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会议题牵动世界神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01:17  金羊网-新快报

  有份采访两会的德国女记者古思亭说,“有机会可以观察中国发展、转型很幸福”,而两会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窗口。新新注意到,在全球最关注的中国经济政策走向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解答后,世界对两会的关注热度并没有减弱,各国媒体不仅就两会讨论的热点议题各抒己见,还不忘反思本国情况。如果说我国媒体肩负着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能,那外媒对两会的报道也拥有不同视角的参考价值哦。

  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户籍改革将有助消费

  就在中国政府努力应对经济局部过热矛盾的同时,它还得想方设法提高消费。在这些棘手的领域采取渐进政策,是不可避免的。但其中一个领域已被讨论多时却未付诸足够的行动,那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它把中国公民划分为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城市打工的大约两亿名农民工,绝大多数不能申领城市户口,从而剥夺了他们子女上学以及他们获得收入补助和有补贴住房的权利。中国需要一个允许人们成为永久城市居民的计划。该计划将有助于消费,因为它将让数千万人士获得更稳健的社会基础,打消一部分导致他们倾向于储蓄的忧虑。

  日本《富士产经商报》

  医改有助中国拉动内需

  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约有3亿多人没有加入医疗保险,其余10亿人也仅加入了部分保险。英国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格林指出,中国人每年将约四分之一的收入作为医疗费储蓄起来。中国现行的医疗制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据中国卫生部统计,2007年医疗卫生公共支出人均仅为121美元,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对中国来说,扩大内需是一个重要课题。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表示,如果中国希望扩大经济规模,就必须认真研究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完善医疗保险非常重要。

  新加坡《联合早报》

  两会掀起讲真话小热潮

  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张维庆在两会上炮轰官场上“说真话越来越难”的会风、文风,引发舆论热烈回应。一时间,各路媒体纷纷促请代表委员要“讲真话”,一些代表委员也应声而起,发表一些针砭时弊的意见,掀起一股“讲真话”的小热潮。应该说,一些人大代表是在说真话,不过他们的真话或许距离大众的关切远了一些。例如,在正式场合发言,官员们往往要提到一些政治术语,对官员来说,这可不是可有可无的“套话”,而是“讲政治、讲大局”的具体表现。近几年来,两会虽然仍有浓厚的官话烙印,但整体上看,务实讨论问题的风气确实在增长。两会只要能切中时弊讨论问题,就是一种政治进步。

  新加坡TheTemasek Review(网络报纸)

  中国政府力推反腐 新加坡可借鉴

  虽然在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上,中国不及新加坡,但中国政府推动的官员问责制和政府透明度改革的决心和勇气让新加坡自叹不如。中国的领导人和政府官员现在需要向中央政府申报个人收入和资产以接受来自检查机关的调查。这项举措已经在中国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试行。中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开放和自由。在上海和广州等大都市,媒体可以站出来自由地表达观点,并对政府的相关政策给予批评。虽然新加坡的政府官员一直将自己视为最为诚实和清廉的公务员,但现在是让他们公开个人资产的时候了。

  英国广播公司

  中国驻京办将于两会后陆续撤离

  据中国媒体报道,出席两会的部分省市代表透露,中国省直驻京办和县级驻京办将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陆续撤离北京。两会期间,一些省级政府给地方政府驻京办下达的任务是“站好最后一班岗”。除湖北、山东和江西据报道也开始撤销驻京办的初期部署工作。中国各地政府和机关一般都在北京设有名称不一的驻京办,这些地方设有类似宾馆的接待处或招待所,有的规模和四星级酒店不相上下。不少驻京办已成为腐败的滋生地。据悉,此次确定必须撤离的各地驻京办达500多家,防止撤离过程中的腐败问题成了重中之重。

  七嘴八舌

  “我们日本企业在中国有很多,雇佣着一千万中国员工,对我们来说,中国经济的走向,包括房贷、就业形势,中国投入多少钱,各种各样的数据。政府的决心我们是一定要关心的。所以对日本媒体来讲,政治改革不怎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可能每个国家的媒体关注点不一样。我认为这恰恰是两会的亮点,大家都可以抱着不同的好奇心,不同的需求去关注两会。如果观察所有的话题那太难了。”

  ——日本留学生、专栏作家加藤嘉一评日媒对两会的关注视角

  “意义非常大。因为温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他们要更好的保护民间利益,要了解民意,我觉得网络是很好的平台,可以让他们的意见表达一下,可以了解民间到底最关心什么,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觉得这种参与性和维权肯定会大大的有帮助。”

  ——奥地利《侧面》杂志常驻北京记者古思亭(德国籍)评两会的网络反响

  (据《两会三人行》)

  连线港澳台

  香港《大公报》

  居安思危温家宝重提兴亡周期律

  2010年两会有两个动向值得关注,一是全球经济危机走出谷底之时,两会将有什么组合动作;二是两会前夕温总理重提“兴亡周期律”,应视为两会重大课题。近日温总理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他提到1945年黄炎培向毛泽东谈“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律问题,认为“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作为十三亿人口大国的总理能重提“周期律”问题,体现中国领导层集体居安思危的明智与远见。

  《澳门日报》

  美国急需合作杨洁篪传递强烈立场信息

  尽管存在分歧,目前中美两国关系的基调还是要稳定和发展。事实上,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复谈等一系列问题,美国都需要中国的合作,中国当然也需要美国的合作,所以中美关系是一对非常重要的关系。美国要想在诸多问题上得到中国的合作,就不应做出伤害中国感情的事情。这是中国外长杨洁篪日前向美方传达的强烈信息。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