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西省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综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9日12:14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经济日报

  编者按:山西是我国扶贫任务较重的一个省份,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九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扶贫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开展的移民扶贫实践,开创了全国扶贫之先例,不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为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随着扶贫形势的不断变化,我省又及时开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雨露计划等一系列新的扶贫举措,这些因地制宜、富有针对性的措施,极大地加快了我省的扶贫步伐。今年是《纲要》实施的第十个年头,完成剩余1774村的整村推进,将是我省扶贫工作的又一精彩点睛之笔。

  “搬出大山后,我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过去住在山上时,辛辛苦苦干一年也挣不下几个钱,下山时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一把吹风机。再看现在,自己搞了一个塑料大棚,一年能收入8千多元,再加上养牛养猪,一年怎么也收入两万多元。家里有钱了,彩电、冰柜、洗衣机也都全了,日子越过越幸福。”阳高县兴苑村村民王兰财说起扶贫搬迁,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九年来,我省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本着脱贫,一个都不能少的指导思想,采取了移民扶贫、产业扶贫、整村推进、雨露计划等多种措施,扶贫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移民扶贫:走出大山奔富路

  我省有50多万贫困人口生活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深山沟岔中,由于山高沟深,资源匮乏,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多年来一直饱受贫困的煎熬。广灵县原扶贫办主任薛汉龙告诉记者,贫困造成了 “五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媳妇难、吃水难、行路难。由于“五难”问题,又导致文盲多、失学儿童多、残疾呆傻孩子多、换亲多、光棍多的“五多”现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贫困,2003年起省政府连续5年将每年移民5万人作为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之一,集中力量扎实推进。为了实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我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将移民补助标准由最初的人均1000元提高到了4200元。同时帮助移民解决生产用地,开展技能培训,发展后续产业。从1996年至今,全省累计投入移民扶贫补助资金14.15亿元,新建移民新村793个,让46.82万人从深山沟岔中走了出来,并逐步摆脱贫困。

  阳高县王官屯镇兴苑村赵国年一家四口人,在山里时挤在两间土窑洞里。下山后,家里养了三头奶牛、40多头猪,一年收入3万多元。如今一儿一女都上了寄宿制学校,家里盖了四间漂亮的大瓦房,房间里设有客厅、厨房和卫生间,日子过得很幸福。

  整村推进:项目带动大家富

  我省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共有57个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35个、省定贫困县22个,集中分布在吕梁山黄土残垣沟壑区、太行山区和北部高寒冷凉区。随着扶贫攻坚的不断推进,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整县贫困的“大集中、小分散”,变成了主要集中在贫困乡和贫困村的“小集中、大分散”。面对新的情况,我省及时调整扶贫方式,从2004年起,着重把贫困村作为基本单元,实施“整村推进”工程。

  在“整村推进”过程中,我省采取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地方职责、强化部门合作、推动片区开发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至2009年,全省共投入了财政扶贫资金12.75亿元,扶持了贫困村4301个。

  闻喜县后宫乡三河口村共分5个自然村,510口人,2700亩耕地,村内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很差,是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纯农业山村。多年来,种植小麦、玉米,散养牛、羊是村民们收入的主要渠道,村民收入一直徘徊在贫困线以下。实施“整村推进”后,该村将蔬菜作为脱贫项目,投入110余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1.7公里,建防渗渠道3000余米,建小型提水高灌工程3处,为种植蔬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去年该村种了400多亩西红柿,一亩有近一万元的收入,全村总收入超过400万元。

  产业扶贫:龙头带动增收入

  大同市绿苑饮品有限公司是当地的一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公司董事长任富告诉记者,2007年公司被列入扶贫“两区”开发项目,政府在立项、启动资金、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巨大的支持。但是,公司的发展也对当地贫困农民,特别是山里搬出来的移民脱贫起到了有力的带动作用。现在,公司里有70多名从山里搬出来的农民工,每月工资1100元,还不包括“三险”在内。另外,公司还收购农民的西红柿、杏等产品加工果蔬汁,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以杏为例,农民一亩杏就能收入3000元,一家种植三亩杏,一年收入就将近一万元。

  从2003年起,我省开始实施产业扶贫,在贫困地区选出120个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支持,帮助其发展壮大,通过龙头企业联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初步统计,我省第一批14个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共带动了5.58万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年人均增收达到685元。如今,一大批带动能力强,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在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省59个贫困县中,有4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三年增幅达到10%以上。截至目前,全省受益于扶贫龙头企业的农户超过14万户,40多万农民从产业化扶贫中实现增收。

  今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的第十个年头,我省还有1774个贫困村需要“整村推进”,为了让贫困人口早日过上好日子,我省将继续坚持,“脱贫,一个都不能少”的指导思想,谱写扶贫攻坚新篇章。本报首席记者 魏贵富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