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湖北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6日10:44  荆楚网

  一、2009 年工作回顾

  2009 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逆势奋进、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同心协力,迎难而上,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省经济呈现平稳回升、蓄势上行的良好局面,增长基础进一步巩固,积极因素进一步累积,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年生产总值12831 . 5 亿元,增长13 .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42 . 2 亿元,增长20 . 1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11 . 8 亿元,增长41 . 6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8 . 4 亿元,增长19 .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14 . 8 亿元,增长14 . 7 % ,税收收入比重为75 . 6 % ;出口总额99 . 8 亿美元,下降14 . 8 % ;实际利用外商投资46 . 9 亿美元,增长13 . 9 % ;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 . 5 %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 . 5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 元,增长9 . 2 % ;农民人均纯收入5035 . 3 元,增长8 . 1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8 . 8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 2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 . 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 . 4 个百分点。除外贸出口外,本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已完成。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明显成效,标志着我们在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谋划“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坚持应急与谋远结合,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始终把坚定发展信心作为应对危机的动力之源。我们在咬定发展目标中坚定信心。我们综合分析研判形势,辩证思维,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愈挫愈勇,确定“保十”发展目标,提出“弯道超越”要求,与全省人民一道,坚定信心,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保证了目标的实现。我们在调控经济运行中坚定信心。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及时掌握经济运行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控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年初预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在总结经验中坚定信心。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 周年,荆楚大地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敢于胜利、奋力拼搏的信心和勇气。

  (二)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在扩大投资需求方面,我们把2009 年定为“投资年、项目年”,及时出台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累计争取中央新增投资155 . 6 亿元,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81 亿元,两项在全国占比均位居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计划目标、超全国平均增幅,增速创十五年来新高。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铁路、公路、航道港口、机场建设步伐加快。三峡工程顺利完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启动。全年建成高速公路563公里,总里程达到3282公里,由全国第八位上升到第六位,新增铁路营运里程435公里,总里程达到3463公里,武汉天河机场年客流量突破1100万人次,我省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投资结构得到改善,第三产业投资明显加快,同比增长48. 9 % ; 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一半以上,增速为47.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加强投资管理和项目监督,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在建施工项目25286 个,已有18568 个项目竣工;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使政府投资用在应对危机最关键的地方,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对保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出台进一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六位、中部第二位。全年城乡消费分别增长17 . 9 %、21 . 6 % ,呈现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农村快于城市的良好态势。全面推进家电、农机、汽车和摩托车下乡,累计销售下乡家电产品194 万台(部),销售收入居全国第五位。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举办重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带动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 . 52 亿人次,增长28 . 8 % ,实现旅游总收入1004 . 5 亿元,增长35 . 0 %。全年省内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百万辆。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0 . 0 %。

  在扩大内需中,注意充分发挥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的引导作用。两年统筹财政性资金1500 亿元中,2009 年已集中使用780 亿元;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免税收105 . 7 亿元。全年新增贷款3302 亿元,居中部第一。10 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通过发行审核,境内上市公司直接融资120 亿元。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融资债券204 亿元。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市县级规划修编基本完成。按照“好而快则先”的原则改革土地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向国家争取土地利用计划的力度,保证了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在扩大内需中,鼓励关联企业“抱团取暖”,开展互利合作,增强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兑争力。创新为企业服各方式,建立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省里帮助155 家重点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制订并落实支持武钢、东风等大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从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鼓励城乡劳动者创业等方面促进市场主体发展。全省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77 . 1 万户,增长12 . 9 % ,新登记35 . 4 万户。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39 家,增加2741 家。

  (三)始终把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动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是保持工业稳定增长。及时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 . 1 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25 . 2 % ,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2 . 8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制定并落实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纺织等六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工业内部结构继续改善,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31 亿元,增长20 . 5 %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 . 4 %。三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东湖高新区获批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成功举办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传统行业技术改造力度,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473 亿元,增长49 . 3 % ,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增幅7 . 7 个百分点。设立“长江质量奖”,推进品牌建设,湖北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位居中部之首。新认定驰名商标10 件,总数达到48件。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有14 家金融机构在汉建立后台服务中心,武汉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打造了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和文化品牌,对调整结构、拉动消费、促进和谐、增强信心起到重要作用。五是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省财政调度使用20亿元县域经济发展资金、1 亿元产业集群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全省县域工业、投资、消费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保增长的中坚力量。六是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年关闭污染企业155 家,新增污水处理厂49 座,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 %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武汉成功召开,向全球发布了以“让湖泊休养生息”为核心理念的《 武汉宣言》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迈出实质步伐,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加快推进。

  (四)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对全省农民的直接补贴达到51 亿元,比上年增加6 亿元;省财政涉农专项资金支出达到532 亿元,增长21 . 6 %。推动建设农业板块基地和农业专业大县。实施《 湖北省粮食增产能力建设规划》 ,推动46 个产粮大县建设粮食核心示范区。粮食连续6 年丰收,全年增产16 . 4 亿斤。油菜籽和淡水产品产量分别连续14 年、15 年位居全国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新增通村水泥(沥青)路2 . 65 万公里,解决400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土地整理、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完成300 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增销售收入过10 亿元的龙头企业5 家,达到20 家。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开工建设。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试验试点工作。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范围扩大到23 个乡镇,鄂州城乡一体化、7 个山区县市脱贫奔小康、88 个乡镇新农村建设等试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 元。

  (五)始终围绕“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推进全省改革发展。一是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省委、省政府把握发展大势,深化审视省情,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确定了“两圈一带”这一覆盖全省、指导长远的重要发展战略。一年来,我们在全面实施这一战略中迈出了重要步伐。武汉城市圈各项改革试验向纵深拓展。省人大常委会制定《 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 ,推动城市圈综改试验进入法制化轨道。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武汉新港、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等156 个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开始推行,65 个国家部委机构与我省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武汉市经济实力进一步跃升,城市圈内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城市圈节能减排进度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两型”社会特征开始显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全面启动。立项建设81 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534 亿元。三峡翻坝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环“一江两山”交通沿线生态景观工程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展迅速。全面部署和启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工作。二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认真组织实施增值税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全省103 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取消收费。集体林权制度、国有农牧渔良种场和城中(郊)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农村金融体制等一系列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省级政府机构改革阶段性任务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文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力度加大,省出资企业调整重组步伐加快。三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成效突出,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在全省吝地布点建设。出台出口激励政策,加快“大通关”进程,外贸进出口降幅收窄。成功举办多次大型经贸和对外交流活动。东西湖B 型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行。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对外投资合作逆势上扬,对外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26 . 3 亿美元,增长73 . 1 % ,累计在全球41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经营机构和创办企业137 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 . 2 亿美元。

  (六)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全省筹集32 . 7 亿元财政资金,统筹解决就业问题。城镇新增就业、下岗失业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5 %、127 %、119 %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增加小额担保贷款,建立创业促就业专项资金,扶持8 万多城乡劳动者创业,带动30 万人就业。对15 万农民工进行储备式培训,全省98 %的返乡农民工实现了转移就业。落实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等援企稳岗政策,稳定60 万个就业岗位。二是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省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突破3000 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平提高110 元,惠及234 万人。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省5519 万人。出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施意见,制定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保障了144 万城市低保对象、172 . 5 万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将村主职干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解决了40 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问题。认真做好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和地方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加大移民后期扶持和三峡库区对口支援力度,改善了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实施“616 ”对口支援和“1 + 1 ”对口帮扶工程,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增廉租住房保障17 . 2 万户,经济适用住房保障3 . 07 万户,农村危房改造2 . 36 万户。三是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对农村70 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家庭困难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对84 万中职学生和25 万大学生发放奖助学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坚持人才强省战略,实施“百人计划”,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启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依法、科学、有序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大血防工作力度,全省23 个重疫区人畜感染率降至3 %以下。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口和计生工作完成预定目标。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取得较大进步。由我省牵头申报的“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并取得好成绩。高度重视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等工作,深入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和专项整治,食品药品质量平均抽样合格率稳定在95 %以上。全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保持了安全生产事故总量连续五年下降的好转态势。积极推进对口支援四川省汉源县工作,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乡镇援建任务。省政府年初确定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兑现了我们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七)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政府的第一责任。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以硬措施落实硬任务,确保了保稳定目标的实现。制定实施《 法治湖北建设纲要》 和一批政府规章,扎实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贯彻落实有关信访法规政策,加强维稳力量建设,集中解决一批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发挥城乡社区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10·24 ”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引起强烈社会反响。支持国防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

  (八)始终把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作风建设年”、“能力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等活动,切实加强政府作风和廉政建设。围绕“八种能力”和“确责、履责、问责”三个环节,明确公务员“能力席位”内涵,切实抓好政府能力建设。大力开展行政综合执法,加大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和问责力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对台、保密、档案、妇女儿童、宗教、老龄、外事、侨务、统计、人防、测绘、气象、地震、水文、招投标监管、社会科学、参事、方志、文史等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