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提高三农投入比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1日02:25  京华时报

  本报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昨天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此外,一号文件还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

  一号文件全文约12000字,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文件强调,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政策解读

  “三农”投入强调比例提高

  【内容】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

  【解读】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文件提出的这12个字,意义重大。以前总量每年或多或少都会增加,但比例有的年份可能还有降低。现在不仅要求总量增加,而且比例要提高,是个更高的要求。

  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

  【内容】增加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

  【解读】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司原司长郭书田表示,马铃薯在甘肃、宁夏、陕西等西部地区,花生在中部地区分别成为支柱产业。

  政策的支持,对于改变中、西部地区农业的产品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作用很大。

  目前大量进口转基因的大豆用于油料。2009年进口油用大豆将近4000万吨,国内大豆产量1500万吨。进口的油里面很大一部分是转基因食用油。

  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市场的问题,有一个对外依存度、食品安全的问题。为此,在国内支持花生种植,主要是出于油用考虑。增加种植面积,增加花生油的供给,对于缓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的植物油进口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

  【内容】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对现行限价内的产品继续实行13%的补贴标准,超出限价的实行定额补贴。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解读】郭书田表示,2009年的家电下乡政策效果很好,今年需要继续加大力度。但是从去年情况来看,农村市场远远未被充分开发。其实,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开发这个市场关键是提高农民购买力,有了购买力才能消费。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指的购买力是现实的购买力。目前统计农民人均收入包括自给性的实物性收入在内,种的粮食、青菜、鸡蛋、烧的柴都算在内。但是这部分非货币收入无法形成购买力,因此必须着眼于增加农民的货币收入。

  支持农民依法建自用住房

  【内容】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

  【解读】郭书田表示,这条措施非常好,不仅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协调进行,同时也拉动了内需。在农村拉动内需,除了消费之外还有建设,房屋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多年以来,农民在宅基地上面盖的房子都是自己投资、自己盖、自己用。一些地方标准还非常低,还有草房、土房等。今年的这项措施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第一可以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第二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第三拉动建设材料等的消费对拉动内需做出贡献。

  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内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解读】郭书田表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农产品的安全要依靠科技。但目前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科研单位、院校创造的科技成果很多,获奖也很多,但转化率很低,大约有60%-70%的成果没有转化成生产力。第二个问题就是农村科技成果的贡献率较低,目前我国是48%的样子,国外能达到80%-90%。我国转基因成果数量多、范围很广,加大扶持力度非常必要。

  首用“新生代农民工”一词

  【内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解读】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郭书田表示,从目前来看,这一群体在农民工里占非常大的比重,他们成为城市里建筑、服务行业的主力军。对他们一视同仁、关心他们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现在,更对今后城乡经济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这是从全局、未来着眼的一项措施。

  ■权威访谈

  三方面因素促今年文件出台

  在文件公布之际,多年从事“三农”工作、参与新世纪以来7个中央一号文件起草工作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考虑三方面因素

  记者:与以往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相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有什么不同的背景和考虑?

  陈锡文:今年这个文件主要是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一是要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农业农村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加以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不能就“农”说“农”,要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甚至要和世界经济走势联系起来考虑。

  二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业决不能出问题。尽管我国宏观经济比较早地回升向好,但基础仍然不牢,进一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任务还非常繁重。

  三是农业农村形势好的时候,恰恰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要高度警惕。连续6年增产增收后,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

  详解非传统挑战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各种传统和非传统挑战。那么,什么是非传统挑战?

  陈锡文:非传统挑战更多指的是新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农业的传统功能主要是生产农产品,现在生态、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凸显。这几年美国、巴西等国搞生物质能源,虽然其总量不超过15%,但由于资本市场的炒作因素,反过来对农产品市场影响很大。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转型期,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农民外出后,既不能在城市定居,又不愿意回到农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在1.5亿外出农民工中约占60%。相对来说,这些人对农业不熟悉,同时,他们又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城市社会,但从制度到心理到具体措施,我们都还没有做好接纳的准备。

  ■专家分析

  每一条政策含金量都很高

  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司原司长郭书田、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都认为,同以往一号文件相比,今年的一号文件的一个特点是政策实在。所有内容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主题,强调现实性。每一条里面都有很高的含金量,关键是要落实,将过去中央一些大原则具体化。

  郭书田称,根据文件精神,今年拉动内需将在农村成为重点。尽管农村收入水平低,但拉动内需在农村作为重点具有现实性。因为这里所说的拉动内需不仅局限在消费领域,还包括投资领域。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投入加大以后对拉动内需非常重要。投资以城市为主转向以农村为主,对缩小城乡差别、拉动内需作用非常明显。

  ■链接

  新世纪以来一号文件

  ★2004年2月8日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6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首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该文件核心政策为取消农业特产税、5年内减免农业税等3项补贴政策的“两项减免,三项补贴”政策。

  ★2005年1月30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

  ★2006年2月21日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

  ★2007年1月2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008年1月30日

  《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

  ★2009年2月1日

  《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意见》指出,必须充分估计困难,果断采取措施,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村社会安定。

  本版文字据新华社本报记者张然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一号文件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