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小岗村原党委书记沈浩:村民曾集体写挽留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2日18:00  中国改革杂志

  “两届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村民奔小康”。

  沈浩:仆倒在改革路上

  采写/《中国改革》记者 李 漠 贾存斗

  46岁的沈浩走了,这个噩耗,不啻于一声惊雷。小岗人惊呆了。随后,整个村庄,乃至凤阳县城的一些人士,就淹没在了悲痛之中。

  山水含悲

  11月8日,寒风中低回的哀乐,如泣如诉。

  安徽省委、省政府、凤阳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带着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沉痛悼念沈浩同志。请转达对沈浩同志亲属和小岗村村民的亲切慰问”,与大家一起为11月6日,不幸猝死的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送行。

  “两届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村民奔小康”,小岗村民流着泪敬送了这样的挽联。接踵而至的小岗人,一迈进灵堂,就已经泣不成声。

  “这6年,沈书记把心都掏给了小岗!他一直没日没夜地工作,连春节也都是忙到年三十中午才往家赶,初二、三就又回到村里!”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大声地哭诉:“为了小岗,他把90多岁的老母亲丢在家里,他上不能尽孝;他把上中学的女儿送回了祖籍,下不能对家庭尽责。是我们对不住他啊!”

  《小岗风云录》的作者,70多岁的温跃渊,长跪于灵前。

  在从灵堂到殡仪馆的路边,肃立着成千上万闻讯而来的群众。他们打出的“沈书记一路走好”、“沈浩同志永远和小岗在一起”等白底黑字的缎带,随风翻卷。

  瘫痪多年的大包干带头人严立昆,让家人把他抬进了殡仪馆,只为见沈浩最后一面。

  “沈浩,回家吧”,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他妻子的这一声恸哭,让许多在场者泪流满面。此时,他远在合肥家中90多岁的老母亲,更是悲痛欲绝。

  下午1点,六七百名小岗人,噙着泪水,静立风中。他们在等待书记的“归来”。当灵车缓缓驶过由他主持修建的村卫生院、敬老院、档案馆、大包干纪念馆后,来到了小岗村公墓。一拨拨赶来的村民,哭成一片泪人。严金昌老泪纵横:“没想到沈书记你真的永远留在了我们小岗!”

  六年坚守

  2004年2月,春节之后的小岗,还是北风呼啸。

  一条不足百字的消息,让依然贫困着的“中国改革第一村”躁动起来:省财政厅的沈浩,作为安徽省第二批优秀党员干部,被选派到小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外来人能脚踏实地为小岗工作吗”、“在以前的10年间,下派的干部有五六位,不都利用小岗村的名气镀完金就走人,他沈浩能例外”,严俊昌、严金昌等大包干带头人和村民,都对沈浩表示了怀疑。

  那时,沈浩面对的“中国改革第一村”,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用村民的话是“一穷、二散、三脏乱”,另外还有一个“难”。“穷”是因为村里没有工商业,村民收入依靠传统耕作和外出打工,2003年村人均纯收入仅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很多房子能透过天棚看见星星;村集体欠债3万毫无存款。“散”更是远近闻名,在这个家族内部、村民之间矛盾丛生的村庄,多年来始终无法选出“两委”班子。村民还随意乱搭乱建、乱倒垃圾。而这里的交通绝非一个“难”字了得,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七拐八绕且年久失修,凹凸不平的路面,经常刮蹭小轿车底盘,可谓进出两难。

  “一切为了村民,一切依靠村民;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创造硬道理”,在村民的怀疑、甚至是冷漠中,沈浩顶着寒风,开始一个月的摸底调查。他走遍108户村民家,从根儿上查找落后原因。随后,他确立了“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的“三步走”发展规划,带领村民开始实施。

  他首先改良品种,大规模推广已有一定基础的葡萄种植。继而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解决交通问题。为了节省外包需要的58万元资金,他带领村民自己修路。没经验的他竟用手捧水泥,到皮肤被烧烂都没吭一声。

  这让村民对他的态度,有了改变。

  同时,他上下活动,取得省、市多个部门的支持,投资300万元建造了占地20亩的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引进工业企业进驻小岗;带领小岗村十几名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和“大包干”的带头人,到大寨、南街等村考察学习,希望进一步开阔眼界,转变思想。

  2005年起,沈浩开始抓引进大学生创业的工作,吸引安徽科技学院3名大学生入村,着手发展双孢菇生产。

  “三步走”战略的实施,让小岗人看到了希望,更逐步得到了实惠。

  到200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了5000元,跨越了“大包干”后20多年没有跨越的“致富坎”。这一年,小岗村也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的行列。

  在沈浩即将结束下派荣归省城前夕,小岗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葡萄种植已达200多亩,亩均纯收入3000多元;龙虾养殖已初具规模,全村19户农民养殖龙虾100多亩,年收益30多万元;“大包干纪念馆”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与滁州通力集团、江苏长江润发集团等4家公司共同投资830万元,组建的小岗村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已先后办起了装饰材料厂、节能电器公司等工业企业。

  此外, 重建村小学、修建农民文化广场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开通村民家庭自来水、将村内友谊大道延长直通到双孢菇大棚基地。18公里长的小岗大道贯穿南北,小岗村与县城间减少20多公里的路程。最重要的是,这一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达6000元,比2003年增长了2倍。

  “沈书记不能走,小岗离不开你”,包括当年大包干带头人在内的98位小岗村民,在一封信上按了红手印:30年前小岗人集体按手印是为了“活命”,今天按手印是为了发展而“扣人”,他们强烈要求要再“扣”沈浩3年。

  挽留信被呈交到省委组织部后,相关领导征求了沈浩的意见,他又一次面临着重大的人生抉择。

  到小岗村前,正值成就事业黄金时段的沈浩可以选择留在省城,何况体弱多病的耄耋老母和年幼的女儿都需要他的照顾,不去小岗也在情理之中。而此时,在第一个三年战役中,他已大获全胜,完全可以高歌凯旋。

  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下。

  再次来到村民大会上,这位被小岗村民集体按红手印留下的书记为村民描述了小岗的美好前景: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以双孢菇和葡萄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以“大包干”纪念馆为平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农家乐旅游和生态旅游;着力办好小岗工业园,促进生产发展,实现劳动力的完全转移,让小岗人的生活更加富裕。

  思路决定出路,小岗的经济又有了长足发展。

  2008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60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9%;112户村民搬进了小区新房;小岗被国家旅游认定为4A级景区,19位村民办起家庭宾馆和农家乐餐馆,红色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8年9月30日,对小岗人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并对小岗的干部群众给予了厚望:“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把生产搞上去,把农村的文化生活搞丰富,把村庄的环境搞整洁,使得我们农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更好”。他还勉励沈浩,“群众对你的认可,就是对你的最大褒奖!”此后, 沈浩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中,用一位村民的话就是“他完全豁出去了,”直到2009年11月6日猝然倒下,距第二个三年届满仅差一个月。

  在他的办公桌上, 《小岗村近期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及完成时限表》详细地记录了他11月份的1 1项工作任务:两项重大投资项目启动;整治村容村貌,启动20套新区房建设;生态农业园土地整理;村敬老院工程等。

  即便到期, 他能否走还是个疑问,“国家政策再好,没有一个好领头人是不行的,沈浩同志正是小岗村的好领头人。请求省委组织部、财政厅把沈浩继续留在小岗村。”早在9月24日,小岗村183名群众已再次准备好按下红手印的挽留信。

  死得其所

  “沈浩很踏实,能吃苦,吃住在小岗,有时连续几个月不回家,与村民打成一片,小岗人欢迎他。他为小岗人办了不少实事也非常重要。”凤阳县委一位领导如此评价沈浩。

  与他的说法一致,许多村民认为“他是个能人,为我们找了很多钱、办了很多事”、“他人好,没架子,看得起我们”、“没有他,就没有小岗的今天”。

  6年前,沈浩穿着一件袖子上满是窟窿的羊毛衫来到小岗,当时村民马家献根本不能理解。后来,看他渴了随手抓起别人的剩茶就喝;走访困难家庭时, 根本不嫌弃脏乱,端起碗就吃,也就全明白了。这样,沈浩很快就融入到村民中。“他不仅为小岗的发展拼命,也不沾集体的便宜,还把困难户的生活挂在心间”,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说,“他冒雨动员住危房的徐庆山搬家,为病重的韩庆江修房,自掏腰包为韩德国买奶粉,关心大包干带头人遗孀的生活,连精神病他都管。一次,他看到村里的一个精神病人穿得很单很破,就把身上的西装脱下来给人家。”

  关友江所说的大包干带头人的遗孀,指的是毛凤英。“沈浩书记走访到我家发现我病得快不行了,赶紧送我到医院抢救,我才活到了今天”,这是老大娘经常说起的一句话。

  沈浩把小岗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即便有意见分歧,他和村民都当成了家务事、不记仇。大学生村官汪静静说,“沈浩性情耿直,在工作中难免发生争执,有时‘吵得脸红脖子粗’,但转过身他还玩儿命地为大家办事。”

  沈浩的“拼命三郎”精神,记者在今年1月9日的采访中就有所感受。

  当时,他给记者限定一小时时间,而采访竟被电话打断了五六次。每次,他都用眼睛的余光暗示记者继续提问,同时还与人谈话。这是因为采访的前一天,他在滁州签订了四个投资合作协议,9日清早赶回小岗接受采访,之后还要接待中央某部委以及安徽调研组的领导。严俊昌十分心疼地说,“古来忠孝两难全,在老母亲和小岗之间,沈浩选择了后者;在妻儿与小岗之间,他依然选择了后者;在都市和小岗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后者。他在小岗拼了3年又 3年,他太累了!”

  “ 从自发为沈浩送行的人数来看, 绝对是凤阳县历史上少有的。这本身不就是民意吗?这民意表明,从个人人生意义来说,他的累,值!他的死,也值!”凤阳县的一位官员感慨道:“有凤阳人对他发自肺腑的爱,他的人生意义还不足够吗?”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