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大亮点展示政法综治工作丰硕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6日04:38  哈尔滨日报

  付文凯 张兴春 本报记者 孙玉红

  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维稳风险评估机制、开展道路交通整治、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政法战线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保稳定促发展、保平安促民生、保公正促和谐,创造性开展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保障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

  亮点一

  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2009年,哈尔滨市大力推进“平安哈尔滨”建设,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开展创安以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创安作为发展的前提保证和稳定的基础工程,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从维护社会稳定、完善打防体系、改进社会管理、强化基层基础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2005—2008年,全市刑事综合发案、各类安全事故起数始终保持下降趋势,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公共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全市95.1%的街乡(镇)、83%的社区(村)和88%的单位达到区县(市)以上创安标准。2009年5月,中央综治委授予哈尔滨市2005—2008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

  亮点二

  出台《房屋拆迁维稳风险预测评估实施意见》

  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维稳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哈尔滨市制定出台了《房屋拆迁维稳风险预测评估实施意见》,在全市棚户区改造中形成了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并将其拓展延伸到土地征用、大集体企业改制领域,推动维稳工作由被动应急处置向主动预防化解转变。省委政法委在哈尔滨市召开重大事项社会维稳风险评估现场会,推广经验做法。全市相继开展“迎大冬、保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突击行动、“百日大走访”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攻坚战役”,建立实施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相衔接,大调解与矛盾纠纷排查、法律服务、信访、工青妇工作整体联动的工作模式。市司法局与市法院联动,在全省率先设立人民调解室28个,引导当事人把调解作为化解纷争的首要选择,审前调解成功率达47.46%。

  亮点三

  优化法制环境扎实开展“服务年”活动

  围绕大项目建设,坚持以办案优环境,以预防促廉政,以服务保发展,扎实开展“服务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政法机关共走访企业商户7500余家、群众15万余人次,整改突出问题638个,推出和完善便民利企措施490项,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到政法机关办事难、诉讼难等问题。市检察院出台了服务“六个一百”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建立开放式检务公开大厅、控申接待大厅和网上及服务窗口查询机制,全天候受理举报事宜。市公安局出台交通、户政、出入境管理等60项具体措施,充分利用110指挥中心工作平台,及时接受群众求助,最大限度地解除群众燃眉之急。市法院出台便民服务措施十八条等13项制度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和节假日开庭审理案件34621件。市司法局与市中小企业协会联合成立了“哈尔滨市中小企业法律服务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撑;积极打造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84件,无偿提供法律咨询2.5万人次。

  亮点四

  大冬会安保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市委、市政府把大冬会安保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摆上日程,先后3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谋划大冬会综治安保工作,提出“六个不发生、四个明显减少,全力打造‘平安大冬’”的总体目标,明确维护稳定、消除治安安全隐患、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特殊人群管控、开展军警民大巡防等四个方面21项工作任务。市委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采取签订《责任状》、《承诺书》等形式,逐级落实责任。深化三个排查,加大调处整治力度,构建严密安全管控网络。市公安局对参加亚布力、帽儿山赛区安保工作的5000余名干警,按赛场区域,逐一确定守控位置并组织实战演练。全市共动员组织城管、工商、文化、交通等行政执法力量4万余名,民兵预备役120名,出租车司机1000余名,老党员、老工人、低保户、保洁员等治安志愿者13万名,形成保大冬会安全的强势氛围。市领导先后20余次深入到大冬会运动员村、赛事场馆及基层单位检查指导工作,大冬会安保工作受到了国际大体联的高度赞扬,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亮点五

  开展交通整治创建安全有序文明交通环境

  省、市各级领导多次就加强交通安全、预防交通事故作出重要批示;市委把改善交通环境作为三大任务之一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交警部门、街路一线检查慰问指导工作;市委常委会多次集体研究交通秩序问题,作出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完善机制等决策;市委、市政府追加1000万元资金用于哈尔滨市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工作补助,并决定今后每年划拨3000万资金用于交通管理工作;成立市综合整治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下设的改善交通环境的最高权威机构,全面指挥交通综合整治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支持交管工作,为交通部门提建议、想对策,呼吁各方联手解决交通难题和顽疾,使人行天桥建设、断头路打通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整治交通环境战场上,广大交警和交通、规划、建设、城管等部门昼夜奋战、任劳任怨、流汗流血,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全市交警部门实行“管、防、控、处”四位一体抓秩序、降事故的工作机制,全年交通事故数量同比下降43.37%;取缔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近百万件;建成机动车驾驶人IC卡管理系统;形成“六纵两横”和“轴线对称”交通格局;深化宣传延伸服务,强化交通宣传氛围。

  亮点六

  实施“天眼”工程提高城市治安防控水平

  在2008年实施“杆灯眼”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数字城管”等现有社会资源,在城区实施技防“天眼”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城区街路、居民区监控设施全方位覆盖。去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天眼”工程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安装监控探头11459个,其中公共点位778个、社会点位10681个。通过数字化城市、实施“杆灯眼”工程和“天眼”工程,全市安装监控探头近5万个;公安机关利用视频监控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3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6人,可防性案件下降26%,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亮点七

  各部门整体联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哈尔滨市把2009年确定为“基层基础建设年”,着力在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各项措施在基层的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办转发了市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哈尔滨市基层综治工作。各地区、各级政法部门及综治成员单位联手支撑强保障、联手调研拿对策、联手攻坚促执法、联手检查防事故、联手创建保平安,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工作态势。在健全区县(市)、街乡(镇)综治机构基础上,市综治办、维稳办、组织部、民政局、公安局联合下发通知,在社区(村)统一设置“综治维稳工作站”,主任由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副书记(或副主任)和社区(村)警长(或民警)担任,成员由治保会、调委会人员和社区民警担任,明确职责任务,整合工作力量,规范工作运行,进一步强化基层治安防范、流动人口管理等重点工作。

  亮点八

  集中治理司法领域突出问题

  哈尔滨市从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司法问题入手,从规范易于发生问题的岗位和环节入手,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入手,专门组织开展集中治理司法领域突出问题。坚持突出重点,拓宽渠道,开展“六查”,即领导率先带头查;干警述职评议相互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深入一线明察暗访;实行看门纳谏;对违法违纪线索立案倒查。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围绕案件找问题、根据问题查原因、分析原因追责任、落实责任抓处理,共检查各类案件2.7万余件,查出执法问题868件,整改851件,并在此基础上教育引导政法干警,有效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执法不严、不公、不廉等问题。

  亮点九

  全市政法系统向群众报告工作

  2009年,哈尔滨市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政法工作的首要标准,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了向群众报告工作、接受监督评议活动。重点组织全市基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和干警向辖区群众报告执法、管理、服务和“大学习、大讨论”等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与评议,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为实现预期效果,在南岗区和宾县进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进行了全面铺开。市委政法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政法基层单位(干警)向群众报告工作接受监督评议活动实施方案》。市委主要领导两次做出批示,要求将其作为全市政法系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实践,务求抓实见效。开展活动以来,各区、县(市)政法基层单位5000余名一线干警向群众报告了工作,直接参加报告会的群众达7.2万人次。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干警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

  亮点十

  政法队伍涌现一批先进典型群体

  去年,哈尔滨市组织优秀干警和法学专家巡回宣讲,深化“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坚定了政法队伍的政治方向。加大先进典型培养、选树和推广力度,涌现出一大批优先典型群体。通过媒体公开评选出26名人民满意政法干部,特别是公安系统一级英模、阿城区公安局松峰山派出所所长王影,从警21年来,始终扎根基层,牢记宗旨,一心为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当好人民公仆,创造经得起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工作成绩。他的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多位国家领导人分别就学习宣传王影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市委、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党委相继作出了向王影同志学习的决定。政法战线先优模范的社会影响力、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树立了新时期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