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云南曲靖市将调整产业结构探索新的经济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4日11:01  云南网

  

云南曲靖市将调整产业结构探索新的经济增长

  曲靖市市长岳跃生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昨日,曲靖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在曲靖会堂开幕,曲靖市市长岳跃生向大会报告了政府工作。2009年,曲靖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确定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保安全的目标,GDP增长12.9%。今年,曲靖将以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布局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变方式为主旨思路,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目标

  GDP增10%,单位能耗下降4.6%

  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0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103%以内。

  珠江源大城市

  3年 城镇化率达72%

  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市县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2%以上;珠江源大城市城镇化率达72%。加快沾益县撤县设区、马龙县撤县设区和罗平县撤县设市的步伐,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步伐,并实现向行政新区的转变。

  工业经济

  延伸产业链 开发新能源

  大力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支柱产业多元化。

  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利用曲靖丰富的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风能资源,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生物经济

  做强100个农业龙头企业

  加大信贷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建设一批种养殖业标准园和示范区,重点培育10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8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提高特色农业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机械化水平。实施好“1231”工程,做强100个农业龙头企业,加速推进十大种养基地和十大特色产业建设,加快曲靖国际农业食品科技园项目建设步伐,努力建成国家级园区。

  投资项目

  确保工业投资突破240亿元

  加快实施3千亿工程,发展壮大十大支柱产业,做强100户重点企业,建好十大工业园区,确保全市工业增加值达450亿元,增长10%。

  抓好在曲投资的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大项目尽快落户曲靖,确保工业投资突破240亿元。加快汽配园、电子产业园的建设,抓紧推进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等项目,力争园区工业总产值在工业中的比重达一半以上。

  节能减排

  建成4个工业循环经济区

  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减排措施,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抓好花山、南海子、越州、马龙4个工业循环经济区,宣威、麒麟、沾益、陆良、罗平5个循环经济试点区域建设,加快30户工业循环经济企业建设,建成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市,抓好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确保削减二氧化硫7%,削减化学需氧量12.3%。

  行政成本

  今年不建楼堂馆所

  今年要缩减政府部门经常性项目支出资金10%,实现因公出国出境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会议、节庆经费压缩20%,一律不兴建楼堂馆所。

  大力推广电子政务,整合完善市、县、乡三级政务信息网络,精简会议和文件,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探索引进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节约行政开支。

  改善民生

  建设40万平米保障性住房 改造6535万户农村危房

  ●就业 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力争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新增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转移就业7万人,力争农民种养纯收入增200元以上、人均工资性收入增100元以上。

  ●住房 建设4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完成653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新建、改扩建8所农村敬老院,抓好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新建1个市级和3个县级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医疗 实施一批市、县两级医院改扩建工程,抓好市妇幼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整合迁建工作,新建市二院龙华院区、市妇幼医院南苑医院和15个乡镇中心卫生院。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力争参合率达到95%以上。

  ●基建 高质量完成50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任务,解决33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电网5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

  ●教育 完成40万平方米的第二批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暨标准化建设任务。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争取在校生突破12万人。

  ■2009成绩单

  GDP 两位数增长

  完成生产总值861.8亿元,增长12.9%。财政总收入210亿元,增长8.4%;地方财政收入63亿元,增长12.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0.2亿元,增长19.9%。固定资产投资555亿元,增长30.6%。

  就业 新增3.73万岗位

  开发3.73万城镇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6元,均增长10%。

  内需 发展“铁公基”

  贵昆铁路六沾二线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5.7亿元。全市农村公路改造总规模3864公里。水利投资首次超过10亿元,电网建设完成投资28.1亿元。房地产和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73亿元,全市城镇化率达34.8%,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

  融资 中小企业获贷71亿元

  组建13户投融资担保公司,全市9家商业银行向重点企业、中小企业投放信贷资金71亿元,贷款增量优先投放中小企业。

  记者 李郭 见习记者 周清芳(云南信息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