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控制居住证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3日13:18  法制晚报

  两位政协委员提案谈居住证 持有者将基本享受北京市民待遇 委员还建议——

  居住证发放大社区应控制

  并建议 制定详细标准控制人口 专家建议 居住证“转正”年限不宜超过10年

  从2010年开始,北京有望以有信息服务功能的居住证代替实行了多年的暂住证管理外来流动人口。这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

  委员建议1

  肖鸣政:发放居住证 应考虑城市承载能力

  今天上午,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北大政府管理学院人才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主任肖鸣政就此提案,建议通过控制居住证指标,引导居民向城南等人口密度低的区域流动,控制向大型社区发放。“北京是个超大城市,生活区和工作区是分开的,‘城中心工作,城外睡觉’,但目前来看生活区过度集中,比如天通苑、望京、回龙观等,人口居住高密度给交通带来了压力。”今天上午,肖鸣政委员这样说。

  他分析,目前本市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800多万,而这恰恰是预计2020年达到的数字,竟提前10年,人口出现了过度饱和。

  他说,“暂住证”换发为“居住证”体现了市政府对于外来人员的尊重,体现平等与和谐,但一方面北京也是许多人向往的工作地与居住地,其城市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

  比如,交通、水资源紧张,生活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肖鸣政委员说,居住证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通过发放居住证优化人口居住地的布局,提高人口素质。

  委员建议2

  陆杰华:人口管理最终“一元化”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两会提案中写道,首都人口规划的对象应从单一户籍人口为主向常住人口为主方面转变。

  陆杰华表示,因为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性,目前北京市的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步伐相对缓慢。不管是居住证,还是暂住证,都是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而出现这样的证件的缘由在于,我国一直实行的城乡人口二元管理体制。

  因此,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最终必须撇除现在的二元管理,将目前的户籍制度全部转变为居住证管理制度,这样便不会出现本地人、外来人之类的困扰。

  专家解读

  消除户籍差别 不应超过10年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户籍问题专家胡星斗认为,北京居住证出台可以说意味着中国已开始全面的户籍制度改革。

  但是实现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管理、服务完全均等化,必然需要实行分步走战略。比如具体到:在北京居住1年、3年、5年的外来人口,各自将取得多少优惠待遇。

  胡星斗表示,消除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差别,分步走的时限最多不应该超过10年。这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城市化的落后极大地制约了工业化进程。而城市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户籍制度又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所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首先必须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使更多的农民工转化为城市的产业工人,反过来促进城市化发展。

  文/记者仲玉维实习记者李莎莎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0年北京市两会

更多关于 居住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