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驻海地维和队员汪雪艳:震后2小时我们救出5个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9日10:06  新华网

  新华社太子港1月18日电(记者 王沛)“地震发生时,我刚刚从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总部大楼出来,距坍塌现场不到200米,”中国驻海地维和警队队员汪雪艳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对6天前的那场里氏7.3级地震仍记忆犹新。

  就在那个时刻,正在会晤的8名中方人员与联海团团长、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赫迪·安纳比被坍塌的总部大楼掩埋。4天后,他们的遗体被找到。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我坐在车上,先晃了3次,第1次、第2次不是很厉害,我以为是坐在车后座的乌拉圭籍同事在乱动,第3次以后就变成毫无规律的晃动,是一种失控性的晃动,整个山摇地动,”汪雪艳对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

  “地震时我感觉只有20多秒。20秒之后,周围全是掉下来的灰尘,整个是在尘土弥漫之中。周围都是惊慌失措尖叫的人,停车场里的车也被震得横七竖八。”汪雪艳边说边掏出她随身的相机,给记者看她当时在现场抢拍的图片。

  当时的她,正在联海团第八停车场出口处,离联海团总部大楼不到200米。

  “现在是需要我们救人的时候了。”地震刚刚过去,汪雪艳与加拿大籍同事马丁便四处寻找工具,准备回到联海团大楼营救被困同事。这时,他们从一名海地青年口中得知,停车场附近一座楼房坍塌,里面住了很多联合国工作人员。

  “楼塌了,我们需要更多人手。当时我就开始喊人,喊了很多人,都没有跟我们走。”因为担心再次地震,汪雪艳的号召没有得到响应。“实在喊不到人了,就剩我和马丁两个。”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汪雪艳义无反顾地赶到坍塌现场。

  “坍塌的房子原来应该有三层至四层,整个上面都塌了,下面一层还在。”汪雪艳和她的同事就是从这栋房子里救出了5名被困民众。

  一层有两人分别被砸伤了小腿和腹部,汪雪艳用最短的时间将两人从坍塌现场转移到周围较为安全的空旷地带。这时,他们听到二层的呼救声。“我们听到很多人的求救声,有男有女。”

  “现场正好有两个很长的梯子,当时我们就把梯子架上去了。”汪雪艳没有耽搁,迅速开始对二层坍塌现场实施救援。“我爬上去以后才发现,上面被堵住了。里面的衣柜和很多的砖瓦把出口给堵住了。”

  紧急情况下,汪雪艳头脑冷静,迅速回到第八停车场寻找救援工具。

  “拿到简单的工具,我们整整挖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天黑透了。我们一边打手电,一边扶梯子,一边还要防着余震。”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汪雪艳仍觉得救援难度很大。“当时怎么能不怕?!那个时候还余震了两次,房屋随时可能再次坍塌。”尽管如此,汪雪艳和她的同事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并加快了速度。

  “我们在赶时间,我一直在喊‘快点,快点’!”

  终于,在一个多小时后,他们在碎石瓦砾上打开了一个小口子,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孩首先钻了出来。随后,另外一男一女也被成功救出。

  “当时顾不上危险,地震过后救人是有黄金时间的,再晚了就没办法救人了。”回忆当时情景,汪雪艳承认她后怕过,但是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维和警员的身份。

  “我们是作为维和警察来到这里,在危难的时候去帮助人、去救护人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汪雪艳这样告诉记者。

  2009年9月,汪雪艳进入海地开展维和工作。中国驻海地维和警队队员与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不同,警队队员被安插到联海团各个不同的部门,同事几乎全为外国籍。

  汪雪艳所在的部门在联海团大楼地下一层。1月12日,汪雪艳较平时提早10多分钟离开联海团大楼,与死神擦肩而过。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海地 维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