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未来十年,事关整个社会、每位家长和孩子的未来——被各界称为新“教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一经公布,便引发了深圳市民热议。记者采访部门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大家纷纷就各自关注以及需要完善的内容畅抒己见,献言献策。
热议1 义务教育不得设重点学校重点班 最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纲要中提到用十年“消灭”择校的规划,同样引发家长们的热烈议论。
“下午接孩子放学时,大家都在谈这个。”六年级小学生家长蔡女士认为,这一美好远景非常值得家长憧憬。一直在为女儿上哪所初中而烦恼的蔡女士,最终在去年出资在罗湖一家名校附近购房。“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肯定会有差异,这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说取消就可以取消的。”
至于重点班,家长们更是满腹牢骚,今年女儿刚上一年级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学校宣称没有设置重点班,可是开学前小道消息满天飞,家长们打听到一位班主任教学有方后,还是私下“使劲儿”,争着把孩子送到了那个班级里。“不设重点班具体怎么落实,用什么来保障,需要研究透了才行。”这位家长表示,家长最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热议2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治理“顽疾”还需配套措施
一年级小学生安迪来自美国,他的妈妈每天看到儿子背着很重的书包去上学,都感觉到心疼。“在国外,孩子是没有作业的,刚回国时,很不习惯。”这位为了儿子专程回到深圳的女士对新公布的教改纲要很留意,“为孩子们减负,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玩耍就好了。”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由来已久。对此规划纲要提出,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对此,多位小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虽然一直都在喊减负,但是他们放学后每天都要忙到晚上9点多才能写完作业。“每次数学考试都会在最后出一道难题,很多同学因为这个去上了奥数课。”
提到减负,深圳实验学校校长曹衍清认为,目前的状况不是学生学习的时间不够、做的题目不够,可是为什么给他们“做加法”不停补课的现象还一直存在,这实际上是心态的问题,这个“负”,是考试制度本身造成的。“不以升学率来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下达升学指标提得很好,可是如何来进行教育评价?换句话说,不看升学率,应当看什么?这关乎到应当合理建立教育评价体系,这一点纲要中体现的还不够。没有一套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减负只能是一句空话。”
曹衍清表示,规划纲要覆盖全国,具体实施上则可考虑各地的区别。例如深圳这一类经济发达、教育也发展得很快,又是教育实验区的地区,相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应当有更为丰富的教育内涵,享有更多的教育自主权。比如在高考计划单列、办特色学校等方面享有更多权利。
热议3 教育均衡化 “削峰填谷”方法不可取
“还在规划纲要进行第一轮征求意见时,我就向教育部有关部门写了一封长信,谈到了一些建议。”深圳第二高级中学教师刘伟告诉记者,他认为,作为国家战略的高度,规划纲要应考虑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考量。“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邀请了美国和法国的专家参与。美国在制定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素养计划——2061计划时,也邀请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参与战略决策。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借助‘外脑’,可以使规划纲要更具有国际视野。”
他还表示,规划纲要应当明确具体的时间表、评判标准与设立监督机制,来保障改革的实施和效果。如纲要明确每年公布实施进度,并进行舆论和制度上的监督。
对于纲要中的“教师和校长流动制度”等内容,曹衍清等教育界人士则持审慎态度。他认为,不能把教师和校长的流动交换当作解决薄弱学校问题的根本。应当鼓励学校从长远角度,造就一批好校长、培养一批好教师。
市教科院副院长叶文梓表示,纲要毕竟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有些地方还可以商榷。他也指出,如提及教师流动,这其实应当属于操作方式层面的。“不是说把好老师分到各个学校,就实现公平了。事实上,好老师分到不好的学校,反而容易被稀释掉了。”他建议,优质教育资源不应当分散,而是要扩大,“由于纲要面向全国,在没有强有力的经验支持下,我建议提出这样的举措还是慎重一些。”
热议4 农民工子女就地上学 政策虽好但“上不起”
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来说,规划纲要中传递出的一个信息让大家非常暖心——明确提出要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早晨我就从报纸上看到了,以后不用再为孩子在城市里读书问题发愁了。”昨天下午,在南山一家公司担任保安员的小曹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他特意仔细地看了这一段规定,“我还专门打电话给几个老乡,他们也很开心。平时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对留在老家孩子们的担忧。”小曹来自河南,家里有一个正就读小学的儿子,“原来也考虑过来深圳这边读书,听说这边的学位很紧张,担心进不去,只好把孩子留在老家。”不过,小曹同时坦言,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其实让他们感受到压力的是深圳的“生活成本”。“我们私下探讨过,每月收入4000元以上才有能力把孩子带过来读书,像我们这样的普通打工一族,收入不高,在这里生活,不论租房子还是其他开支都很大,即便孩子过来读书,也负担不起。”
在蛇口一带做钟点工的陆小娟三年没回湖南老家了。“儿子在老家读高二,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管不了。”陆女士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儿子明年的高考,“能带在身边最好了,毕竟已经在这座城市打工好几年,有感情了,”她同样表示出忧虑:“花销太大,尤其是租房子很贵。”她提议,作为配套制度,如果政府能够为收入偏低的打工家庭学生适当提供一定保障就太好了。
“我刚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在罗湖一家教育机构上班的杨女士第一时间把相关规定读给了远在江西老家的儿子听。“去年孩子来过,找不到合适的学校,只好打道回府。”杨女士表示,希望规划纲要就这一方面内容规定得更详实、可操作性更强一些,“才能彻底消除外来工子女教育门槛问题。”
深圳实验学校校长曹衍清则表示,“我一方面为其叫好,另一方面又觉得心里不踏实。纲要现在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关键是有没有具体的措施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