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东省教育副厅长:学前教育不可能实行义务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7日12:35   齐鲁晚报

  提问人:本报记者徐洁

  受访者:省政协委员张志勇

  在当前择校热的情况下,孩子们能否在公平的起点上接受教育,成为众多家长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均衡教育也成为两会上一个热点话题。26日,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就均衡教育的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择校热,家长无可指责

  齐鲁晚报:为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教育发展时,把均衡教育摆在了第一位?

  张志勇: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石,首先体现在政府公共教育体制的建立上,让每个孩子享受到有质量保证的教育,教育不均衡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教师资源配置、管理水平等。所以,我们要加快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等。

  齐鲁晚报:在城市,教育发展不均衡突出表现为“择校热”现象,您作为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厅长,如何看待“择校热 ”问题?

  张志勇:家长都希望给孩子选择好的学校,这无可指责。上世纪80年代,国家采取了重点学校制度,建了一批重点中小学,加上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长期不均衡,学校之间差别大,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问题,而是社会发展的综合问题,从这一点上说,教育不均衡的板子不能只打在教育部门身上。

  另一个方面,教育资源永远不可能完全均衡,均衡是相对的。今后,基于教育资源差别过大的择校应逐渐调整,基于学校办学特色的择校不可能解决,学校的办学特色不能抹杀。

  城乡教师交流,得有制度保证

  齐鲁晚报:如何破解城乡、学校之间师资不均的难题?

  张志勇:流动是均衡师资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效流动的方式。目前,有些地方做了很好的探索,比如菏泽市牡丹区,城乡教师已经动起来了,农村教师要到城市、城市教师也要到农村从事一定年限的教学工作,实现城乡教师交流,这已经成了教师的义务,也形成了一项制度。

  让城里教师到农村流动,愿意主动去的恐怕很少,所以,教师流动制度要完善。对于流动的教师,职称评审要优先,还要给予一定的补贴,现在国家已经有了成文的规定,评高级教师必须有到农村流动的经历,下一步,这些政策要落实好。

  齐鲁晚报:许多农村学校老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农村学校师资不足而城市学校教师却超编制,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现有条件下,如何保证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张志勇: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也要依靠加快教师流动来解决。目前,没有条件补充年轻教师的,只能加大培训力度,使老师专业水平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这也是无奈的一点;另一方面,要加快补充新的教师资源,我想,我们还需5到10年的困难时期,才能根本解决这一问题。

  还有,教师职称评定问题,需要在制度上完善,2010年,我们将把更多的特级教师评选机会给农村教师。

  国际上尚无学前教育“义务”先例

  齐鲁晚报:有委员提出,学前教育使家庭负担增加,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有没有这个可能?不少家庭入园难和贵的问题如何破解?

  张志勇:目前,我省幼儿园入园率到了80%,说入园难不准确。学前教育要加大普及力度,政府要增加投入,增强其公益性,但不可能纳入义务教育,因为只有满足了普及性、公益性、强制性三个概念,才构成“义务教育”,而幼儿教育显然不能强制每个孩子入园,国际上也没有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例子。

  按照之前国家教育部门文件,学前教育是政府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导,学前教育市场化这个体制不改,学前教育消费降下来不大可能,说到底,要扩大公办学前教育的比例,才能把价格降下来。

  齐鲁晚报:关于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了解到,我省教育财政投入东部和西部差别大,东部一个镇的教育投入可能抵得上西部一个县的教育投入。这个问题如何破解?

  张志勇:一方面依靠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加大中央和省财政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力度。现在,我们省对菏泽、德州的财政投入实际上是有所倾斜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