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3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经济工作和其他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本次专访部分摘要。
[赵承]今天是星期天,您没有到外地去考察,好像有点破例了。来之前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应对金融危机以来,您到外地考察的次数有36次,而且常常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我听说在您身边的工作人员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总是要提前地把行李打好,准备随您到外地去出差,已经形成一个惯例了。我想温总理的就是一趟趟的考察您肯定有很多的故事,请总理讲讲,还想请总理谈谈,这些考察对您的决策有什么样的帮助?
[温家宝]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我确实加快了工作的步伐,经常下到基层,已经走了20多个省(市、区)。我跟基层的同志讲,我说我要跑遍各地,直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最后胜利。我下到基层其实主要办三件事情:第一是传递信心;第二是了解情况;第三就是研究制定政策。
这里我可以讲一个实际情况,“风起于青萍之末”。2008年“两会”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我曾经就讲过,今年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国内国际不确定的因素多,因而决策困难。但是我不是个预言家,我没料到5月份会发生汶川特大地震,我也没料到紧随着而来的金融风波袭击了中国。其实在五一节我在宁波过的时候,已经看到企业开始出现了一些困难。
忙完抗震救灾工作以后,从6月底、7月初开始,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进行了密集的到外地的考察研究。7月上旬的一天,我在无锡参观一下纺织厂,其实你也知道,在纺织车间里,机器轰鸣,什么也听不到。出来的时候,我跟厂长讲,我说咱们到屋子里去谈一谈。我们几个人就坐在一间小屋里,厂长第一句话就跟我说,“温总理,你来访贫问苦了,你要听真实情况,还是要听一般情况?”我说我当然要听真话。
他就给我讲了企业碰到的各种困难。这些调查使我已经清楚地感到:国际金融危机的风波首先波及到沿海发达地区,首先影响到外向型企业。年中我们在分析经济形势,确定下半年的经济工作的时候,已经改变了我们原来确定的方针。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我们开始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利息,提高出口退税率。
以致后来到11月4号,正式出台应对危机、扩大内需的十项举措。其实这都是通过调研并精心论证研究的结果。现在看来,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出手还是快的,而且各项政策措施的力度也比较大,工作抓得扎实。以致后来通过不断地完善这些政策措施,形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大部分都是从基层得来的。
现在恐怕很少人认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就是4万亿投资了,其实我们一揽子计划是一个完整的计划,是一个统筹兼顾,就是兼顾当前和长远,应用市场和两只手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案。
这个方案大体分四个方面:一是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包括结构性的减税;二是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制定;三是大力度的科技支撑;四是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统一体,构成了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完整的方案。
[赵承]其实在刚才您谈到您下去考察的一些情况,当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您提的一句话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时间赛跑,跑过金融危机的影响。当时我们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得非常快。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当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我们就把一揽子政策计划出台了。
[温家宝]我没有进行过统计,但是你讲的确实是事实。如果我们查一查那一段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几乎是每一周都是在出台新的政策,这些政策围绕着扩大内需、应对危机。比如家电下乡,后来发展到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后又制定了1.6排升以下的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然后又实行了家电、摩托车、汽车以旧换新的政策。我只举一个例子,我们加大了对农民的农机补贴,由2008年的不到40个亿增加到140个亿。所以这些政策都立竿见影,有力地扩大了内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