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农村办喜事的越来越多,在陕西眉县、扶风一带,都习惯待客时吃“涎(当地人读han,口水的意思)水面”。
但这种流传已久的饮食习惯,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眉县常兴镇政府正努力计划改革这一饮食习惯。
历史悠久“涎水面”
相传为周文王所创
“涎水面”又叫和气饭,主要流行于眉县渭河以北农村和岐山、扶风以及武功、乾县等地。相传周文王曾被囚于此,获释后,乡亲们拿肉菜等物来看他,文王将所有的肉菜做成一锅臊子汤浇在面上,请大家共同食用,取和气团结之意。还有一种说法是,周文王射死一条蛟龙(蟒),做成一锅调面的臊子汤,为了使数万部族都能尝到肉汤,规定只吃面,不喝汤,将汤倒回锅中。因连续使用,汤中带有每人的涎水,故称涎水面。
在眉县、扶风当地农村,若有村民家过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给老人祝寿等一些盛大待客场合,都要吃涎水面。一大锅加好佐料的煎汤,热气腾腾。客人吃面时只准捞面不许喝汤,吃完面后还要把碗里的剩汤倒回大锅烧煎,待其他客人再吃时继续添用。
据了解,过去渭北人家生活仔细,过门的媳妇首先要学会做“涎水面”。小户人家待客一次接待几十人,大户人家要上百人,吃涎水面成了延续上千年的饮食习惯。
“涎水面”吃不吃
成了难言之隐
家住渭北的杨先生说,他小时候经常跟大人去吃“涎水面”。有一次,他吃完面后,把剩汤倒了,还遭到大人的白眼。大人教导他,吃大锅汤是家族团结、亲友和睦的象征。
杨先生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吃‘涎水面’有了重新认识。几十人同吃一口锅里不换的汤,既不文明卫生,也不雅观,容易传播疾病,其实是一种非常落后的生活陋习。”
据了解,现在有很多人坐席都抢着吃第一碗“涎水面”,但由于“涎水面”汤多面少,只吃第一碗又吃不饱,无奈之下只能饿肚子。一些在外工作的人,逢年过节回乡探亲也常常为不得不吃“涎水面”而头疼。老家在扶风县的王先生说,自己在外地生活多年,每年春节回家走亲戚,都会为吃“涎水面”发愁。要是吃吧,觉得那么多人吃过的剩汤又倒回锅里,心里总觉得不舒服,担心传染疾病;不吃吧,怕惹得亲戚朋友不高兴,说自己瞧不起人。所以,每逢春节,他都干脆等过了吃饭时间,再去亲戚家拜年。
政府改革饮食习惯
却无一人响应
为了改变这一饮食习惯,眉县常兴镇政府安排村组干部走村入户做群众说服动员工作,并规定:只要从2010年元月起,凡村民家庭待客不吃“涎水面”,排在前六位的都可以得到镇政府500元的现金奖励。
说到这一改革计划,眉县常兴镇党委书记马兵林说,去年县上在全县农村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尽管全镇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变化很大,但是当地农村吃“涎水面”这一习惯却难以改变。
去年9月,常兴镇政府召开全镇卫生整治动员大会,决定把改变村民这一饮食习惯作为一项卫生整治内容,由镇上拿出卫生整治专项费用,奖励能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的村民家庭。今年1月,常兴镇实施这一决定。马兵林说,其实不吃“涎水面”很简单,就是待客时多搞几口大锅烧汤,吃完面后把剩汤倒掉换新汤,也没有多大浪费,况且镇上还有500元的补贴,足以弥补菜钱。没想到这一改革计划阻力很大,原本怕准备的费用不够奖励,没想到至今没有奖励出去一个500元。
千年民俗确有弊端
该改改了
据宝鸡一民俗酒楼经理周杏莉介绍,传统的臊子面有多种弊端,其中面汤回锅,除了卫生问题之外,还会造成汤味失鲜,味不正以及营养成分流失等。
网友“桃花朵朵开”说:“我吃过一次,吃后才发现是这样子的,还好那一锅都是自己人。这个陋习一定得改改。”扶风的王先生认为,这种饮食习惯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陋习,能流传千年的饮食做法,也蕴涵一种饮食文化,是一种民俗。既然这种民俗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根底,那只能改良,不可能消除。如何既能将这种饮食文化发扬光大,还要符合现代文明和卫生要求,降低传染病传播几率,那就需要从每个人做起。(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