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古专家呼吁加强宣传文物保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5日07:39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记者滕兴才 实习生缪媛)近半个月来,在“曹魏高陵”的光环下,考古学一时成了热点。今天上午举行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2009年公共考古论坛”现场十分火爆,“很少坐满”的考古所会议室今天挤进了专家、考古爱好者和数十家媒体记者等共一百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说:“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远远超出我们考古工作者的想象。”

  王巍同时表示,河南安阳西高穴墓葬是不是曹操墓这个问题之所以这么难判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该墓多次被盗,发掘研究难度大,“如果各方面文物保护工作做得更好,(这个问题)打开墓室就一目了然了。”

  新石器考古界知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赵春青也说:“每天都有很多的墓葬遗址遭到破坏,这是考古学家们最忧心却又无可奈何的事。”

  赵春青告诉记者,人们对考古有着空前的兴趣,这是好事,但是大部分人感兴趣的只是这到底是谁的墓,能出土一些什么物件。他表示,事实上考古挖掘的不是墓,不是什么物件,而是文物背后的背景关系网。他表示,在人们因为“曹操墓”而关注考古时,媒体应该更好地向人们传播文物保护的观念。

  在赵春青看来,文物的背景关系网支撑着文物的意义。“文物是在哪里出土的,摆放位置如何,在当时是作何用处的,这些支撑着文物的意义,脱离了这些,它就变成了一个物件。”他认为,考古学家与盗墓贼、文物收藏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只是探囊取物,把文物卖了或者关到家里欣赏,而考古学家首先注意被取文物的关系网。

  “盗墓者和文物贩子只知道文物的商品价值,不知道文物的背景关系网,不知道文物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多么重要。”他痛心地说。

  “盗墓贼利益熏心,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执法不力,让我们感到力不从心——考古学家们又不能手持着枪去保卫古墓。”赵春青说,执法不力只是一方面,更可怕的是对历史文化遗址的无视。

  他告诉记者,一些基本建设也会构成大规模的破坏,尤其是一些市级工程的开发建设。“等到考古学家们赶过去一看,全毁了,满目疮痍,但是找谁谁都不管,‘你们不能当基本建设的绊脚石!’这是非常大的无奈。”

  另一方面,赵春青认为,虽然考古从业人员的队伍是在不断壮大,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当前对文物保护的需求,同时个别的考古门类也在渐渐退化。“比如北京大学的民族考古学,后来课都停了,考古所过去有专门研究瓷器的知名专家,后来也渐渐退了,”他说,“虽然总体来讲没有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但是少数门类确实在倒退。”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曹操墓葬被发现

更多关于 考古 曹操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