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欧贸易的事实与偏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4日17:40  《环球》杂志

  中欧贸易的事实与偏见

  阿克希尔·博科夫斯基(Axel Berkofsky)

  现为意大利帕维亚大学詹尼马佐基研究员、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ISPI)高级副研究员。曾以高级政策分析员的身份就职于布鲁塞尔的欧洲政策中心(EPC)和欧洲亚洲事务研究中心(EIAS)。主要从事欧盟与亚洲关系、亚洲政治、欧洲安全、美国与亚洲媒体的研究,并为日本《朝日新闻》等多家报刊撰稿。

  欧洲的媒体报道在谈到两国贸易和该领域的争端时几乎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中国的倾销、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问题上,尤其偏重于报道巨大的贸易差额,而忽略了逆差造成的真正原因和背景。无独有偶,中国的国家刊物对于双边贸易的报道也惯于突出欧洲贸易、投资政策法规过紧以及违背国际贸易平等准则等问题。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要想了解中国为什么抱怨遭受到不公平的贸易手段和贸易保护主义,就不能对欧洲新闻报刊的观点偏听偏信。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欧洲媒体只要提到中欧贸易问题就打压中国,但是偏颇的言论确实不利于欧盟委员会有效地解决中国所申诉的问题。

  2004年欧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在出口方面一直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据称是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还有很多障碍。2008年,欧中双边贸易额达到3250亿欧元,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额达1700亿欧元,相当于每小时约1500万欧元的增长速度。

  然而如果把对华贸易逆差单单割裂来看对于衡量中欧贸易是不全面的,它没有涵盖对贸易范围和质量的考虑。过去十年,亚洲地区在欧洲进口商品总量中一直保持着20%-25%的占有率,而在该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欧洲减少从亚洲其他国家进口商品的做法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对华贸易赤字一直在增大。另外,美国2007年的贸易差额大约为7000亿美元,比较起来,欧洲在全球整体贸易中的表现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

  考虑到中国约60%的出口都依靠于产品加工工业,而这一占有相当大比例的出口产品都是对进口产品先进行加工再二次出口,这部分的增长和欧洲产品产量下降并无绝对关系。中国的出口产品只是弥补了欧洲长期以来自身不具竞争力的产品市场,在这些种类的商品生产方面,发展中国家一贯占有优势。

  但是当欧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他们也面临着不少障碍。 虽然2002至2006年欧洲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82%,但整体而言,这一结果相较中国出口的巨额增长幅度依然相形见绌。不过,欧洲公司在其见长领域中遭受准入障碍和不平等竞争的原因,有一部分归结于其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中只占10%。

  近年来,中欧间的政府交流和双边合作正不断扩大,其重要性已达到“不可比拟”的程度。从部长级会谈到实践工作,中欧25项行业对话涉及多个领域,其中包括能源、环境保护、消费品安全、民用航空、竞争政策、教育文化、就业与社会保障、知识产权、海运、法规与工业政策。

  “相比中美关系,中欧关系显得更加深远。虽然政要们对于行业对话的细节可能并不完全知晓,但行业研究学者们却深刻地看到了中欧关系的实质。”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说。

  虽然这一说法也许确实可信,但现在,欧盟和中国的双边对话数量还远远不能弥补现存问题解决方案的不足。布鲁塞尔和北京虽然就一些问题已经展开了常规对话,但要想找到圆满的实施方案、贯彻执行下去,其难度还不能与仅仅是探讨问题等同。事实上,由于缺乏确实的成果,也就是欧盟所倡导的具有法律效应的结果,欧中对话更多只局限于会谈层面,或者说还只是止于纸上。

  另一方面,虽然欧盟委员会代表其27个成员国主管欧盟整体贸易与经济政策,但它却没有足够的权利来制定和执行对华的统一政策,其内部缺乏系统的协调机制,这就延缓了欧盟的决策速度,有时候还会出现前后矛盾、彼此不统一的失误。这也同样注定了北京将继续周旋于欧盟或其某一成员国之间,选择能将其利益最大化的合作伙伴。而欧盟的各成员国依然会分别制定并执行适合本国的对华策略,尽管这些策略大不相同,甚至有时还与欧盟的整体策略相冲突。

  尽管下此定论有点为时过早,但是从最近欧盟理事会主席和外交事务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的任职人选来看,想要改变欧盟支离破碎、毫不协调的对华政策是不太可能的。坦白说,中国乃至对华贸易对于欧洲大国来说都太为重要,放手听任欧盟机构安排的做法还暂不可行。

  来源:2010年3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5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