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丰田章男到中国道歉 姿态在先跟进在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3日14:02   央视《新闻1+1》

  主持人:

  就是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法律背景下,他会调整自己的做法,去适应这个国家的法律?

  罗磊:

  是的。

  主持人:

  那您再看,我们事后,从丰田公司内部的文件上来看,丰田公司曾经阻挠过美国政府对于相关问题的调查,从而隐瞒了车辆的安全缺陷。丰田公司在美国可以这样做,我们凭什么相信他不会在中国也这样做?

  罗磊:

  从我的角度,我也不敢排除他是不是这样做了,但是我觉得故意隐瞒已经出现问题,出现的缺陷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中国有一句俗话,叫“欲盖弥彰”,你越掩盖越说明问题,假的真不了,你的问题迟早有一天会暴露出来的。

  主持人:

  那罗先生您看,丰田章男到中国来向中国消费者道歉来了,这只是一个姿态,还是说后面也会相应地跟进?

  罗磊:

  我觉得首先姿态在先,跟进在后,我相信丰田作为一个全球的大企业,它会把产品质量,通过这件事情有一个非常好的反思,重新再来抓质量、抓产品、抓服务。

  主持人:

  好,今天我们在演播室,关注的是丰田章男到北京来向消费者道歉,他的这种姿态应该引起我们自身什么样的反思?我们的节目稍候继续。

  (播放短片)

  丰田章男(丰田汽车总裁):

  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影响和担心,在此我表示真诚道歉。

  解说:

  丰田章男赶场中国,为何不请自来?2009年70.9万销量,同比增长21%,2010年80万辆销量目标不变。丰田能否赢得中国信心?集体诉讼不会听证,巨额索赔,丰田召回美国热,中国冷,是中国消费者足够宽容?还是制度保障需待完善?《新闻1+1》今日关注,丰田章男的北京歉意。

  主持人:

  在昨天的记者说明会上,来的并不仅仅是媒体,还有有几名消费者,但他们被挡在了记者会之外,我们来看一下。

  (播放短片)

  丰田章男:

  在此我表示真诚道歉。

  解说:

  昨天当会场里面的丰田章男在鞠躬道歉时,会场外面来了几名无法入内的中国消费者,这几名激动的消费者一出现,立即吸引了众多同样无法入内的记者们。

  张先生(丰田车主):

  我们就想去见见丰田章男,让他了解丰田凯美瑞刹车的一些问题和安全气囊问题。

  解说:

  张先生,2009年5月22号,驾驶一辆丰田凯美瑞在京石高速公路行驶时发生事故。

  张先生:

  当时车子也就是90迈左右,不踩油门,车子有点往前冲,这时我就随脚踩了一下刹车,这个刹车不但是刹不住,车子还吱吱作响,还是往前冲,油门发卡,当时我就觉得非常奇怪,然后再踩,等于车子失控了,车子吱吱作响,左右摇晃,然后撞到护栏上。

  解说:

  据张先生说,后来车子撞上高速护栏后着地侧翻,而车上的6个安全气囊一个也没有打开。张先生是从车窗爬出来的,从这张涿州段交警拍摄的事故现场照片,我们多少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恐怖情景。

  在事发后近300天的时间里,张先生接连找到丰田公司、丰田4S店、广汽丰田等一些厂家和机构,交涉投诉,希望能对自己车子的异常表现有一个明确的解释,没有结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在他发生事故前的一个多月已经多次报道过凯美瑞汽车刹车失灵事件。

  2009年4月21日《新闻30分》

  主持人: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随机抽取调查了200位凯美瑞车主,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刹车失灵、变硬、卡滞、有异响等,其中超过15%的消费者因此发生过危险状况和交通事故。

  2009年4月23日《新闻30分》

  主持人:

  近两天,我们连续追踪报道了丰田凯美瑞涉嫌隐瞒缺陷,逃避召回的事件。

  昨天傍晚,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

  召回涉及2006年5月15号到2008年3月3号之间生产的所有批次,约26万辆存在安全缺陷的凯美瑞轿车。

  解说:

  但张先生的车由于生产日期的原因,不在召回之列,无奈之下张先生寄希望于能当面告诉丰田章男。

  张先生:

  因为中国消费者,一直是一个比较弱势的,而且是一个特别善良的消费者,在中国类似的情况不是我们一个,非常多。

  解说:

  事实上,相较于几天前在美国国会上,直接面对美国消费者和议员的激烈质问,丰田章男此次在北京感受到的压力的确要温和许多。

  2010年2月24日美国国会听证会

  史密斯(丰田车主):

  今天我要对你说,丰田,你应该为自己的贪婪而感到羞耻。

  库明斯(美国国会议员):

  你们为什么要相信事情会出现转机?

  米卡(美国国会议员):

  丰田一直声誉卓越,并且有着很好的安全纪录,但这次你们辜负了所有人。先生,对此你将如何回应?

  解说:

  当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主席汤斯,逼问丰田能否给所有存在隐患的汽车解决突然加速故障时,丰田章男连连兜圈子,汤斯不耐烦地发话,“我只想知道,是还是不是呢?”。事实上热闹的国会听证还只是麻烦之一,国会外如火如荼的集体诉讼和未来将要面对的巨额赔偿,才是让丰田章男真正棘手的问题。

  曾女士(丰田车主):

  中国的消费者也是消费者,美国消费者也是消费者,为什么不让消费者说出来自己的心声?

  解说:

  丰田汽车目前在中国的召回行动,是不是能解决所有的麻烦?中国消费者如果因为驾驶丰田汽车利益受到损害该怎么解决?丰田章男这次在北京的道歉似乎并不能回答上述问题。

  主持人:

  罗先生您怎么看刚才消费者提出来这个问题?同样是消费者,为什么中美有别?

  罗磊:

  首先我感觉到,从我们国家的法律制度上跟美国是有区别的。首先专门针对产品召回这个案例来说,在美国是有产品召回法的,在我们国家刚才说到了,仅仅是一个部门规章,从制裁的力度上是有明显的差异的。

  主持人:

  我问您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发生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的那个惨案,打了911电话那个惨案,如果发生在中国的话,丰田公司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赔偿、处罚?

  罗磊:

  我相信应该还是有差异的。在中国如果真有消费者发生类似的情况,我相信丰田也会做出一定的反应,但是不会做出这么大的一个赔偿额度。

  主持人:

  您看会不会按照我们国家有一个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如果制造商故意隐瞒缺陷的严重性,是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的罚款。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会不会他们面对的只是一个,到头了三万块钱的罚款。

  罗磊:

  这是从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个企业的罚款,但是我相信对于消费者,他有相应的赔偿在里边。

  主持人:

  但是我们来看一下,在美国,如果根据2002年有一个最新通过的交通安全法规的话,如果出现了刚才我们国家法规出现的,厂家隐瞒严重质量缺陷,还有相关真相的。他们面对的什么处罚呢,负责人判处15年的徒刑,厂家付出少则1500万,多上亿。在日本相应地有一个叫《道路运输车辆修正案》,金额处罚是原先的100万日元,后来上升到现在的2亿日元。在如此重罚之下,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丰田章男到中国就是一个道歉就可以了。

  罗磊:

  所以说他压力要小很多,他没必要,他不会受到一个法律的制裁,仅仅是受到一个公众舆论的谴责,或者说消费者的一个投诉。

  主持人:

  刚才我们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可以依据的,如果现在遇到同样的问题,只有一个叫做召回管理规定,这是一个部门法规。丰田章男到中国道歉,还有发生在美国的这种事情,给我们一个最大的提示是什么?现在是不是到了立法的时候了?

  罗磊:

  我觉得立法是非常有必要。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汽车走进广大消费者的家庭,汽车产品只要车轱辘一动,就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主持人:

  我补充一个数字。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7610万辆。

  罗磊:

  很庞大的一个数据。

  主持人:

  没有一部法律。

  罗磊:

  没有一部法律保障,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

  罗先生您看我们这儿有一个数字,刚才提到了一个7600万辆,2009年保有量是这么多,召回是多少呢,是135万辆,我们除一下,也就是说每100辆车里边是不足两辆被召回,同期在美国,这个数字是100辆车里面有10辆车被召回,如果两相对比这个数字,我们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中国的汽车质量比美国好,而且好得多。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吗?

  罗磊:

  我觉得这个结论应该是比较荒唐的一个结论,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体现在我们法律制度不健全上,因为我们的法律对他的制裁力度不够。很多商人,或者很多厂商,他就敢冒一些违规的东西,因为它违规成本比较低,但是违法的成本是很高的。刚才我们看到了,在美国要上亿,赔偿一个上亿的罚款,在日本也是上亿日元的罚款,相对我们三万元的罚款那不是…

  主持人:

  而且不是每辆车,就这件事,三万就了了。

  罗磊:

  这个事件是三万元,在他们这儿可不是这样,不光是罚款,还可能会判刑的。

  主持人:

  那您的想法,因为我们现在知道只有部门规章没有法律。在目前这种过渡情况下,我们作为消费者,怎么自己保护自己?

  罗磊:

  首先刚才咱们片子里已经看到了这个张先生,我非常钦佩张先生。我们所有的消费者如果都像张这先生这样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相信我们国内的缺陷产品召回法,或者说我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会得到更加发扬光大,或者说促使我们这个法律更加尽快地制定和完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