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甘肃部分地方道路破坏长城墙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1日01: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兰州十二月十日电 (记者 刘薛梅) 一九八七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公路、铁路穿墙而过,更有一些乡村便道修在长城上。”甘肃省文物保护部门人员十日提出担忧,有些地方路路畅通,却是穿“城”而过。

  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在饱受风雨侵蚀、河水江水的冲毁、鼠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之后,残缺不全的部分屹立于今天,这笔宝贵的财富却惨遭后人的严重破坏。

  大型的基本建设公路、铁路的修建不乏穿墙(或壕堑)而过,村村通公路为取方便,削长城以阔路宽,一些群众为方便如放牧,不愿绕路,就近在墙体上挖开口子通过。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王先生说,穿越长城的路可以修,但长城保护意识不可缺失,修路可以架桥或地下修建,这种逐渐蚕食长城的作为,只会加快长城的消失。

  此外,平田整地,利用长城墙体做宅院墙、羊牛圈墙,牧羊人挖窑洞避雨等,也很普遍,个别还有在关堡内居住的现象。

  业内专家说,甘肃长城多为土筑结构,在经历千年的风雨侵蚀后,建筑结构发生变化,许多墙体已经酥碱、风化,人畜长年无意识的随意攀爬、踩踏,势必会加剧长城破坏的速度。

  长城从西向东横贯甘肃十一市州,三十多个县,目前已有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属自生自灭,处于无人看护的尴尬局面。第二次文物普查及相关专题调查结果资料显示,甘肃境内战国秦长城六百余千米,汉长城二千二百余千米,据今年刚刚结束的明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数据,甘肃境内现存明长城一千七百三十八点三千米。随着长城资源调查,预计明年年底,甘肃境内长城损毁的基本情况将有一个新的准确统计结果。完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破坏 长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