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冬奥会和夏奥会合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6日08:51  法制晚报

  运动不普及 参赛门槛高 影响力不足 降雪量减少 专家建议——

  冬奥会和夏奥会合并?

  本报连续三天的分析显示,冬奥会不光比夏奥会的门槛高,而且在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上也处于下风。

  冬奥会到底需不需要继续?冬奥会又需要怎样改进,才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和参与者?本报特约几位资深的体育、经济和媒体专家谈谈冬奥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为冬奥会支支招。

  历史局限

  冬奥会创办之初就以欧洲为主体 (任海 奥林匹克专家北体大教授)

  夏季奥运会的创始人,法国人顾拜旦一直也想创办冬奥会,为什么呢?其实作为一名欧洲人,顾拜旦自己就是一名滑雪爱好者。

  当时冰雪运动已在北欧国家十分盛行,顾拜旦希望能够将其变为与夏奥会并举的世界级盛会。

  然而,顾拜旦创办冬奥会之时,并没能脱离“欧洲本位”体系。无论是夏奥会还是冬奥会的建立,在其初期,欧洲国家都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席位。而且必须承认的是,要想办冬奥会,必须有这些欧洲国家的支持与参与。

  但是,冬奥会与夏奥会相比,这种以欧洲为主体的模式,到现在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举个例子,冬奥会到温哥华这届已经举办了21届,其中有13届都是在欧洲城市举办的,欧洲对冬奥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冰雪项目门槛高 多属于贵族运动 (茹秀英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

  冬奥会发展到现阶段,从整体来看,还是属于贵族化的运动,门槛比较高。

  不妨翻看这届冬奥会的项目单,一般人可能对北欧两项、雪橇等项目还很陌生,这些在欧美发达国家却很流行,因为场地建设和器材设备都很昂贵,说是贵族运动一点不夸张。

  其实,冬奥会有不少项目都是通过欧洲的贵族传承发扬的。比如有史料记载的花样滑冰原型,就是荷兰贵族们带有社会阶层意识,想要与一般民众的滑行方式相区分而创造的。这种滑冰方式在1660年前后逐渐传入英国,蔓延到北欧,相继在各国的王室、贵族中迅速流行起来。

  再比如滑雪运动,虽然国内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城市都有雪场,但跟国外的雪场还是有差距的。全世界最好的雪场都在欧洲,欧美人平常度假的一大喜好就是滑雪,和欧美国家相比,我们只是近些年才兴起,也未发展成大众运动。

  现实缺陷

  对气候条件要求高 项目缺乏观赏性 (任海)

  冬季奥运会本身对气候条件和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不能像夏季奥运会项目那样更具有普遍性。另外,冰雪运动除了滑冰、冰球、滑雪等项目外,观赏性要比夏季奥运会低。

  比如冰壶除了在欧美流行,在其他大洲的国家开展的并不广泛,就拿中国来说,我想很多人还看不懂冰壶比赛的规则,就更谈不上观赏性了。

  像雪橇这样的比赛,在中国都没有开展,应该说不光缺乏对这种运动的理论,观众也无法直观地提高观赏能力。

  缺少明星号召力商业价值不如夏奥会 (茹秀英)

  冬奥会“造星”能力明显弱于夏奥会。北京奥运会是个很好的例子,在鸟巢诞生了博尔特这样的传奇性人物,此后他的身价一路上升。在水立方更是成就了菲尔普斯这样的泳坛明星。但大家想想,冬奥会的明星能说出来的又有几个呢,少之又少。

  我们中国的冰雪明星比较熟悉的就是花滑的几对选手,比如申雪和赵宏博,此外还有短道速滑的选手王濛。然而,相比于刘翔、姚明,冬奥会明星做的广告你又记得几个?他们有什么宣传代言的产品?

  这就是冬奥会明星的商业价值、号召力不如夏奥会明星的事实。

  另外,从冬夏两季奥运会的转播商投入和奥委会收益来看,冬季奥运会明显低于夏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也是偏重于夏季奥运会。

  其实有一种说法,是冬季奥运会更像是夏季奥运会的附属品,因为国际奥委会的收入在办夏季奥运会时就已经赚足了,但是,它要维系世界开展体育运动的均衡性,掌握世界运动的话语权,除了夏季也要有冬季的冰雪运动。

  媒体报道规模小 欧美记者是“主力”(曹竞 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

  我曾经采访过雅典和悉尼以及北京夏季奥运会,这次又来到温哥华。给我的一个明显感觉就是,冬奥会媒体的报道规模要明显小于夏奥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采访夏季奥运会,你可以碰到五大洲的记者,但在冬奥会上,欧美的记者占了绝大部分。

  北京奥运会光是注册的记者就有11000多人,这还是有采访证件的,另外还有一大批非注册记者,报道一些竞赛外的新闻。而在我的印象中,冬奥会是没有非注册记者的。

  另外,夏季奥运会的热门项目很多,比如田径、足球等项目没有赛场颁发的混合区和新闻发布会的卡是没法进入的,为了能进入采访一线,记者还要使出吃奶的劲儿。

  据我了解,像这次温哥华冬奥会,只有花样滑冰和冰球两个项目的决赛要先申请门票,这说明冬奥会的热门项目和受观众热捧的项目还是少。

  人工造雪、伐树建雪场 破坏生态环境 (任海)

  我曾经去过长野,这里是1998年冬奥会的举办地,本身长野就是个山区围绕的城市。当时为了修建雪场,砍伐了很多树木,当时当地的老百姓严重抗议,因为这样会影响这里的环境。虽然最后长野在奥运会后又重新种植了一批树木,但带来的危害还是存在的。

  这次温哥华冬奥会也是,我看有些报道说,在雪场的周围,还有很多动物出没,雪场的建设其实是破坏了动物们生活的地区。另外,由于天气转暖,利用造雪机生产人造雪,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未来畅想

  送非洲运动员到欧美训练 (任海)

  我认为冬奥会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级盛会,必须提高国家的参与度。目前,冰雪项目缺乏交流,我国以前的冰雪运动水平也不高,现在很多项目比如冰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都聘请了外教,有些运动队还到冰雪运动先进的国家进行训练比赛,这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范例。

  此外,可不可以通过冰雪强国的力量,培养一些非洲或其他没有能力开展冰雪项目的地区的运动员在欧美国家进行训练比赛,提高他们的冰雪运动水平。

  不过从现实来看,想要达成这样一种形式目前还很难做到,毕竟很多国家的经济实力无法达到这一水平。

  加入狗拉雪橇增强可看性(茹秀英)

  从项目设置可以看出,从冬奥会诞生到温哥华冬奥会,在项目设置上并没有太大变化。

  国际奥委会有必要增加一些有别于常规的冰雪项目。只有不断丰富冬奥会的项目,才能增强它的魅力。

  有的朋友曾经说,像冬泳、雪地赛车、狗拉雪橇都是冬季进行的运动,也符合冬奥会冰雪项目的要求。其实倒不是具体加什么项目,而是能够想一些观赏性更高的项目,不能只指着冰球和花样滑冰这两个项目。

  如果地球无雪不妨冬夏合一

  (莫斯科国立大学地理系教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俄罗斯通讯员维克多·波波夫宁)

  如果全球变暖的程度导致在高海拔地区已经无雪了,那么冬奥会项目转向室内进行将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而如果你观察现在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将会发现,现在很多比赛已经在室内进行或是通过人造雪来进行(像冰球、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等)。当然如果平行大回转在室内举行的话将会失去其魅力。

  进一步说,如果冬季奥运会项目全部转向室内的话,那么它也就失去了与夏季奥运会分开的主要原因,即使今后仍然分开举行,可是意义已经不大了。所以届时冬、夏季两次奥运会将会合并在一起。

  冬、夏奥运会的合并对夏季奥运会来说也是有利的。由于行星的自然运行周期,全球变暖最终可能向全球变冷转变。当气温下降到零下的时候,夏季运动项目将不大可能在户外进行。

  像划船就不大可能在冰冻的水道上进行训练。自行车项目在冬天湿滑的冰面上训练将会变得越发危险。

  从这点看,似乎夏季奥运会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因为夏季奥运会的项目是冬季的四倍之多。所以,冬、夏两次奥运会在同一个“屋檐”下举行是具有明显优势的,而且具备现实意义。

  文/记者黎史翔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记者季飞 制图/刘江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