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本报选题联动“两会”民生:委员关注 我省应创新农业灾害保险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6日08:15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本报刊发:《今夏灾害天气卷走我省6亿多元》 刊发时间:2009年9月8日

  我省近几年极端天气灾害明显增多。2009年春大旱、夏暴雨、冬暴雪等灾害给我省的农业、林业等带来重创。本报曾刊发《今夏灾害天气卷走我省6亿多元》等多篇有关农业灾情的报道,而政协委员史海涌与本报的关注点相同,正召开的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他提交的提案是《我省应创新农业灾害保险的体制机制》,推出了创新农业保险这一问题。史海涌清楚记得2009年冬的那场暴雪,据他了解到的灾情统计:暴雪造成的农牧业损失数十亿元。史海涌介绍,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立即层层下拨救灾资金,发动干部捐款支援受损农民,几百亿资金向下发放,把农业的巨大风险全揽到自己身上,而承担市场经济风险的保险公司却少有动作。农业灾害保险,喊了好多年,却远远适应不了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他提出这一提案的原由。

  史海涌委员分析其原因:一是农业生产在“露天工厂”进行,承保的风险极大。1984年到2006年,山西全省共收农业保险费7284万元,因自然灾害赔付7573万元,保险公司倒贴289万元,如此大的赔本“买卖”,自然谁也不愿意干。二是农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收益较低,农民负担不起应交的保费。三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保险公司和农民处于两难境地。

  为此,他建议,省政府和市、县政府拿出一定的支农资金帮助农民对养殖种植业投保,让农民和政府共同交纳保费,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的同时,改变政府在大小灾害后扮演第一承担者的角色;政府拿出的保费钱要首先在现代农业项目中(如设施农业)使用,或者在新技术新品种投保,以增强政府科技创新的主导行为,增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农业灾害保险要实行“保费要低,赔付封顶”的机制;政府补助的保费开始可以按照农业产业不同而有取有舍,以更好地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逐步全方位覆盖。

  本报记者 张晓鹏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