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黑熊卧在108国道旁 群众帮忙抬尸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5日11:57   西部网
黑熊卧在108国道旁群众帮忙抬尸体(图)
动保人员和热心群众抬着黑熊出山。记者 刘珂 摄

  “在108国道1426公里旁边的悬崖下,有一只大黑熊!”昨天一大早,接到线索的动保人员就立即赶往现场。然而这只大黑熊因为病情、伤势过重,已经没有了气息。

  大黑熊卧在国道旁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驱车100多公里,来到秦岭深处周至县一个地名叫骆驼脖子的地方,“大黑熊就在那里!”顺着一位道路养护工所指的方向,记者站在108国道上向东望去,在黑河东岸的山脚下,隐隐约约看到有一只黑熊,旁边站有多名动保人员。记者几经周折来到了河东岸。“唉,不幸得很,大黑熊已经死了。”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救援队队长马清义惋惜地说。

  记者看到这只大黑熊,嘴和后腿流着血,岩石上留有斑斑血迹,两条后腿皮毛都磨光了。现场的动保人员介绍,23日下午4点多,周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虎豹河护林检查站接到板房子林业派出所的电话说,在108国道1426公里处黑河东边的峭壁处有一只大黑熊。他们与民警立即赶到了现场,远远地看到一只大黑熊,于是他们通知了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当晚7点多,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的动保人员赶到了这里,看到远处大黑熊一动不动地卧在那里。“这只黑熊肯定患重病,或者受了重伤,要不然,它不可能卧在离公路不远的浅山。”动保人员分析道。由于山里天太黑,加之黑熊卧的地方又处在悬崖峭壁处,动保人员根本无法靠近,只能等到天亮才能实施救助。

  失血过多已无生机

  昨日天一亮,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副主任金学林带领马清义、白绪祥以及虎豹河护林保护站的王省保等人开始对黑熊实施救助。然而,黑熊已经不在原来的地方了。大家在周围进行搜寻,并根据岩石上的血迹,在150多米远的山脚下岩石边发现了黑熊。动保人员深知,黑熊的凶悍是有名的,而且黑熊也非常机灵,正常情况下人想靠近它连门儿都没有。但动保人员慢慢向这只黑熊靠近时,它却没有一点反应。“这只黑熊恐怕不行了。”动保人员快步来到黑熊的跟前,发现其腿、脸都是血。大家试图对其抢救,但已无法挽回黑熊生命了。

  “这是只母熊,年龄在4岁左右,按常规,它的体重应该在120公斤左右,而现在瘦得仅仅只有70公斤左右。”马清义抬起黑熊的右掌说,“这只黑熊的后掌患有严重的皮肤病。”记者看到,熊掌已经严重变色。“估计至少有两三月,这只黑熊都是跪着前行,不能依靠后腿站立。原本的爬树高手根本连树都上不了,树皮和橡树果也吃不到。最近山里大雪,食物严重匮乏,长期饥饿,加之双腿磨烂,常常摔伤,失血过多才死亡的。”动保人员初步分析。

  群众帮忙抬回黑熊尸体

  “只有将黑熊的尸体运回去解剖,才能对其死因做进一步分析。”随后,动保人员用绳将黑熊尸体捆实,准备运到道路上。脚下到处是乱石,四五个人用长棍抬着黑熊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有两位开车的小伙远远地看到此景,将车停在路边,下到沟底帮忙抬黑熊。大伙来到黑河岸边准备过桥,这座桥实际上就是在两块巨石上搭了10根木棍,宽度仅有80厘米,只能容一个人行走。帮忙的两位小伙还真行,抬起黑熊,直接上肩,一前一后,踩着湿滑的木棍桥向着河对岸走去,而下面就是湍急的河水,一旦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5分钟后,两人抬着黑熊顺利地过了桥。大伙又一块抬起黑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于上午10时50分将黑熊尸体抬到30多米高处的公路上。随后,众人将黑熊的尸体抬上车,运回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记者黄亚平 实习生王明明)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