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年两会体现中国变迁:顺利经历权力交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6日19:54  荆楚网

  2000-2010年——新千年的首个十年。

  十年两会,在固定的程序中显现渐变,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显现传承。观察本世纪前十年中国之变迁时,"两会"无疑是最好的窗口,每年三月都成为一个标准的中国时刻,世界越来越关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

  人:总把新桃换旧符

  5000人,这是每年"两会"上出现在庙堂之上的代表与委员总数。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中国前进的主导团队,人大代表们决策国家的大政方针,政协委员们则提供意见与、参与监督。

  在过去的十年中,变化最大的正是这个团队。

  专职常委让充分专业的议事成为可能

  2003年3月15日新当选的159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名单中,出现了10名"专职常委"。他们的出现意味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批专职人大常委诞生。这10名专职常委在接下来的任期内专门从事人大的立法、监督以及法律解释工作,而不再只是参加每年一度的人大会议或每年几度的常委会。此名单一经公布,人们几乎众口一词地把该举措视作是人民代表由兼职向专职过渡的一个转折点,甚至一度让全国范围内实现人大代表专职化变得有期可待。

  此举打破了"中国人大常委终身制",被视为中国人大制度改革的大亮点和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曾引起国内外政情分析家高度关注。据有关人士分析,根据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布局,全国人大常委专职化或将成为人大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最顺利的权力交接

  最重要的人事变动则出现在2003年,这一年的人代会会期长达13天半,在两周的时间里,人大代表们审议了18项议程,其中一项就是要选出新的国家领导人。结果众所周知,胡锦涛当选国家主席,温家宝出任新一届国务院总理,中国的领导者顺利完成了新老交替。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第三代领导集体除了预期留任的胡锦涛外,江泽民、朱镕基、李鹏、李瑞环、尉健行和李岚清一同下台鞠躬。自此,中国的三代领导集体而又平静的光荣引退。

  无论如何,2003年人大会议中具有历史意义的新老权力交接无疑是成功顺利的,此举标志着中国权力核心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这也必将为未来的制度化建设以及权力交接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高层权力交接并没有令人们觉得无法预测。对于外界来说,关心中国未来的重大政策和路线方针,或许会比关心由哪个人来接替领导岗位更有意义。

  “剥削阶级”的正名之路

  政协委员们的变化则从名称开始。十年中最重要的变化,莫过于政协章程的两次修改,而2004年的修改更是至为重要,在22项修改内容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剥削阶级"从政协章程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中国民营经济科技月刊》直截了当的评论说:为当今的"剥削阶级"正名。尹明善,重庆的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禁说,"我们终于不再感觉是另类群体了。"

  此前,一种更委婉的称呼是"非公经济人士",据公开资料显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九届全国政协中仅有40 多位。到2003年两会时,则有100多名非公经济的代表人士当选全国政协委员,而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有133 名。到了2009年,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元龙觉得"非公经济"称谓已经不合时宜,建议以后不用了,他认为"民营经济"这个词就挺好的。

  事:在程序中回归常识

  庙堂之上,议事为先。

  "两会"之程序,步入新时代以来,并无多大变化。依旧是政协先开幕,接着人大开始。政协作报告、提提案之后,人大代表们依例开始对政府工作报告、人大报告、两院报告进行审议,倘若不遇换届,则每年近乎例行公事。但在程序之中,亦渐有变化。

  让人大回归最高权力本位

  "此例一开,委员长年年都作报告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也会照此办理。这体现了对全体人大代表的尊重和负责的态度。"2000年3月9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李鹏在自己当天的日记中如此写道。

  这是一个新的变化,新华社的报道说,"自1954年全国人大成立以来,常委会工作报告通常都是由副委员长作,期间还有几次是以书面形式印发给代表的。"在《李鹏人大日记》出版后,《人民日报》专门撰文批露了这一变化的来龙去脉:李鹏同志担任委员长后,认为常委会工作报告还是由他本人向代表来作更好。就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恰有一些代表也提出,希望由委员长亲自作常委会工作报告。经过考虑,李鹏同志亲自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了常委会工作报告。

  换一个人作报告,看似变化很小,但却意味着人大越来越回归自己的本位--最高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由向全国人大代表负责则显示了国家权力机关的运行趋向于名实合一。

  公开表决票数,过程重于结果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最后一天。这天,代表将表决引人注目的宪法修正案及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的工作报告等一系列决议。

  会议闭幕次日,一家报纸版面上的巨幅图片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在对宪法修正案进行的无记名投票表决中,赞同票2863票,反对票和弃权票分别为10票、17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表决结果则为2874票赞同,7票反对,15票弃权。这让选民们真正切切的收到了这样一个信息:代表们代表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赞成、反对和弃权。

  随后,更多的表决结果被陆续披露: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后,各部委一把手的票决结果亦被公布,在总共2946张选票中,原教育部长周济获384张反对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获156张反对票,以及从国家发改委主任调升为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的马凯的117票。

  虽然这样的公开只是改革议事程序上的一小步,但敢于让更多的民众获知国家权力机关的决策信息,反而赢得了更多的信任与赞赏。

  "同权法案"开启平权的帷幕

  在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最大的看点无疑是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其核心内容是拟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农村与城市人口的选举权将平等为1:1。

  在1995年修改后开始实施的选举法规定,代表名额的分配,原则上秉承"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这一原则,常被解读为"农民只享有四分之一的选举权"--四个农民在政治权利上顶一个市民。

  倘若《选举法》修正案草案通过,农民与市民在政治权利上的不平等将在程序上被革除, "同命不同权"的制度性歧视将终结。

  吴邦国:人大监督,不可替代

  2006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法从1986年开始酝酿到出台整整历经了20年。至此人大与常委会处理重大事项的法源依据,殆无疑问。

  自1954年《宪法》初立以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就被赋予了监督各级政府部门的权力,然而具体的监督行为却由于缺乏具体的法理依据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

  《监督法》的出台,将人大监督和党的领导,以及和"一府两院"依法行政之间的关系再次摆上台面。该法出台一年后,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向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作的工作报告上诠释了人大监督的含义,他表示人大监督与"一府两院"的工作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不是唱"对台戏";"一府两院"以及各级人大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履行职责。与此同时,人大监督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大有可为的。

  监督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要义,其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乎整个国家政治的有效运转。而如何理顺人大与"一府两院"之间的关系,将成为今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发展完善的核心议题;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的各级人大,也将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起始和归宿。

  数据:

  1、 5000人主导中国前进

  5000人,这是每年"两会"上出现在庙堂之上的代表与委员总数。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中国前进的主导团队,人大代表们决策国家的大政方针,政协委员们则提供意见与、参与监督。

  2、 中年阶层领导的中国

  九届全国人大有代表2979人,到十届人大时增至2985人,十一届人大又增至2987人。而据官方通报称,人大代表的平均年龄下降了1岁多。超过七成的代表年龄在41岁至60岁之间,这是一个中年阶层领导的中国。

  3、"剥削阶级"的正名

  政协十年中最重要的变化,莫过于2004年章程的修改:"剥削阶级"从政协章程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中国民营经济科技月刊》直截了当的评论:为"剥削阶级"正名。

  4、 每届政协有一半的新面孔

  政协委员来自不同界别,更新换代上要超过人大代表,从九届政协到十一届政协,每一届政协委员的新面孔的变化,都在50%左右。最新的一个变化则是,非中共委员超过六成。

  5、09年政府工作报告,仅42票反对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投票数目也终于公之于众,反对票只有微不足道的42票,赞成票却有2824票,敢于让更多的民众获知国家权力机关的所作所为,反而赢得了更多的信任与赞赏。

  6、《监督法》出台历经20年

  2006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法从1986年开始酝酿到出台整整历经了20年。至此人大与常委会处理重大监督事项的法源依据,殆无疑问。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两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