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盛大开张到突然关闭,只用了短短3年多的时间。1月20日,曾经最大的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正式走入历史 。其实,第三极书局的命运只是民营书店的一个缩影。民营书店创办人,有不少是在爱书的激情下开始创业之路的。然而,在 经历了市场的挫折后,在外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他们还会选择坚守吗?他们如何让梦想继续?
第三极书局关闭
民营书店,梦想如何继续
□ 王坤宁
一个弱势产业
近年来,已经有多家民营书店先后经历危机。席殊书屋、明君书店、思考乐书局等曾在京沪名噪一时的民营连锁书店 ,都因为欠款、欠薪相继关门或被收购。民营书店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在90年代形成高峰,到如今的生存艰难,背后的 原因令人关注。“目前的民营书店都不是仅靠零售图书赢利”,“民营书店是一个弱势产业,毛利空间有限。近年来,导致一 系列书店关张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书业从业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书店零售的微利。尤其在一些黄金商业区,高昂的租金让我们 常常是举步维艰。”记者在采访一些民营书店老总时,虽然他们都不太想谈第三极书局的关张,但他们对民营书店的前景也充 满了担忧。
2008年年底,上海季风书园因为租金上涨可能退出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的消息,就曾在上海掀起了一场“捍卫季 风”的舆论风暴,最终,地铁公司迫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以较为优惠的价格与季风书园续签了3年合约。
北京纸老虎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忠认为,第三极书局的倒闭再正常不过,这是市场行为。从开业到停业,虽然第三 极书局每年上千万元的房租是豁免的,但旷日持久的折扣战依然让书局走到了尽头。“而且房租也不可能一直豁免。”胡忠说 。
走多元化经营之路
高昂的物业成本和微薄的收益成了民营书店的魔咒。“做了20年的书,如果不是喜欢,早干别的了。”胡忠说。他 告诉记者,纸老虎自1999年开始,以连锁专卖店的形式进行书刊销售,发展会员,目前其连锁化经营已初具规模。但光靠 卖书是难以维持生存的。从2003年起,纸老虎转向多元化经营。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纸老虎文化休闲广场成立时,在 卖场里引进了美容院、艺术长廊以及一些餐饮店等,而且合同一签就是20年。“每年的租金是固定的。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根 据顾客需要,吸纳更多更好的相关产品或业态进入纸老虎卖场,满足顾客多方面需求,为顾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不过,到目 前为止,图书仍然占据我们最大的销售比重,之后依次是餐饮、音像、期刊和其他业务。”胡忠说。
从五道口到大望路,从望京嘉茂到新中关、华普超市,短短几年间,光合作用书房便在北京一口气开了18家店面。 但记者了解到,目前,光合作用书房在北京的店大部分都亏损,有一些店已将文具、文化用品的销售比例加大,下一步还将延 伸到电子阅读器、mp3等领域。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感到,网络书店的冲击和阅读人群的流失,也是许多民营书店如此艰难度日的原因。低廉的价 格是网上书店后来居上并成功压制实体民营书店的主要手段,同时民营书店和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国有书店又不是在一个平台 上竞争:新华书店大多是自有房产,租金成本很低。
探索特色发展
在采访中,不少人认为,这次第三极书局的倒闭对许多供货商是没有交代的,这对民营书店和供应商的合作前景肯定 有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认为,民营书店真正需要面对的是书业本身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数字阅读带来的巨大影响。要在努力 保证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与拓展业务空间。“民营书店走大型书城的路子肯定是死路一条。 ”这是记者去年采访当时第三极书局总经理关波时,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专家预计七八年后,包括网络书店在内,70% ~80%大而全、小而全的民营书店都将面临倒闭关张的窘境,而现在走专业化道路的特色书店或许能够幸存。
“但我们会为理想坚守。”胡忠说。今年4月,北京纸老虎图书有限公司在永旺国际商城购物中心一个3000多平 方米的书店将开业。胡忠表示,今年将对所有门店进行改造,扩大图书销售面积,为会员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组织公益活 动、办讲座、设论坛等。而据了解,光合作用书房北京的新店也将开业。关波曾经给记者描述过他心中的书店:“一个规模没 有第三极书局大的书店,但能让人们在买书的同时,喝喝咖啡,做一些健身等,书店还可以利用WEB2.0技术在网上做成 若干社区,形成豆瓣网似的吸引力。”
业内人士表示,更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民营书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比如改善书店的从业环境,降低或取消相关税 费,实实在在地减轻经营书店的成本,增加书店的存活机会。也许,今天民营书店的困局,已到了期待更多人关注的时候了。
光有理想远远不够
□吕绍刚
1月20日,国内最大的民营书店——第三极,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宣告停业。
3年前,红极一时,立志要做“全球最大的品种书店”;3年后,门可罗雀,有的是若干供应商连夜堵门,索要书款 。第三极的惨淡收场,为原本就不景气的民营书店市场,增添许多悲壮的色彩。
第三极的倒下,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它是图书市场竞争与重新洗牌的结果。
第三极,寓意能与南北极媲美的喜马拉雅。一家民营书店有如此雄心与理想,令人感佩。可惜它就倒在“三极”上: 规模极大,注定成本极高——两万平方米,看似威风八面,但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没有雄厚的后续资金链,注定无以为继; 品种极多,但是分类杂乱——30万种图书,5万种音像制品,但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与展示方式,让消费者容易疲惫而难有所 获;设想极好,但吸引力有限——虽然它试图打造一个文化主题商场,但是,它既未有效地云集文化精英,也未能给消费者带 来全新的购买体验。
有人把第三极的倒下,归咎于中关村地区残酷的图书价格战,我并不认同。我更感叹,在网上售书蓬勃兴起后,实体 图书大卖场遭遇瓶颈。时间是宝贵的,网上购书,为人们节省了时间,愿意花时间去书店感受文化氛围的人,毕竟是少数。租 金不断攀升,印刷价格上涨,物流成本增加,让实体书店特别是图书大卖场利润空间日益狭小。
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人宁可花几百块钱吃饭喝酒,看电影看演出,却不愿意花几十块钱买一本书。这一消费习惯,短 期之内很难改变,也将制约图书零售商的生存。
私下以为,书店要生存,必须要学会做小,把体验做足。贪大求全,吃遍天下,国有书店尚且做不到,何况势单力薄 的民营书店?
在一个城市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的聚集区,都应有不同的书店生存空间。与其乞求能享受与国有书店的同等待遇, 倒不如反求诸己,朝专业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就在第三极旁边,有万圣书园等小型民营书店,它就专注于学术著作,并引 进沙龙、讲演等活动。虽然不知道盈利几何,但至少还活着,不会大起大落,而且还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做文化,必须有理想。但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第三极的倒下,是经营不善的大卖场模式的倒塌,但不是文化理 想的倒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倒下,比它当初的崛起,意义更为深远。
5
1月15日,北京市律师协会发布通知:自1月18日起,北京市律师事务所实习人员必须提交档案存放在北京市所 属人才机构的证明,否则不受理实习申请。这个规定,被解读为律师行业的户籍歧视:如果连实习都解决不了,律师执业将更 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