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者称此次所发现曹操墓认定证据充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0日13: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30日电(张中江)“曹操墓被发现”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发轩然大波,数位学者表示支持这个结论的证据还不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梅田表示,此次发现的是曹操墓没有问题,证据很充分。

  李梅田30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相关文字、出土文物等情况来看,此次河南安阳的大墓是曹操墓没有问题,证据很充分。

  李梅田表示,可能有关方面还有些材料没有公布,但从目前的材料看,得出曹操墓的结论还是比较可靠的。

  对于有人质疑“未发现墓志”,李梅田介绍说,汉代一般是在地面上设置墓碑。曹操所在的年代,正是从墓碑到墓志的转变阶段,所以应该没有墓碑,墓志也可能不太流行。

  “曹操墓被发现”的消息发布后,数位学者曾发出质疑的声音。对于这些质疑者,李梅田表示,这些人不是考古方面的专家,不太了解考古过程。事实上,在发掘过程中,从头到尾都有文字、摄像等在记录,在专业人员面前,文物是否有造假痕迹很容易区分。

  李梅田还从专业角度撰文,对围绕“曹操墓”的质疑进行了厘清,本网摘选编文章如下。

  在李梅田看来,至少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普通网友,还是所谓的专家学者,还真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质疑。关于这座墓的质疑,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曹操墓有“七十二疑冢说”,谁能保证这不是一座疑冢?二是怀疑文字石牌等证据并非出自这座墓里;三是“即使出土证据是真的,也不能说明问题”。

  李梅田文章称,所谓“七十二疑冢”之说,主要是民间传说或古代文人的演绎,从不见于正史所载。比如南宋时期就有文人以疑冢指责曹操:“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疑冢之说,本来就是道听途说的东西,现在却被某些学者拿来作为质疑曹操墓的证据,按照他们的逻辑,既然曹操有七十二疑冢,为什么这座不是疑冢之一呢?这类学者难道不知道学术研究是要懂得材料的取舍的吗?

  某政法大学从事先秦两汉文化研究的专家、博士生导师怀疑文字石牌等证据并非出自墓里,因为据他所知,“文字石牌,除了‘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文字外,其他的石牌上还有‘黄豆二升’、‘刀尺一……(那个字看不清楚)’等等,更是仓库里的说明牌,而不是墓葬所用……汉代墓葬很少有发掘出类似物品的”。这位专家大概不知道中国古代墓葬中有随葬遣册、赗方之风,在汉代尤为盛行,就是木、竹作成的随葬物品清单,上面书写着物品的名称及数量,如江苏汉墓出土的“尹湾汉简”上就有“刀二枚”、“笔二枚”、“管及衣各一”等字样,它们显然不是“仓库里的说明牌”。与这次发现的文字石牌唯一不同的是,它所用的材料是木块而不是石块。难道这位研究汉魏石刻的专家除了石刻外,真的没听说过其它质料的材料吗?这可真的“非常搞笑”。

  某位专栏作家兼历史学者说,“哪怕(出土遗物)是真的,也不能说明问题”。这个说法简直是在耍赖了。他的理由是即使发现了有铭文的遗物,但“没有墓志铭”也不能确定是曹操墓,难道非得发现一件“魏武帝之陵”的石刻才能证明这是曹操墓?这位历史学者也许不知道,在曹操的时代,中国还没有出现埋在墓室内的墓志铭,而一般采用的是竖立在地面的墓碑,也就是说曹操墓里是不可能发现墓志铭的。此外,曹操开始的曹魏西晋数百年间,统治阶层一直倡导“薄葬”,即在地面上不植树,不立封土、墓碑,不埋藏金银珠宝。所以,曹操墓不但没有墓志铭是正常的,没有墓碑也是非常合理的。

  中国历史时期的墓葬中发现墓志铭(或墓碑)的微乎其微,原因是大部分墓葬都遭到盗扰,导致墓志铭或墓碑被毁或与墓葬分离,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对判断墓主身份束手无策,墓葬中的其它文字材料以及正史所载的地望、与城市或其它墓葬的相对方位与距离、墓葬的结构和随葬品的等级等,都是我们判断墓主身份的方法。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