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驰援汶川救援功臣队夜奔海地

  

中国驰援汶川救援功臣队夜奔海地
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奔赴海地
中国驰援汶川救援功臣队夜奔海地

  ·从地震发生到出征仅8小时·海地目前暂无川籍维和官兵·全球10余国承诺救援海地

  由地震应急抢险、医疗救护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13日20时30分从首都国际机场启程飞赴海地,支援海地抢险救灾。另据报道,中国红十字总会决定向海地提供100万美元的国际人道主义紧急援款。

  3个分队十余吨搜救设备

  这支救援任务由搜索营救、医疗救

  助及后勤保障3个分队组成。据救援队副总队长兼医疗队队长侯世科介绍,这支队伍中大部分队员多次参与国内外救援任务,有着丰富的救援经验。虽然出发时间紧,人员、设备数量受限,但相信这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能顺利完成任务。

  此次救援队携带了十余吨的搜救设备,上百种救援器械,包括搜索、营救、医疗救助、通讯保障等设备。由武警总医院15名医生组成的医疗分队将在灾区展开一个小型流动医院。

  带搜救犬曾参与汶川救援

  此外,救援队还携带了3只训练有素的搜救犬,他们曾在汶川大地震中执行过救援任务。队员张雪梅告诉记者,尽管她是妇产科B超室的医生,但一旦到了灾区,她不仅要进行常规的妇科处理,还要参与急救、包扎、止血,甚至搬运物资。“我们所有人都经过专业训练,在救援中常常需要打破科室界限,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胜任各种急救任务。”她说。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在仪式上说,这支救援队伍是有着多次国内外救援经验的队伍,刚接受了联合国测评,成为国际上第12支、亚洲第2支重型国际救援队,相信这支队伍能够代表中国人民对海地人民的情谊,发挥艰苦奋斗、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为灾区人民做出新的贡献。

  幸运

  接到国家地震救援队的通知

  成都志愿者陈岩随时待命

  本报讯(记者姚长寿)“我昨天就接到了国家地震救援队的通知,要求随时待命去海地进行救援。现在50名国家救援队队员已奔赴海地,至于我好久去,明天上午就有结果了。”昨日下午,60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海地震区。汶川地震中救人最多的志愿者陈岩也接到国家地震救援

  队的通知,但暂没有成行。陈岩说,他现在依然处于随时待命状态,今日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的搜救队将向陈岩确定赴海地的具体事宜。

  “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队领导王志秋带队,队员都在汶川地震中参与了救援,有丰富的救援经验。这次去海地,救援队带了食物、搜救设

  备和医疗物资、搜救犬。”被誉为“国家地震救援队的编外人员”陈岩说,接到国家救援队通知后,他很快就准备好了一切个人装备。“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已经联系过了,他们那边可能要组织搜救队赴海地参加搜救工作,最终结果在明天上午就有了。”

  特写

  中国国际救援队8小时闪电集结

  “搜救分队,再次清点设备清单!”

  “清点完毕!”

  “医疗分队,医疗器械清点数量!”

  “清点完毕!”

  13日20时15分,两名身着橘红色救援服、头戴红黄色相间头盔的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扛着国旗和队旗率先登上飞赴海地地震灾区的专机。瑟瑟寒风中,积雪覆盖的首都机场南停机坪跃动起一团团橘红色“火焰”。

  表情沉稳、目光坚毅,每位救援队员脸上都写满身经百战的自信和镇定,随身行囊里准备好了各种专业工具:工具箱、雨靴、导航仪

  ……。

  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北京时间13日晨)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震惊世界,中国政府迅速组派中国国际救援队奔赴地震灾区救援。从13日12时30分接到紧急出征命令,到20时30分飞机启程,短短几小时的准备工作紧张有序:启动应急预案,选拔人员,准备救援物资,清点个人装备器材,随时待命

  出发。据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刘向阳介绍,救援队包括救援队员25人,医疗队员15人,地震局专家、官员和协调人员共10人,此外还有媒体记者和相关人员10余人。由武警总医院医生组成的医疗分队将在灾区展开一个小型流动医院。

  此次救援队中的四名“队花”是来自武警总医院妇产科、普外科及门诊的医生。在温柔如水的外表下,跳动着坚强勇敢的心。“我们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和多次大型救援演练,见过最艰难、最惨烈的救援场面,有充分的救助准备和心理准备。”曹力说。

  “注意安全!”“多保重!”“早日凯旋!”……20时30分,在送别者的叮咛和注视目光中,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闪着亮光腾空而起直冲苍穹。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中国日报》

  幸事

  全球10余国救援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遭遇里氏7.3级强烈地震和多起余震,促使国际社会当天作出承诺,以紧急援助方式帮助海地渡过难关。

  美国法新社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已紧急派遣一支救援队前往海地参与搜救工作。这支救援队由72名搜救人员和6只搜救犬组成,随队携带48吨救援设备。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为海地遭遇地震的民众祈祷。我们密切关注灾情,随时准备援助海地。”

  法国法国外交部长贝尔纳·库什内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与海地站在一起”,外交部危机应急中心已开始工作,“立即动员救援物资紧急送往海地首都太子港”。

  加拿大加拿大外交部长劳伦斯·坎农说,加拿大政府官员“眼下正与海地人道主义援助组织联系,确认当地民众急需哪些援助”。

  多米尼加多米尼加政府12日晚紧急派出一架空军专机,运送20名救援人员以及相关设备前往海地。

  世行世界银行13日表示准备派遣一支灾情评估团队前往海地。世行还说,准备动员一批救援物资紧急送往海地。

  曾赴海地维和四川警察:

  愿去海地救援

  昨日下午6点15分,身在成都的3位曾赴海地维和警察自发地聚在了一起。“我们白天已经互相打了很多电话,现在正商量着对策。”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民警胥志声音很焦虑,他告诉记者,他们聚会的目的除了商量对策,设法与海地联系外,还包括准备发动捐款、希望能去海地参与救援等。

  3位身在成都的维和警察分别是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民警胥志,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民警赵晓洪,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民警李文德。“虽然从海地回国已经一年多,但首都太子港发生的一切依然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们的神经。”说起从网上看到的海地灾情,3个人都很难过。

  “海地人民非常淳朴善良,但当地政府的救援条件有限。”胥志说,在太子港的一年多,他们和当地的人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本报记者钟蓉

  点评

  海地不“孤”

  海地积贫积弱,长年社会动荡,基础设施落后,行政资源匮乏。更要命处在于,海地粮食八成靠进口或外援,但凡遭遇重大灾害即成“孤岛”。“孤岛”,兼有地理和经济意味,几无自救能力,国际援助成“生命线”。所幸虽余震犹在,全球联合救援行动已相继展开,救灾行动之迅速令人惊叹、欣慰。

  震后不久,印有联合国标记的车辆和维和人员就出现在救灾现场,多个国家装载救援人员和物资的飞机已经前往海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以及国际机构已在安排、布置救援赈灾事宜。自然灾害是人类之痛,治痛之中愈显人性亮色。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诗中所说,处于人类之中,“没有人是座孤岛”。十个国家,包括中国,对这场地震的国际关注度得以充分放大。多个国家当天宣布向海地调遣人力物力。拯救“孤岛”,刻不容缓。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海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