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注春节恐归族:人情费用开销大成不归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5日02:50  南方都市报
关注春节恐归族:人情费用开销大成不归主因

  你是否在为春节回家时的交通费、人情费等各项巨大开销而烦恼?是否为亲朋好友见面后那句“怎么还一个人呢”而尴尬?有没有在接踵而来的串亲访友中产生强烈的疲惫感?如果有上述“症状”或者其中之一,那么,你已经是今年最“潮”的网络名词“恐归族”的一分子了。

  虎年春节前夕,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名词———恐归族。在春节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讲究团聚的日子,回家团圆这个本应让每个人期待的时刻,在这些人眼里却成了压力巨大希望逃避的“关卡”。在奥一网上,不少网友春节前纷纷发帖讲述自己对回家过年的“恐惧”,而和其他存在恐归族的城市相比,深圳由于其移民城市特点,更被认为是“恐归族”大军最为庞大的城市之一。回家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什么让他们对回家希望逃避?他们的过年状态是怎样的?今年春节期间,本报将连续推出深圳新年恐归族系列报道,讲述中国现代社会中这个特殊群体的过年故事。

  习惯一个人的春节

  2月7日,奥一网上一则有关“春节拿什么回家”的帖子意外地火了,令人意外的是,帖子的主题既不是怎样热闹地期待过年,也不是盘算着如何讨利市,而是对即将到来的回家大吐了一番苦水,帖子后的跟帖里,更是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我们就是恐归族,过年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压力和痛苦。”有奥一网友在跟帖后坦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恐归族并不是今年新出现的“意外”一族,不少多年单独留守深圳过年的恐归族表示,自己现在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春节,不少留守族更是用“轻松自在”来形容。

  2006年大学毕业后到华为工作的小宋,昨日独自到市区的华强北给自己买了一条围巾,“过年了,总得送自己点新东西吧。”从事研发工作的小宋,老家在四川一个县城,自从毕业工作后,他从未在春节时回家过年。小宋告诉记者,第一年,还是因为单位要加班,到了第二年和今年,就是自己找借口不回家了,“去年说要培训,今年还是说加班。”小宋说,刚开始一个人在深圳过年的时候,感觉挺凄惨的,经过几年的体验后,现在的感觉是“很自由”。而这种感觉,则让小宋成为了一名标准的恐归族。

  小宋告诉记者,自己不想回家的原因很简单,为了省事和省钱。“我们那些春节回家的同事,从节前一个月就没有办法安心工作,要到处想办法买火车票,然后还要给家里买东西,平时工作已经很累了,过一个年,简直比加班还累。”小宋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就不喜欢热闹,所以对于他来说,回家过春节远远比不上待在深圳来的舒服。

  不堪压力无奈恐归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恐归族都像小宋一样潇洒,对一个人过年能够很容易接受。老家在湖北荆州的乔雅飞,在深圳一家商贸公司做会计,到深圳已满八年,从去年开始乔雅飞不愿意回家。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自己为什么不回家,乔雅飞眼睛红了,“谁不想回家啊?我跟人合租的屋子,前天室友就都走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今天晚上我只能吃一包泡面,因为找不到人跟自己吃饭。”乔雅飞说,自己不回家完全是被迫的,但被迫的同时,却是自己拼命找借口不回家。

  “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两个妹妹高中毕业后留在老家,现在都已经结婚,大妹妹今年生了孩子。”乔雅飞说,自己曾经是村子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当初考上大学时,父母都非常骄傲自豪,但现在每年回家,村子里的长辈开口闭口就是:“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不结婚”。今年28岁的乔雅飞说自己确实还没谈过恋爱,现在父母一打电话就说这事,去年父亲还在电话里说,“她一直找不到男朋友,让他们在家里很丢人”。

  除了婚恋压力,过年时复杂的人情往来,也让不少工作不久、薪水并不丰厚的离乡族们感到不能承受。记者采访的10名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回家过年的深圳人中,超过一半的人都表示,最大的压力来自过年庞大的经济支出压力。“回家过一次年,没有5000块钱根本打不住,等于说,我一年存下来的钱,回家一趟就全部都没有了。”

  乔雅飞的同事罗刚也同样认为自己是个“恐归族”,“一年存点钱加上年终奖,还想着过几年能不能凑个买房按揭的首付,这种情况下,谁敢回家?年年回家,到哪年才能凑到买房子的首付钱。”罗刚说,自己虽然今年才24岁,还年轻,但是现实的压力下,让他也认为,不回家过年,是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80、90后为恐归主流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彭澎表示,实际上,恐归族并不是今年刚刚出现的新鲜事物,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或者说不敢回家过年的现象,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早已出现,只不过作为一个群体,恐归族这一词语的出现,确实是在今年新“提炼”出的事物,这也说明这种群体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对于移民城市特征突出的深圳来说,更是中国恐归族最为庞大的城市之一。

  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恐归族已经日渐成规模,但其人群主体还是以80后和90后为主。尤其以在深圳工作时间不久的年轻白领居多。

  彭澎分析认为,这种恐归的现象,在深圳白领中尤其表现突出,因为这部分人群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承担了家庭较高的期望,并且80后由于是独生子女,因此来自家庭的期望和关注就会更高,这也无形中加大了这部分群体对过年回家的恐惧感。

  另一方面,恐归族除了经济、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之外,也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转变有关。在过去,休闲生活单一化的时代,中国人过新年的方式选择性极小,往往只能是一家人围在饭桌前看春晚,但随着社会服务的丰富性,越来越多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倾向于一种多元化的过年方式,更看重的是过年的休闲氛围,而不愿意面对人情来往的“繁文缛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日益庞大的恐归族。

  ■深圳恐归族

  1 悭钱族

  “辛辛苦苦一整年,回家过年全花光”。在深圳本地的一些论坛里,有网友这样来形容回家过年。而在采访中,出于经济原因考虑选择不回家的,确实是恐归族们最主要的一个原因。由于传统的春节都需要派发红包,而对于一年才回家一次的深圳人来说,和亲戚朋友一年才能见一面,红包是怎么也少不了的。

  对于内地来说,深圳又同时意味着发达和有钱,从深圳回来过年的人,怎么会没有钱?遇上亲戚多的,光红包钱就花掉了整个月的工资和年终奖,还不算要请同学聚会吃饭,给长辈过节送礼等各种其他开销。

  2 事业无成族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重视衣锦还乡,出门在外的人,总要“混”出头才能风风光光地回家。而对于大部分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深圳白领来说,都市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物价压力,本已经让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只是处于在奋斗的初级阶段,很难谈得上出人头地,这种情况往往也使得大部分深圳的80后甚至90后,不愿意回家面对亲友。

  3 剩男剩女族

  大龄、未婚,在剩男剩女们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流行用语的今天,回家过年,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将直面亲友的“考问”。此前还能够以不去面对来逃避的婚恋问题,到回家面对父母长辈时,就变成了无法转移和回避的话题,除了连番语重心长的考问和劝说,还很有可能要面对排得满满当当的相亲大会,过年团圆的感觉,完全被婚恋这一绝对主题所冲淡。

  4 逍遥族

  繁文缛节不胜其烦,过年探亲访友比上班还累。深圳的年轻人中喜欢背包游、自助游的逍遥派本来就是异常庞大的群体,利用春节假期,躲开家里串亲访友的应酬,享受一个属于自己的长假,这种过年的安排,正越来越多地被深圳人所接受。而为了躲避应酬亲戚的“辛苦”,不少深圳人甚至宁愿独自宅在家里,也不愿意回家面对庞大的亲友团。

  恐归族

  2010年出现的名词,是指那些在外地工作,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回家团圆,对过年回家有畏惧心理的人。恐归族的恐惧,非对回家本身有所抗拒,而是在节日回家的种种烦心事折磨之下一种本能的反应。

  专题统筹:本报记者 王莹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凡 王莹 制图:张许君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恐归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