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浙江义乌回应干部涉吴英案:纪委介入时机未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1日10:2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21日电 (记者 钟闻一) 在包括中新网在内的多家媒体曝出浙江义乌有一批公职人员甚至有多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涉及吴英案放债收钱一事之后,义乌市方面终于做出回应,义乌市纪委、监察局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中新网记者独家采访时称:就整个吴英案事件而言,现在还不是纪检监察机关介入调查公职人员涉案放债的时候。他还希望通过中新网解释和澄清一下社会上一些诸如“纪检监察机关不作为”、“官官相护”、“肯定不了了之”等各种各样的不实传言。

  一批公职人员涉案放债收钱

  最早是在2007年3月份,就有媒体报道,称东阳与义乌警方掌握了一张吴英及林卫平等7名掮客背后的债权人名单。名单上50万元金额以上的义乌债权人有103人,加上东阳债主,共137人(包括这7名掮客在内)。而在义乌籍上百名放贷放债者中,除民营企业老板外,还有义乌公安系统的干警、义乌市政府官员。

  2009年12月,又有媒体报道,义乌市涉吴英案放债收过钱的公职人员达二十多人,并有一些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这些公职人员的姓名以及他们当初借出去的钱也一一罗列了出来。

  而在中新网记者的深入调查之下,还得知,义乌有多名干部或早在当初放债时就已是副科级领导干部或是在吴英案发后仍被顺利提拔为副科级干部。

  据中新网记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和信息,目前已经被东阳与义乌警方了解到得义乌涉吴英案放债收过钱的国家公职人员中,公务员总共为二十人左右,另还有教师、银行干部、乡镇街道的事业编制干部等多人。公务员中,有政府部门行政干部,还有公安机关干警和法院法官。

  自从媒体公布相关信息之后,长时间来,并没有义乌、东阳两地的纪检监察机关介入调查这些国家公职人员或者这些国家公职人员已经被查处的信息被公开。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诸如“纪检监察机关不作为”、“官官相护”、“肯定不了了之”等各种各样的传言,义乌当地网络论坛上也有网民在发表类似的言论。

  纪委称现在还不是介入调查时候

  1月19日,中新网记者赶到义乌市政府,面见义乌市纪委主要领导,联系采访。

  在义乌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安排下,义乌市监察局一位陈姓副局长在一位义乌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独家采访。

  在听取了中新网记者的采访意图和采访提纲后,陈副局长表达了如下几点观点:

  第一,现在不是纪检监察机关介入调查公职人员涉案放债的时候。

  原因是:1,吴英案以及吴英案的7名相关被告人的案件目前都还没有最后结束,案件也还没有最后认定,公安机关以及其他司法机关还没有把有关公职人员涉案放债收钱的案卷材料移交到纪检监察机关来;2,融资借贷案与贪污腐败案不一样,纪检监察机关不能直接插手或者直接参与查办,它由专门的经济侦查部门查办。

  第二,义乌纪检监察机关现在还不知道义乌有多少党员干部参与到吴英案的放债收钱里面去。一旦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司法机关把有关公职人员涉案放债收钱的案卷材料移交过来,义乌纪检监察机关肯定会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绝不会“不作为”或搞什么“官官相护”。

  第三,假如真有义乌公职人员涉吴英案放债收钱,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司法机关肯定会把相关案卷材料移交过来,这一点,群众应该相信政府部门。义乌纪检监察机关设有专门的移交平台。

  第四,义乌纪检监察机关目前也还没有接到有关义乌公职人员涉吴英案放债收钱这方面的群众举报。

  第五,假如群众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相关情况,或者媒体公开报道这方面的信息,纪检监察机关到时候也会监督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司法机关及时把相关案卷材料移交过来,上一级的纪检监察机关也会对义乌之外的其他县市的公安机关或者其他司法机关进行这方面的监督。

  放债者约定利息大多属高利贷

  义乌市监察局的这位陈姓副局长还对中新网记者说,假如今后纪检监察机关查办公职人员涉吴英案放债收钱,也还会将合法的融资与高利贷区分开来对待。因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息只要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3倍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但中新网记者发现,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利息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就属于高利贷。吴英案中,义乌和东阳的100多名放贷放债者放钱给林卫平等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5年和2006年。

  据了解,2006年左右,我国银行个人贷款利率是6个月至一年期为6.12%,1-3年期年利率为6.30%。即:凡月利率高于1.5%的均应界定为高利贷。

  而中新网记者调查发现,这100多名放贷放债者当时放钱给林卫平等人时相互约定的利息大部分都高于乃至大大高于1.5%。

  如由东阳市公安局于2007年5月31日出具的文号为“东公诉字[2007]第343号”的《东阳市公安局起诉意见书》中称:2006年4月19日,杨卫陵从自己舅公季诚松处吸收资金35万,2006年5月4日返还本金20万,2006年6月15日又吸收资金20万,约定利息为每万元每日10元,现尚欠本金35万,已支付利息5万余元。

  《东阳市公安局起诉意见书》中又称:2006年3月20日,杨卫陵从应军处吸收资金110万,约定利息为每万元每日10元,后返还本金70万,尚欠本金40万,支付利息5万元左右。

  季诚松和应军均系义乌市副科级机关干部。

  这里所说的“约定利息为每万元每日10元”,经计算,月利息约为3分,即3%,大大高于1.5%的界线。(完)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义乌 吴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