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 权威点评,热点前瞻,曹景行两会观察,紧追两会事件。
主持人:曹先生您好,您今天观察的主要焦点在哪里呢?
曹景行:当然是媒体普遍关注的一个用词,就是“尊严”两个字。尊严这个词实际上涉及到每个老百姓的民生,而当中是否就业,在我看来是尊严的基础。
主持人:我注意到在报告中提到,今年城镇将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人以上,这个数字和去年相比基本一样。在今年经济以好开头的形势之下,这900万和去年900万就业岗位,在质量上是不是有一个变化?
曹景行:去年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比较严峻的。去年提出900万的指标,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也看到各地花了很大的力量,包括培训、重新创造就业机会,结果实际情况是超出这个数字。
主持人:在前三个季度已经接近900万了。
曹景行:总的人数大概是1100多万。今年以900万为一个数字的话,看来比去年的难度小。但是另一方面它的含义跟以前有所不同,去年600多万个大学毕业生,今年还是600多万个,甚至更多。所以在新增的900万岗位当中,要解决包括6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这可能是一个新的特点。并且去年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找了一个不满意的职业,只是临时过日子而找的,这样的就业实际上不是算是充分的就业。
主持人:有一句话叫做“有的人没事干,有的事没人干”,岗位对人的需求,还有学生对岗位的需求实际上存在不匹配,有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岗位,而有的岗位是空缺,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曹景行:实际上每个地方都会有这个情况,现在对于农民工现在来说,他们现在工作机会已经多于就业的需求。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找工作不容易是很普遍的,他们需求的工作实际上现在是不足的。总的来说,大学毕业生加入900万里面,最主要是要解决就业问题。
主持人:报告当中有指向性的一句话——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以及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目前是不是存在大学生不想去基层,不想去中小企业这样的状况?
曹景行:今年的报告特别提到,包括温家宝总理和网友对话时提到: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中小城市去,甚至到二三线城镇去。现在大学生毕业之后自己也有一个目标,但很多毕业生还是希望在大城市里找一个好的工业,如果实在找不到了,他才会做一些考虑(到基层去)。
主持人:可是在大城市也找不到工作呢?
曹景行:那就需要观念的改变。
主持人:对就业市场来说,它是供和求双方的问题。刚才您说到,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有自己的原因,包括家里培养的成本、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二三线城市在吸引力方面有没有作足文章,让大学生就业很难时奔着某一种吸引力去到二三线城市?
曹景行:这在中小城市已经有所变化,在我看来,城市吸引人才当然要有一套条件。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许多大学生他所具备的能力未必真能符合一些好的工作所需要。对他们来说,很缺乏就是真正的能力,包括动手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的决断力、判断力等都比较弱。
主持人:刚才您说他们缺少一些经验和闯劲,可有一些大学生具备这种能力,他们曾经尝试过创业。我们得到一个数据,如果中国人有一个创业的话,就可以平均带动三个人的就业。实际上大学生创业对于解决自己和师弟师妹的就业有一定的好处。去年做这个尝试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非常有热情,非常有干劲,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国家也推出了这样的创业贷款,但是效果没有我们最初期望的那么火热。
曹景行:不仅没有那么火热,甚至是很冷,基本上没有多少人创业,大学生敢于去创业的比例很小。本身要创业就要准备失败的,最好还是实实在在去找份工作、打一份工。整体主流来看,大学生还没有种创业风险的意识。
主持人:报告中提到,在加大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要发展旅游、教育、服务等第三产业,促进消费,包括旅游、服务在内等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如果发展起来,对于900万岗位新增就业有没有好的作用?
曹景行:对于大学生来说,关键还在于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是不是符合他们的理想,能够否其他工作相比较,就看企业是创造出属于高档次的就业还是低档次的就业。
主持人:就要看这些行业能够创造什么样的岗位来吸引大学生。
曹景行:对。
主持人:好的,感谢曹先生今天为两会做的观察。
责编:向昌明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