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驻京办“斩草”容易“除根”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6日11:35  大众网-齐鲁晚报

  □马九器

  《瞭望》周刊日前报道,有关主管部门刚出台一个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管理的红头文件。信息显示,在未来的6个月内,数千家驻京办将被全部撤销。

  近些年,各地各级“驻京办”俨然成了一个“话题王”:有权威媒体如《瞭望》对其诸多弊病的曝光,有审计署对其“跑部钱进”的揭露,有河北、广西、沈阳等地驻京办腐败大案东窗事发,有小说《驻京办主任》对驻京办个中猫腻进行的形象化大众化的现实主义批判。失民心者失天下,太多滥权滥钱的驻京办的确需要一次根本上的整顿与改革,尤其是发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驻京办,其生存土壤早已天翻地覆,终极目标失去方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此番中央有关主管部门对驻京办的整饬,也是顺潮顺势顺民意之举。

  只是,那些可能要挥泪告别的数千驻京办,真会“遵旨”地退出历史舞台吗?不太可能。原因——— —

  第一,此次出台整饬驻京办的“有关主管部门”恐怕很难管得着数千个低层级驻京办。在北京,主管各省市区及副省级城市驻京办的主管部门,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主管部门可以管高级驻京办,但对数千县级等低级驻京办却无管理权,掌控这些驻京办权力的是当地政府,那么,地方政府真的能够令行禁止,将治下不达标的驻京办全部关停?难!实在难!

  第二,驻京办病象的根子不是“驻京办”本身,而是制度漏洞或积弊。中央某些部委在人、财等方面的透明度仍然不够,这就“逼迫”地方派人进京“打持久战”、“地道战”;财政、预算等制度在很多方面尚显粗疏、缺乏监督,这就给地方、给驻京办官员“公权私用、公帑私用”埋下伏笔;公权监督还有死角、空白,托关系走后门式的“潜规则”仍然胜过公开的制度规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才是一些“驻京办”沉疴难除的病根,倘若只是简单地关停驻京办,难保它们不改头换面瞒天过海。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啊!

  第三,驻京办的背后是一个更为庞大的“驻外办”家族,驻京办不过是其中最出人头地的一个而已。去年,山东潍坊市一下子裁撤了包括驻京办、驻沪办、驻深办在内的所有驻外办,震惊了全国,而其缘由就是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驻外办,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无存在必要。驻京办是驻外办中的一员,有自身的特点,也有很多与众驻外办亲戚们一样的问题和弊端,当大部分驻京办功成而退、一部分驻京办改革求变时,同样带有计划经济时代色彩的各类驻外办,在新形势下,是否也应顺应潮流,循着驻京办的轨迹寻找自己最后的归宿呢?答案是肯定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