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石油将建三道装置堵截泄漏柴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6日02:42  21世纪经济报道

  1月5日,陕西柴油泄漏事件应急处置仍在继续,把污染堵截在三门峡市成为陕西柴油泄漏国务院工作组重点。

  当日下午,国务院联合工作组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此次泄漏柴油总量约150吨,经过有效拦截,只有少部分柴油进入了渭河和黄河。有关部门和专家正在计算进入渭河和黄河的具体柴油数量。

  2009年12月30日凌晨,位于陕西渭南市的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试运行过程发现柴油泄漏。漏油随后流入渭河,并有部分流入黄河三门峡市境内。

  事发后,中石油公布“柴油共泄漏100立方米,事故原因为第三方施工”。

  但漏油发生地渭南市委宣传部杨部长称,现在无法确定是否第三方施工所致,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陕西媒体报道,接到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陕西省环保厅以及环保部应急通报后,河南省于1月3日启动污染应急预案,位于黄河上游三门峡市也下发了紧急通知,要求沿黄各县(市、区)、乡镇、行政村和相关企业立即停止饮用黄河水。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获悉,尽管三门峡大坝已采取了落闸措施,但油污一度还是流过大坝。

  “昨晚连夜举行的国务院工作组会议作出了处置决议”,河南省环保厅的官员告诉本报记者。至于事故责任问题,他表示,仍在调查中。

  1月4日晚,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任组长,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水利部、中石油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联合组成的陕西柴油泄漏污染事件国务院联合工作组在河南三门峡召开了协调会部署处置。

  “中石油的三门峡考验”

  与以往企业在发生污染事故后必被首先追究责任,此次公开场合国务院联合工作组并未对中石油斥责。

  而且在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称目前中石油和陕西河南省政府前期处置基本有效,柴油泄漏的污染基本控制在三门峡境内,小浪底水库并未受到明显影响。通过采取工程措施,三门峡水库石油类物质浓度已经恢复到地表水Ⅳ类到Ⅴ类水平。

  但根据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Ⅳ类石油类物质总量不得超过0.5mg/L,而地表Ⅴ类水中,石油类物质总量不得超过1.0mg/L。这就意味着,三门峡水库石油类物质含量为0.5mg/L到1.0mg/L之间。仍然不低。

  中石油还必须承担责任,国务院联合工作组要求,中石油继续加强渭河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入黄河的渭河水石油类浓度控制在事故泄漏前的准备。中石油和三门峡市政府确保三门峡水库库区拦油坝继续发挥作用,尽量消除污染。而中石油的吸油船立即投入作业,对库区内未结冰的区域进行处置;中石油立即着手在三门峡大坝下,小浪底大坝上建设三道拦截装置。

  此外,黄河水利委员会做好黄河水小流量放水发电方案,监测组做好放水发电监测方案,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做好调整方案。

  而受影响最大的河南省政府及时督促沿黄各市做好应急预案,落实防控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污染处置面临挑战

  污染事故处置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导张晓健说:“下一阶段,水体处置的主要目标是,在前期处置成果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努力把污染物基本消除在水体进入小浪底水库以前。”

  张晓健也是5天前成立的环保部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立即是为防范饮用水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突发环境事件。“很快就派上用场”,环保部一位主管环境应急的官员说。

  中石油将在三门峡水库以下、小浪底水库以上区域新建三道拦截装置,其中一道是对柴油具备很好吸附作用的活性炭装置。专家称,三门峡水库现蓄水约3亿立方米,小浪底水库现蓄水约31亿立方米。

  张晓健说:“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三门峡水库中柴油向大气挥发,但是也存在不利条件,比如,近日低温导致三门峡水库部分水面结冰。”

  张晓健说:“万一有小量污染物进入小浪底水库及其下游黄河水体,通过我们及沿黄各部门采取的综合措施和制订的应急方案,完全有信心确保沿黄城乡居民饮水安全。”

  张晓健说,最近一两天寒流来袭,三门峡水库部分地方结冰,几个拦油带只能铺在冰块上,无法吸附更多漂浮的油花,给柴油污染的处理带来一些困难,“好在水面上游,浮油都已经去掉了,因此进入河南境内油很少”。

  张介绍,因为在三门峡市并不以黄河水为饮用水源地,河南最近的饮用水源地是小浪底水库以下,即郑州以下,而河南各沿黄的4个城市都有调蓄水库,这些调蓄水库实际上是沉沙池,因为黄河水泥沙含量比较高,无法直接进自来水厂,而且沉沙池中河水的停留时间都很长,比如郑州50、60年代设计的时候,河水是要在沉沙池里停留1个月时间,现在虽然城市供水量太大,也要至少停留10到15天时间。

  而且柴油污染主要是生态影响,不是毒性物质,因而石油类总量的要求对于饮用水的标准甚至要比地表水三类水的标准宽松。

  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地表水的Ⅲ类水中石油类总量应低于0.05mg/L,而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石油类(总量)应低于0.3mg/L 。

  张介绍,因为三门峡距离柴油泄漏事发地有些距离,两地的污染处理方法并不一样。“渭南是刚泄漏出来的柴油,浓度很高,包括水面的油花、浮油,当时设置隔油带是效果很明显的。到了三门峡已经看不到浮油,而且浓度也下来了,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监测,通过一些工程措施来降低浓度。

  对于三门峡处理柴油污染专家来说,还有一个挑战,石油类的物质很难测量,“油是一股一股的,取样的时候取到油花的区域,石油类含量的数字就会提高,取样没有包含油花,含量数字就会下降。而且同一个取样点上一秒和下一秒的结果很可能不一样,还有水体不同断面的取样监测,各个单位现在并不统一,目前正在协调。“现在主要采用多次数据。”

  同济大学教授、水工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高乃云说,石油烃中芳香烃毒性较大,通过水产品进入人体,是人类致癌原因之一。石油类污染对水质和水生生物有相当大的危害。漂浮在水面上的油类可迅速扩散,形成油膜,阻碍水面与空气接触,使水中溶解氧减少,使水体发臭。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漏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