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交部网站刊文追忆中国维和警官李晓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0日17:0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0日电 8位中国维和警察遗体送别仪式今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胡锦涛等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常委到现场,与英雄作最后的告别。中国外交部网站今日刊发外交部美大司刘洋的文章,深情追忆“开朗、乐观、豪爽、细心”的维和警官李晓明,并细腻描述了对李晓明五点印象,感人至深。

  文章全文如下:

  谁是最可爱的人——悼念我所认识的中国维和警官李晓明

  外交部美大司 刘 洋

  一、谁是最可爱的人

  50多年前,魏巍先生写过一篇家喻户晓的时代华章《谁是最可爱的人》。说实话,由于未曾经历战争年代,我在学生时期(80年代末)读这篇文章时并不能真正感受其中饱含的深沉情感。而今,当我近距离同中国维和警官接触时,我真正感受到了当今社会“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与魏先生的两篇文章时代背景不同,彼文讴歌的是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本文则是慨叹当代中国海外维和部队;魏先生塑造了一个群体,而我只能刻画我认识个体的一个侧面。然而两篇文章的主旨是相同的,同样赞颂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

  李晓明曾于2001年作为中国维和警察赴东帝汶维护当地社会治安,随后十年里一直负责管理中国海外维和工作,可谓中国维和警察奠基者之一。李晓明和其他中国维和警察的这种维护和平正义的国际主义精神与50年多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和平救助精神遥相辉映,可谓掷地有声,令人荡气回肠。特别是在英雄气短、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歌颂英雄人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生活在一个缺少英雄因而特别需要英雄的年代!

  二、海地伤心地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我不是英雄,所以英雄之死,更令我泣泪难当。尤其是他还那么年轻,才35岁,还有很多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在我与晓明短暂相处的一年里,晓明总是那么乐观,他一定也希望我们继续乐观下去。因此在确认晓明罹难以前,我一直在为熟悉他的朋友们打气,我相信晓明身体这么好,身手这么快,心地这么善良,一定能挺过来。但经过苦苦四天的等待,最终确认晓明真地离开我们时,我感情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七尺男儿大哭不止。我对一位新加坡的同学说:“My god, Xiaoming has left us. I am a non-religion believer, but now I need a religion badly to work out miracles. Life is so cruel and unfair。(编者译:天哪,晓明离开了我们!我是无神论者,然而此刻多么需要一种能创造奇迹的宗教。生活是如此残酷和不公呵。)”

  三、追忆晓明

  命运的安排,我与晓明于2008年9月一同考取英国“志奋领”奖学金,赴英国华威大学攻读国际关系硕士专业。晓明是公安部国际合作司警官,而我在外交部工作,因此我们一见如故,特别有共同语言。我们还特意将宿舍调到一起,一年来朝夕相处,无所不谈,情同手足。晓明给我的印象是非常开朗、乐观、豪爽、细心,典型的中国军人形象。我对晓明的感触太多,因为篇幅所限,只归纳以下五点印象。

  印象一:刻苦学习,执着追求。

  俗语说“男人三十不学艺”,我们俩留学时都已年过30,因此晓明非常珍视此次留学机会。他很谦虚,总是慨叹读本科时没有扎下心来学习,希望借留学机会“弥补遗憾”(但实际上我发现晓明英文功底非常好,学识也很渊博)。因此,晓明每天加倍努力,终日泡在图书馆里。我和同学们总是笑称他“给我们很多压力”,但实际上,他经常以他的热心与乐观给我们以莫大的鼓励和勇气。晓明生活很有规律,常年坚持锻炼,典型的军人作风。我总觉得他在为将来的事业和生活准备着什么,执着地追求着什么。但没曾想,他却这么早地离开了我们。

  印象二:朋友当中快乐的源泉、安全的屏障。

  晓明性格非常热情、乐观、风趣。他做得一手好菜,经常招待中外同学们到宿舍“改善生活”。我笑称他是“一级厨师”,可在简陋的宿舍中承办十几人的“大型宴会”。晓明是同学当中的“精神领袖”和谈话中心,在聚会中经常妙语连珠,总能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我们常说,聚会少了晓明就没意思了。晓明生活能力很强,这与他常年军人生活有关。更可贵的是他非常细心,经常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同学中谁有了困难,经常是还没开口,他就把忙帮到前头,令我们非常感动。女同学总笑称和晓明在一起很有安全感,不仅因为他是警官,更因为他豪爽、细心、踏实。

  印象三:行事低调,安全意识强。

  晓明给我一个突出印象是行事非常低调。刚到英国,外国同学们在学习之余,经常举办Party,以缓解压力,增进友情。但晓明很少去。我后来了解到,这与晓明此前非凡的经历有关。晓明曾在地方公案机关担任刑警,处理过许多刑事案件。曾于2001年作为我国维和警察赴东帝汶工作,经历了许多危险与磨难。他于2001年完成任务在巴厘岛转机回国时,竟然赶上了巴厘岛爆炸案,亲眼看到队友及当地人身受重伤。用他自己的话讲,他也曾“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过”。有过这样不平凡的经历,难怪他总是很低调,总是避开热闹的人群。这并不是怕出事,而是因为曾经沧海,他更喜欢平淡的生活。也许是职业习惯,晓明安全意识很强。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在厨房吃饭,他问我为什么总是坐在背靠房门的位置,他说他喜欢坐在面对房门的位置,这样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及时撤离。当时,我口上赞叹“长见识”,心里还觉得他多虑,但没想到今天他真地遇上意外却没有机会“撤离”,这真是让人难以接受,让人难受。

  印象四:淡泊名利。

  晓明是个很知足的人。我们俩常常在校园内及远郊散步,谈生活、谈理想。他常说,他是个很幸运的人。当年在河南省基层公案部门工作时,认识了很多好领导、好同事。后来又赴东帝汶维和,结识了很多好战友和好兄弟。以后又到公安部工作,与领导同事关系仍然非常融洽。晓明于2008年负责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的安保工作,短短几个月跑了数十个国家,压力很大,常常彻夜不眠,这也造成他日后的长期失眠,但他对这些经历很自豪。他常给我看他在东帝汶维和时的照片,并对海地维和部队十分关注,还特意给我看部队执勤时的视频。晓明对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晓明又是一个很真实、很淡泊的人。他常说,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一个人的家庭也很重要,他只想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满足了,对将来能否当领导并不在意(虽然他很受领导器重,前途很光明)。这真是与我心有戚戚焉。我们真地有许多共同语言,和他在一起,你永远觉得那么真实、那么踏实。

  印象五:对于感情的渴望。

  “无情未必真豪杰”,象任何一位男子汉一样,晓明也有着对家、对感情的强烈渴望。记得我们留学期间散步时,每当看到一对老夫妻携手同行,他就忍不住感慨说:“我特别羡慕他们,真希望有一天也能找到心灵的伴侣,执子之手,白头偕老。”想不到,他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夙愿。生活真的是一个谜。

  四、生命的意义

  对于晓明的突然离去。我曾感到极度困惑,命运与晓明开了个很大的玩笑。晓明的生命结局如此出人意料,简直象蹩脚的韩剧,“剧情太假”,简直有些荒唐。既然结局如此仓促,那么此前的高潮、此前的浪漫、此前的成就与欢乐,忧愁与伤感又意义何在?我百思不得其解。

  但随后,我终于想通了。晓明在他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给周围的人以欢乐、安全和幸福,特别是为国家和人民献出心血与生命,因此他的生命就是最有意义的。晓明职业生涯的一条重要主线是中国的维和事业。他参加了中国早期海外维和行动,毕业论文也围绕着联合国维和行动,最后更是为国际维和贡献了年轻的生命,从而写出人生的绝美华章。晓明和所有中国维和警官,推而广之,所有为祖国和平发展作出贡献的人,都是当今时代最可爱的人!

  谨以此文悼念所有为国捐躯的维和英雄!愿英雄的浩然正气永存!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