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国宇翔):海地当地时间19日,已经是地震后的第七天,虽然目前早已过了地震搜救的72小时黄金时间,但中国国际救援队仍然继续在地震的重灾区进行着搜救工作。就相关的搜救工作,中国国际救援队副队长王志秋接受了本网记者专访。
目前,地震后已经过了将近170小时,但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小分队仍然没有放弃希望,继续赶赴海地太子港受灾最严重的家乐福地区展开搜救工作。王志秋说:“今天已经是灾后的第7天了,搜索出幸存者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但是我们绝不放弃。今天我们来到家乐福地区的一个汽车修理厂。还有一个超市,这两个废墟中据当地人说,在汽车修理厂里面当时有10个人被埋,另外一个地方有7个人,所以我们到这个地方进行搜索,主要是努力找找看看有没有生命迹象。”
搜救队在长达数小时的搜救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搜救方式,同时动用了先进的设备装置对救援地点进行了地毯式搜索。王志秋说:“今天我们主要采取了四种搜索手段,首先是人去喊一喊,听一听,看看有没有明确的声音。如果没有的话,我们第二个救使用搜救犬进行全面的搜索,搜救犬上去以后如果没有发现(生命迹象),我们就用‘蛇眼’生命探测仪,‘蛇眼’生命探测仪可以看到废墟底下,看看里面的情况;最后,再用声波振动探测仪,对这两个废墟进行了详细的搜索。经过仔细的搜索,我们确实很难发现任何生命迹象。(但是我们会继续努力),即使有最微弱、最微弱的生命迹象我们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它找出来。”
但是目前在海地的搜救工作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大,王志秋说,主要是信息源太少,另外秩序也很混乱。
王志秋表示:“搜救过程中难度是越来越大了,首先就是信息源比较少,可能语言也不通。当地老百姓也提供不出来更加明确的信息。比如说如果有老百姓告诉我们他听到哪里有活的人那是最好的,但是现在没有。同时,围观的人特别多,在任何一个地方搜索秩序都非常非常混乱,这些对于我们搜索生命迹象来说都是最大的干扰。难度非常大。”
此外,由于饮用水、食品、药品等灾区救援物资分发渠道并不顺长,许多救援物资虽然抵达海地,但并未完全发送到老百姓的手中。许多灾民见到我们搜救队员时,总会围上来索要饮用水和食品,他们中间也可能夹杂着一些不法之徒,这也给我们搜救队队员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王志秋说:“安全因素非常严峻,灾民乞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他们围观等等,骚动很大。我觉得对我们的搜索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也给我们防暴队员的防卫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而有了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的贴身武装护卫,这也为搜救队的搜救工作进行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王志秋说:“我对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保护工作非常非常满意。没有他们的保护防卫,就可以这么说我们整个的搜救过程就难以开展。有了他们在旁边给我们护卫,我们更加放心、也更加大胆地开展我们的搜索救援工作,心里就有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