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索民生建设模式 打造更富智慧政府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2日10:48  人民论坛杂志

  要以最有效实现民生幸福为原则,改变传统的施政思维习惯和行事方式,不断探索适合新时代新情况新要求的施政模式,不断进行更富智慧的政府创新。

  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2008年达到22%,在2009年将增至50%。很明显,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而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以民生为核心,促增长、促发展。

  民生是经济发展的起点和归宿点。抓住民生,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线。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对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因此再次得到强化和彰显。这说明,只有围绕民生,经济发展才有价值和意义;只有以民生为主线,经济发展才能正确而顺利。

  民生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之间突出表现为一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此关系在发展实践似乎是矛盾的,至少是一段时期里显得是那么互不相容,即使今天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在严重地相互冲突着,在领导绩效考评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还存在扭曲的导向和反映。这说明,我们的体制机制还存在没有把这一关系的科学实质和正确内涵加以全面、充分地反映并吸收内化,其关键是我们有些关键部门、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并没有正确认识、科学把握住这对关系的实质和核心即民生,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以民生为轴心的这对矛盾、这一关系,所以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严重问题。

  说穿了,那就是:解决民生问题似乎是公共财政的负担,但这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民生幸福首先就能确保和谐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证,同时还能通过民生运作形成无穷无尽的国内消费,形成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独立存在的、可靠的、决不受国际环境影响的经济发展动力,即内需式经济引擎。事实一再证明,民生一旦得到改善,就能反过来极大促进经济发展。显然,民生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和主线。只有抓住民生,才能促进全面发展,才能开创别开生面的发展全局。以民生拎动发展全局是正确选择,是智慧之举。

  目前,重民生、抓民生的最重要政策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导干部和各级党委政府就是要全力以赴,尽本级财政之所能,尽自身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之极限,不断推进以民生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体公民提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就业创业、公共文化等等方面日益优良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者有其屋,壮者有其业,确保城乡一致、东西均衡、匀称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就业、创业、医疗、保健、社保、养老、救助、居住等各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

  为此,要以最有效实现民生幸福为原则,改变传统的施政思维习惯和行事方式,不断探索适合新时代新情况新要求的施政模式,不断进行更富智慧的政府创新。

  目前较成功的探索,如杭州模式是“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 麻柳模式则是“问事于民,问计于民,问行于民”及其载体“八步工作法”。这些做法都以充分尊重民意为基础,广泛注重公民参与,而不再替民当家作主,确保最终由民说了算;民众因此拥有并切实行使了决定权、选择权、提案权和考评权,民生问题的解决、民生幸福的创造因此就有了极大的保证。确实,要靠不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政府创新来全力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由此闯出一条能够不断创造幸福的、完善成熟的中国发展之路。(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教授)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