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孔雀”何时不再东南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04:42  新晚报

  据新华社北京9日电 (记者 廖雷 谢良 郭远明)“改革开放30多年,其实就是人才从中西部向东部流失的30多年。”

  “一些待遇差的单位和地区,一直处于人才‘失血’的状态,而实际上这些单位和地区恰恰需要人才‘输血’。”

  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人才流失的问题,再次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了部分代表委员的关注。他们纷纷提出,要解决人才流失严重、人才价值难以得到真正体现的困境,一靠投入,需要国家和各方面资金上的扶持,二靠改革,以最小成本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谈起教师队伍建设,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特级教师郑捷语气中流露着几分无奈:在中西部地区和一些东部的贫困地区,在国家大力投入下,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已实行标准化建设,盖得很漂亮。相比之下,一些地区教师的住宿条件却比较差,“这怎能留住大学生老师,更何谈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她说,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是必需的,这并不是要将优秀教师平均分流到相对薄弱的学校,而是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城市与乡村教师的共同进步,同时使教师将对自身的定位和认识从“单位人”转变为“系统人”,实现在教育系统内的“大流动”。

  聊起自己的学校,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郑亚相当自豪,这是个培养了中国航天领域很多知名专家和中高层人才的西部高校。“去年,有一家江苏的私企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主持研究项目的正是我校的一位退休老教授。”郑亚的喜悦却很快被接下来的话冲淡了:“4年前,我从南京调到西工大工作。几年来,经我的手调出有博士学位教授10来个,都去了北京和东部地区,人才的流失让我很不安。”在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基看来,郑亚的担忧不无道理。“西部种树、东部摘果。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重点实验室,还没用一两年,由于人才流失就荒废了,相当可惜啊。”刘基建议东部地区的人才接收单位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西部教育欠账较多,看到这一条我们都很高兴,但我看预算报告里还没有相应的具体安排,”郑亚焦虑地表示。

  两会建言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