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尚静茹:无数穷学生的“尚妈妈”(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6日03:10  华商网-华商报

  

尚静茹:无数穷学生的“尚妈妈”(图)

  尚静茹最开心听孩子们叫自己“尚妈妈”本报记者董国梁摄爱心素描:65岁的尚静茹是省民政厅退休干部,目前创办了一家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苦难的童年给了她一颗善良的心,在工资仅有45元时,她就资助了两名大学生。她的一生和救助贫困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到现在共资助了多少学生,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尚妈妈”。

  尚静茹祖籍山西,在她尚未出生时,父母就因家贫来西安讨饭。因家里姊妹7人,上小学时,尚静茹连学费都交不起。父亲只好背棉花到镇上卖凑学费。在学校,尚静茹最喜欢扫地,因为她总能在灰土里找到其他学生丢弃的一截铅笔头。

  为帮贫困生丈夫差点和她离婚

  尚静茹学习很努力,成绩也很出色,但因家穷,才上初中的她和姐姐都被迫辍学了。此后她常从梦中哭醒。这也成为尚静茹一辈子的痛,也正因此,让她决定去帮助上不起学的孩子。

  1992年,在省民政厅工作的尚静茹到子长县扶贫时,遇到了一对刚考上大学的小兄弟。从这里她开始了慈善之路。这对小兄弟的父母都因病去世了,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家里穷得交不起电费,也买不起蜡烛,兄弟俩学习都是就着厨房的灶火。

  看到这些,尚静茹当即掏出身上所有的钱,还向同来的司机和朋友借了钱,凑了400元,给兄弟俩交了大学学费,并决定资助兄弟俩读完大学。

  那时,尚静茹每月工资只有45元,在研究所工作的丈夫每月工资也只有58.5元。为了资助兄弟俩读大学,她不仅拿出了自己和丈夫的工资,还将丈夫的年终奖也拿了出来。

  为省钱,那四年,尚静茹每天给家里准备的饭菜都是一个素菜、一碗汤,没有荤腥。

  对此,尚静茹的丈夫无法理解,甚至提出要和她离婚,最后,聪明的尚静茹通过小“计谋”留住了丈夫,并取得了丈夫日后对她的支持。

  从那以后,尚静茹的慈善人生越走越远:

  1995年左右,她将1500万余元的台湾曹氏基金引入陕西,为我省3万余名残疾人购买了轮椅;2007年,她出资3万元在渭南捐建了一座便民桥,解决了1万多名学生的行路难;2008年,她在杨凌资助了4名高中生,帮他们读完高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尚静茹联合两位朋友向四川灾区捐赠了两车棉衣、棉被,总价值10万元;今年1月初,尚静茹又联合一位朋友出资10.8万元,决定资助38名贫困高中生……

  跑了100多家企业为贫困生找工作

  “我都60多岁了,这样做慈善的速度太慢了……”尽管做了不少善事,尚静茹却觉得做得还很不够。她寻思着在剩下的几年内,如何才能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

  去年8月,当她得知很多贫困孩子考不上大学,没有出路时,她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靠自己的力量,联系一批企业,固定为贫困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敢想敢干,从去年8月起,尚静茹带领手下6名员工跑了100多家企业单位,足迹遍布西安、汉中乃至青岛、天津等地,希望其能为贫困学生提供工作机会。

  一见到这些单位的负责人,尚静茹就拿出自己的一叠慈善证书,向他们介绍自己的构想,为了能帮贫困学生找到工作,尚静茹“什么门都敢闯,什么人都敢见,什么话都敢说”。

  很多企业老总都被尚静茹感动了,经过近半年的奔走,一些企业答应为贫困生提供工作机会。去年年底,尚静茹免费为380名贫困生安排了就业,临走时,还为孩子们买了火车票和面包、酸奶等食品。孩子们都感动得喊她“尚妈妈”,这一幕,让尚静茹心里很温暖。

  这只是一个开始,今年,尚静茹还打算帮助我省汉中、宝鸡、渭南、商洛的500-1000名贫困学生就业,“等他们赚到钱了,想学习的可以继续深造,有能力的可以再去帮助其他人”。本报记者卢红曼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