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担忧皖江沿岸城市带开发会彻底灭绝白鳍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4日11:07  时代周报

  800里皖江开发:承接产业转移新载体

  时代周报记者  王珏磊

  800里皖江沿岸,即将成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在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省长王三运指出,《规划》主题是承接,核心是转移,目标是示范。

  一轴双核两翼的新格局

  长江流经安徽省境内的800里水道,俗称皖江,皖江城市带傍水而生。此次《规划》指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空间布局上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以合肥和芜湖两市为“双核”,以滁州和宣城两市为“双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的新格局,囊括59个县(市、区),规划区域总面积约为6.25万平方公里。

  王三运介绍,作为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区域,具有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要素成本较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等综合优势。

  在《规划》中,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明确定位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规划期为2009年-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按照《规划》,到201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带。

  此次《规划》指出,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

  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

  承接其实早已进行。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10月份,安徽全省利用长三角地区资金1000万元以上项目共8821个,投资总额9282.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12.0亿元,同比增长56.9%。

  近年间,苏浙沪企业大量涌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投资创业,目前在皖浙商人数已超过50万,沪商在皖投资已过千亿元。近两年内,沪皖企业间项目对接超过110项,协议投资额达100多亿元。

  “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已形成趋势并具备一定规模,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安徽省发改委沈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据介绍,这一“带”是安徽较早对外开放的地区,工业门类齐全,仅一家奇瑞汽车,便在芜湖、马鞍山等地带动了500多家配套企业,其中50%以上是从长三角转移而来。

  “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既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选择皖江城市带来承接产业转移,首先是考虑它的区位优势。它毗邻东部沿海地区,在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在长三角的两小时经济圈之内,转移起来非常便捷。”

  “其次,皖江城市带具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此外,它还是基于实施中国崛起战略的考虑,这个战略提出较晚,需要找一些突破点来进行推动。因此,选择一个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产业转移带示范区,重点推一把,积累些经验,能带动其他地方的发展,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张军扩说。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安徽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规划。《规划》首次进入“国家队”,在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陈秀山看来,确有其深义。“作为第一个接受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皖江想在东部和中部的分工合作、协调发展方面作出榜样。从这个角度看,我以为皖江城市带不仅是安徽省的问题,而且涉及到长三角甚至是珠三角一些产业如何向中部转移的问题,从而形成几个区域间合理的分工格局。单就泛长三角地区来说,皖江规划体现了该地区从经济单极化发展向区域的协调发展转变。”

  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也是《规划》赋予皖江城市带的一大“使命”。陈秀山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体现了皖江经济带在国家规划层面的另一层深义。“具体说来就是,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保证国民经济不再依靠少数几个‘极’,从而走向稳定增长。皖江规划表达了国家试图改变区域发展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

  大批央企进驻

  《规划》一出,明显刺激了沿海地区对皖江经济带的合作兴趣,对安徽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的提振作用。上海和浙江表现较为积极。据了解,上海市委研究室一份调研报告中就指出,“苏北地区、皖江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交通条件已大为改善、运输成本持续降低,应作为近期合作的重点”。一批央企也开始纷纷在皖布局,目前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已有40多家央企与安徽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中盐盐化工基地已在建设中,全部达产后,这里将成中盐最重要的三大盐化工基地之一。

  不过,面对各界对皖江经济带发展机遇普遍的乐观预期,也有学者表示了谨慎的质疑。

  “我赞成承接产业的提法,它是我国已有与正在建设的众多经济区的重要驱动因素。从产品承接、技术承接、资本承接来看,我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属承接经济。但我不赞成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提法,更不赞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其承接产业仅与长三角联系。”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徐嵩龄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尽管承接会在皖江现阶段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单一强调承接,不利于皖江解放思想和自主发展。今天皖江的优势产业基础不是仅靠承接建立的。即使进行承接,也不能只盯长三角,应有超越长三角的视野,同样重视来自国内其他地区和国际层面的产业承接。”

  “承接的不只是东部产业,还应有来自国际上的产业。”张军扩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建议,皖江城市带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要研究东部沿海地区、国际上产业转移发展的趋势,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发展的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重点产业发展计划。

  既然是承接产业转移,在一些专家看来,就要有甘当“打工仔”的胸怀。“不要厌恶和嫌弃当‘打工仔’。关键是要当聪明的‘打工仔’,而不要当‘打工奴隶’。”徐嵩龄认为。更多地思考如何使自有产业发展与长三角经济配套,即利用长三角经济和社会优势,在皖江开拓和发展长三角产业的下端、旁支甚至上端,便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对承接产业也要有所选择。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理论上所有产业均可承接,但垃圾产业和产品一定不能接。聪明人会有意识和能力将其向朝阳产品转化。”徐嵩龄说。

  生态和环境前途堪忧

  在人们的印象中,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很少会大规模转移,需要搬迁的大多是即将淘汰的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污染,也许是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物。

  “生态和环境问题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致命问题。这一问题长三角没有解决好,我国其他经济区也未见有较好解决之道。现在就看皖江了。按它的规划,我对其生态和环境前途感到黯然。白鳍豚恐怕要真正灭绝了。”徐嵩龄对此很是担忧。

  事实上,已有先例发生。据报载,此前,上海华谊集团原计划将一个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项目从上海转移到芜湖,总投资达300多亿元,但芜湖市政府考虑到这个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毅然放弃。

  然而,这个项目却被同属皖江城市带的巢湖市无为县如获至宝地接纳,成为迄今皖沪合作的最大项目。无为县还描绘出了一个“三级跳”的发展蓝图:从一个投资项目,到煤化工基地,再到一座滨江化工新城。

  两地环保标准不一的根源,还是在于利益驱动。据了解,该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税收60亿元。如何避免因地方利益驱动,被某地拒绝的“污染企业”在别处起死回生?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新闻发布会上当众许诺:承接的标准都有一系列的指标,关键是把住两个关口,一是环保关,另一个是低水平重复关。这两个关口都实行一票否决。

  “应该说,从省里到相关部委都已在环保理念上达成共识,作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完善体制以及执行力度。在一轴双核两翼的整个区域内,怎样建立一个协调、执行的管理架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张军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飞地经济”的有益探索

  作为一种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共建新模式,“飞地经济”在安徽不少地方已有成熟经验,颇受青睐。此次新闻发布会上,王三运强调“飞地经济”可继续引入。“比如说一些沿海地区感到自己的一些产业难以割舍,不愿意成建制转过来,还想继续经营,但是受到环境容量的限制,可以委托这个示范区来开发,也可以直接由他们来开发,然后我们配合和服务。”

  目前,安徽宣城等地已和沪浙一些区域共同设立了开发区,形成了园中园、托管园、共建园等有效合作方式。其中,共建园是目前主流的合作方式,一般由两地政府合作推动共建。不过,按目前的计算方法,产业转移到安徽某地,则GDP权重全部纳入当地统计范畴,并不计入输出地GDP总额中。为了让产业输出地有积极性,安徽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允许GDP统计数据在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分解”,据悉,更为具体的一系列建议正在研究之中。

  “飞地经济这一概念可用。事实上,改革开发以来,相当多经济发展案例均包含‘飞地’因素。但应注意一种误用。有些发达地区为了将基本农田进行工商业开发,将其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转移到经济落后地区土地,让这个经济落后地区在发达地区拥有一块‘经济飞地’。这是应加以反对的。”徐嵩龄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陈秀山也认为,这些均可以看作是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创新和一种探索。“真正的产业转移可能是在两个地区形成新的分工格局,譬如说研发仍旧在沿海地区,其余搬迁至皖江城市带,为此就需要进行制度的创新。另一方面,任何以分工为特征的产业转移,要持续性地稳定发展,一定会涉及到利益的分配问题。因此,诸如‘园中园’等利益分配形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