件上就‘贪污腐败’四个字,而有的就是泄愤的谩骂等,这些举报件没什么价值。”省纪委负责网络举报的同志说,这与网上举报成本低有直接关系。

  李建华介绍说,省检察院举报网站上的举报线索尽管非常客观,但其中仅三分之一属于检察院的管辖职责,而这里面能有成案价值的也不过五分之一。

  [严格保密]提倡实名举报

  “我们提倡署实名举报,目的是为了增强举报的可靠性。”省纪委负责网络举报的同志说。无论是省纪委的举报网站,还是省委组织部和省检察院的举报网站,均未把实名举报作为要求,但都鼓励和提倡署实名举报。

  樊勇说,今年4月份,省检察院举报网站收到一条重要的举报线索,办案人员认为价值重大,就按照举报人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联系,结果却发现举报人的身份证号、手机号都是假的,根本联系不上。

  “很多网上举报内容不够具体,办案人员需要进一步核实,如果不留联系方式的话,很多线索就断了。”樊勇说,而且署实名举报,也便于检方反馈情况。

  省纪委的工作人员说,对于网上举报,他们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并安排了专人负责,一旦发现泄露举报人信息的情况,将会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难题待解]网络联动正在酝酿

  由于各自分工不同,因而三个举报网站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职责所限,我们谁都不可能包打天下。”李建华说,解决问题的根本可能就在于“联手”。

  省纪委的“信访举报网站”,受理的主要是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对于省检察院的举报网站来说,国家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则是其受理的范围;而省委组织部举报网站,受理的则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违规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省纪委对于网上举报的线索,有关人员也是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方法处理。“网上举报超过70%的线索不属于纪委的职责范围,只能转到有权处理的部门去。”省纪委的工作人员说。

  “三分之二的举报内容不属于我们管辖,我们只能转给工商、民政、劳保、法院、公安等相关部门,也有的需要转给纪检部门或组织部门。”李建华说,转过去之后,其他部门如何处理就不得而知了。因而,省检察院有了与各相关部门建立联网机制的想法,这样既能快速相互转接举报线索,又可及时在联动平台上回馈处理结果,从而给举报者一个最终的交代。

  “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初步想法,相关的意见还在酝酿中。”李建华这样说。

  我省三个举报网站各有侧重

  山东省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http://www.sd12380.gov.cn/),受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违规选人用人问题的举报。

  省纪委“信访举报网站”(http://www.jb.mirror.gov.cn/,http://shandong.12388.gov.cn/),主要受理党员干部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

  省检察院“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网(http://fuwu.sdjcy.gov.cn/),受理范围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李文鹏)

  相关评论

  网络举报缘何受关注

  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开通后广受关注。而近日媒体公布的一项网络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愿意选用的反腐渠道中,75.5%的人选择“网络曝光”,远高于其他渠道选项。

  开通全国举报网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通过互联网发现和惩治腐败工作的重视;公众参与反腐败首选“网络曝光”方式,反映出民众对通过互联网反腐败的愿望和期待。

  随着抽“天价烟”、 戴“天价表”的周久耕等多名贪官通过“网络曝光”而落马,“网络反腐”已经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但“网络反腐”受到热捧的意义,远不止揭发一两个贪官,而在于让更多公民实现了权利的伸张,打通了基层民意直达权力中枢的快车道。因此,有关部门调动民众通过网络参与反腐败斗争,值得充分肯定。

  “网络反腐”受到热捧,也暴露了传统举报途径并不十分畅通。有的群众反映传统的举报方式见效慢,还容易暴露身份遭到打击报复。这就提醒有关方面,有必要对其他举报渠道的工作进行完善,防止有渠道而不通现象。

  在鼓励“网络反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网络世界现存问题,如情绪化宣泄、侵犯公民隐私权、恶意诽谤诬陷等现象。应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依法规范互联网信息发布行为。

  特别提醒

  诬告他人要受处理

  “举报人应该对自己的举报行为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否则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该工作人员说。

  进入中纪委的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在进行举报之前会被“强制”阅读《网上举报须知》15秒。而进入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检察院的举报网站之后,在举报前同样会面对《网上举报须知》。“这是为了让举报者更加慎重,对自己的举报内容应该负责任。”省纪委负责网络举报的工作人员说。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网络 举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